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社會
為了信仰,全體吃素七天的台灣小鎮
位於台灣「內地」的小鎮埔里,在過去的七天裡舉辦「祈安清醮」儀式,餐館、超市全停賣肉食,連麥當勞也推出素食套餐。
2020年,網絡流行語裏的中國
一邊是女性意識甦醒,一邊是內卷帶來的焦慮;虛榮裝點凡爾賽,悲憤堆砌了哭牆。
擋住中國禁片,卻放進大外宣電影:陸片來台全靠抽籤運氣?
陸片來台靠「籤運」,一年只抽十部,因此今年在台灣,你看不到婁燁新作,卻能看到兩部大陸主旋律電影⋯⋯
2020年,我以「老兵」身分重返「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前線
兩岸長期軍事對峙,服兵役是每個台灣生理男性的法定義務,僅服役方式隨時移而有變遷。然而,軍隊為誰而戰?答案並不總是清晰。
走出「怨恨」,給下一輪兩岸青年交流盛世的備忘錄
如果兩岸青年都能意識到,目前雙方都無法實現各自在族群和主權範疇上的主張,就該思考如何讓雙方能夠共存、共榮地活下去。
故土上的異鄉人:華人種下的大麻田,毀了印地安原住民的家
在新墨西哥州的印地安保留地上,野心家設計的大麻騙局吸引了上千華人投資務工。兩個脆弱的社群開始仇恨彼此,摩擦上升至械鬥。
花總丟了金箍棒:在中國做 KOL 就是一場幻覺
他以鑑錶走紅微博,卻說自己深諳風險控制。他不是一個勇敢的人,但想做故事的紀錄者。
「蛋殼」摔成的故事碎片
搬入的時候,年輕人都以為將在這個名字之下獲得一種城市中的庇護,而非陷阱。
小端網絡觀察:中國metoo運動標誌性案件開庭,民眾聲援、媒體沉默
端傳媒自昨日起蒐集中國網絡輿論發言,試圖探究在缺乏本地媒體關注的情況下,網民們如何就這起事件進行公共討論?
專訪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去全球化」時代,台灣如何把握機會?
作為主導台灣產業政策的最高級別官員之一、面對數十年來未有的世界變局,沈榮津與行政團隊的思路是什麼?
解讀史上最大疫苗計畫:終結大流行要通過哪九大挑戰?
疫苗是否有效?何時能大規模接種?我們能通過疫苗在2021年回到「正常」嗎?
許仁碩:陸生十年,我們真的只能「互相怨恨」嗎?
陸生不該是兩岸關係的工具,台生也不只是陸生在台生活的背景,燃燒了青春的,不是只有陸生。
1
...
158
159
160
...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