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社會運動
【書摘】夜半橋邊呼孺子,人間猶有《未燒書》
1989年5月26日至6月21日,台灣記者楊渡赴北京天安門廣場採訪。32年後,他將回憶寫成《未燒書》。
今年維園可有燭光?32週年,香港六四悼念者的哀歌
又一年六月,香港空間所剩無幾,燭光晚會的組織者被判入獄。支聯會眾人判刑之前,端傳媒跟訪,聊30年前的承諾和未明前路。
評論|
被污名化的激進女權?——關於豆瓣激進女權的五個誤解
簡而言之就是通過避開戀愛、婚姻等父權制框架下的異性關係,以避免遭受對女性的剝削,同時形成單女互助以補償親密關係的缺失。
中國存在對非洲人的種族主義嗎?思考第三世界移民與廣州
「根深蒂固的問題在於教育。我認為中國人需要開始思考種族主義在中國背景下的含義。」
三指禮的「作者」是誰?社媒時代,大眾文化提供的革命裝備包
但緊接著三指禮突然被政府宣佈禁止,人們開始因此被捕時,那個「興奮感」瞬間破滅⋯⋯
向陽背雨:佔領立法院七年後,台灣青年的時代考題
七年前,曾在街頭與彼此擦肩的三位青年:魏揚、陳廷豪與黃捷,都各自交了一份給「理想」的答案卷。
黃厚銘:擔心核四重啟、國民黨復辟或中共併吞?不如一起為公投打拼
國民黨表態支持藻礁公投後,讓許多人擔心若投下贊成票,就是給國民黨復辟的機會、甚至協助中共併吞台灣。
評論|
豆瓣女權,夾縫中形成的「中國特色女權」
中國互聯網上的新生代女權主義者,到底是什麼樣的面孔?
香港228記者手記:他們躲在後巷橋底,待囚車開近才衝出來喊叫
「大陸是溫水煮蛙。」「在香港,是把青蛙直接扔進一個油鍋裡,有的被慘烈的炸死了,有的旋即跳出來。」
專訪「翻譯家」李靜宜:1989年以來,最了解李登輝的人
不到三十歲便開始擔任李登輝的撰稿人,歷經四任總統,身為專業譯者的李靜宜,此生做過最長的一份正職工作,還是替總統「翻譯」。
兩岸、新疆、六四⋯⋯被牆前,Clubhouse中文房間在聊哪些公共議題?
短短幾天內,湧入這個新興純聲音聊天平台的兩岸三地用戶,通宵達旦地討論起了「敏感話題」。
就算疫情結束了,等待你的新香港什麼樣?8處香港景觀的改變或消失
香港的未來也許繼續富有,更可能動輒以大型建設來展示雄心壯志,不過卻會錯過建立更豐富、前瞻與精彩社會的機會。
1
...
19
20
21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