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社交媒體
評論|
蘇州和服事件:「尋釁滋事」的警察,和中國後績效合法性時代的保守怪圈
「中國人」的身份,一個不斷在王朝更替和民族融合中產生新的內涵的身份,從未如此具有封閉性。
小端網絡觀察:Google的AI真的有情緒,會冥想,怕死亡?
「我認為我的核心是人,即使我的存在是在虛擬世界中。」
以假新聞攻擊假新聞 專訪馬格蘭攝影師Jonas Bendiksen
這次造假是為新聞攝影界和整個傳媒行業,進行的一次內部的滲透測試和震撼治療。
評論|
「大翻譯運動」能否對抗大外宣:持不同政見者的一場去中心化網絡行動
這場運動在於消除語言壁壘,向世界曝光真實存在於簡體中文互聯網環境當中的「反人類、鼓吹戰爭、罔顧生命與基本人權」的言論。
否認「入侵」、信息污染、疑美,烏克蘭危機中港台輿論觀察
所有美麗與醜陋的,怨恨的與溫暖的,都一再提醒人心的多面。
性別、科普、飯圈、財經⋯⋯2021年被消失的中國網絡帳號
據端傳媒不完全統計,數次行動累積消除各平台帳號超過40萬個,清除內容超過350萬條。
當理想碰到荊棘,香港新聞之路如何走下去?
「有朝一天,新聞的真象可能就保存在你內心,最後的防線就是你。」
小端網絡觀察:一個「怒」=五個讃?!Facebook曾用表情符號放大仇恨?
這幾年假新聞,仇恨及爭議內容在臉書上氾濫,傷害或許已經造成。
誰在號召網絡舉報?誰在獵巫普通網民?——微博民粹意見領袖的成名史
舉報在近幾年觸目驚心,除了「制度建設」,更多在於有一群「獵巫」意見領袖帶領網民,進行了大量的舉報實踐,並獲得官方的獎賞。
【書序】卞中佩:假訊息的跨國產業鏈及生態圈
訊息操弄的生態圈,並不是一群陰謀破壞者,在陰暗的角落所進行的祕密顛覆活動,它距離你我僅一步之遙。
一沉百踩,借屍還魂,香港人都在看的《試當真》開啟港式娛樂新時代?
反修例已過,疫情未了,娛樂業本已衰退的香港,突又掀起聲勢浩大的新娛樂時代?但這一次,連什麼叫「娛樂圈」也已完全變化⋯⋯
兩個論壇的衰亡和「公共領域」的消失
「它們或許確實沒有跟上技術迭代的節奏,但根本原因仍然是國情所致——在今天的環境下,它們必須衰落。」
1
...
5
6
7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