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Whatsnew

網絡觀察:錫蘭批評台灣媒體素質引熱議,媒體與閱聽人皆有責任?|Whatsnew

台灣媒體環境不良,長年缺乏有效問責導致台灣新聞品質低下、閱聽人麻木放任的惡性循環。

錫蘭Ceylan的Youtube影片。圖:影片截圖

錫蘭Ceylan的Youtube影片。圖:影片截圖

端傳媒社媒組

刊登於 2023-09-22

#媒體識讀#閱聽人責任#錫蘭Ceylan#台灣媒體#輿論觀察

「為什麼社會對這些新聞記者的要求,甚至比一個YouTuber、比自媒體的人還要低?」

曾長住上海、自去年(2022)起移居台灣的比利時籍網紅錫蘭Ceylan,本月17日在YouTube發布影片批評台灣媒體對其報導斷章取義、「為流量博眼球」,並直言台灣媒體環境不良,長年缺乏有效問責導致台灣新聞品質低下、閱聽人麻木放任的惡性循環,影片一出引發網友熱議,上傳1天內觀看人次破百萬。

這支標題「台灣媒體的下限能有多低?」、長達85分鐘的影片中,錫蘭首先提及早前與頻道觀眾的問答互動影片,自己對於台北天氣的不適應與對台灣食物的個人評價被台媒不當節錄「惡意帶風向」,導致各大社群平台相關文章皆能見到大量負面留言,其中不乏要他「不喜歡就離開台灣」、「滾回中國」等攻擊。

錫蘭Ceylan的Youtube影片。圖:影片截圖
錫蘭Ceylan的Youtube影片。圖:影片截圖

對此,錫蘭指出是台媒在涉及他的報導中,經常忽視其為比利時籍的事實,僅因在中國大陸成長、生活的身份能引起台灣讀者情緒,便在報導中被強調,導致不熟悉其頻道長期語言風格的觀眾形成「一位具中國生活經歷的網紅惡言批評台灣」的印象,令來自社群平台的攻擊言論更加氾濫。

該片在重建報導關注的發言脈絡為何之外,還點名批評三立新聞網記者林偉帆,稱事發源頭為林偉帆署名的兩篇報導所起,並大篇幅回溯該記者以往署名文章,指除了自己之外,在台活動的美籍YouTuber莫彩曦、今年早前曾赴台徒步環島的韓國直播主「企鵝妹」等人,皆是該名記者的報導曾「中傷」的對象。

錫蘭在片中強調,假新聞的問題並非台灣獨有,但媒體作為民主社會重要的組成份子,記者的言論不應只以「言論自由」一筆帶過,若有錯誤也應受到公眾檢視問責。他也指出在台灣並非沒有優秀的記者,但在更為複雜的政治環境下,更需要具備良好的媒體生態,而有些害群之馬在把台灣記者整個名聲都在往下拉,令公眾抱有「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台灣記者智商30」的印象。

影片發出引起熱議,不少網紅也紛紛轉發分享。如居台港人、插畫家茶里也分享自己的經驗,指一次接受一媒體採訪後,被另一家媒體「標題殺人」,把文章搬過去,並更改標題成「香港插畫家移居台灣,但宣稱自己仍是香港人、根還在香港?」且內文只節錄說台灣缺點的那段,讓留言出現不少負面批評、指罵。

而錫蘭點名批評的三立新聞網,在錫蘭的影片發布後,發表聲明指,影片批評的記者林偉帆確實任職於該公司,而三立新聞網方面將虛心接受批評指教、反省相關編輯採訪流程,並邀請相關學者及社會人士啟動新聞自律委員會。

然而對三立的聲明,網友普遍並不領情。三立發布該則聲明的臉書貼文目前累積破千則留言,可以看到不少網友點名記者林偉帆「踹共」(台灣閩南語發音轉寫,原為「出來講」)、要求三立高層出面解釋為何當初會放行錫蘭片中提及的爭議報導,也有網友對包含該新聞網在內的多家台灣媒體常見的「釣魚標題」大表不滿。

影片發布之後,台灣本地兩大網路論壇PPT、Dcard上也出現不同討論。不少網友認為影片內容大快人心,認為錫蘭「根本把我想罵的都罵出來了」,也見到有媒體從業者表示,並非對影片提及的現象毫無意識,但為了完成流量要求,只能以點閱率最高的八卦新聞達成業績,而「正經的新聞」因為沒有關注度而不受系統推薦,「只能說媒體與觀眾都是互相影響的」。

2022年11月24日,基隆,媒體在採訪基隆市長候選人謝國樑掃街拜票。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11月24日,基隆,媒體在採訪基隆市長候選人謝國樑掃街拜票。攝:陳焯煇/端傳媒

如近兩日日本當紅漫畫《咒術迴戰》最新一話劇情引起轟動,不少媒體也以該劇情為標題作報導,被網民批評是為搏流量的劇透。且因現時流傳的並非已在《Jump》雜誌發佈的圖源,而是非正規渠道的流出,包括三立等媒體以該些圖源作素材撰寫報導,引得台灣代理出版商東立出版社發聲明,指「煩請各媒體、網站切勿使用非法圖源」並稱已第一時間聯繫媒體下架文章。

此事也讓網民再次提起錫蘭的影片,說「台媒不意外」、「又是三立」等,指台灣媒體確實堪憂且不知悔改,只以流量為目的。

也有網民提到,在各家媒體版面幾無報導此次錫蘭影片,與過去錫蘭的發言常成報導素材的情況大相徑庭,這一現象令網友質疑媒體是否因影片內容批評自己而未有報導。

如配音員賈培德經營的Facebook專頁賈文青德仔,指出當初「抹黑」錫蘭的媒體,現在一篇報道都沒有,「我們的媒體到底還可以多噁心?」旋即獲多過萬讚好。但也有留言指出,可能是因為錫蘭影片提到希望媒體不要再報導他,賈培德也在貼文更新這點,並作出道歉。

但仍有部分網民認為新聞媒體不報導此事是不敢面對批評。此外,在Dcard上也見到多位網友聲稱自己發布與本次影片有關的討論文章,隨後就因「發錯版」、「惡意中傷、歧視、挑釁或辱罵他人」等原因遭下架,懷疑論壇管理方為壓低相關討論而刻意刪文。

除了批評台灣媒體,也有媒體人針對錫蘭的影片內容,提出「媒體識讀」的議題。

如媒體人黃哲斌在Facebook撰文指出,錫蘭影片是極好的媒體識讀教材,而該追究的並不只是三立記者林偉帆一人,三立高層與片中被點名生產類似報導的其他媒體同樣也需要被問責。

黃哲斌認為,錫蘭在片中挑戰自己的粉絲,不要在寫下「深有同感」之後、隔天仍在閱覽煽色腥新聞(指如煽情、色情描繪、血腥暴力等等譁眾取寵、聳人聽聞的報導),對所有觀眾質問「能否提出一個值得信賴的媒體」、提供近年在台灣網路社群引發討論的方君竹「記者真心話」系列作為延伸閱讀,皆為該支影片令人激賞之處;然而在「產生病識感」之後,閱聽人是否願意主動調整「只透過社群平台看新聞」的慣性,以擺脫被社群平台演算法掌控的新聞內容推送,重建與新聞機構的關係,仍如「良藥苦口」,有賴讀者更多的努力。

影評專頁「昆汀涂點評電影」也指出閱聽人的責任,指是因為讀者喜歡,才有這類新聞出現,傳統媒體只是按照供需法則的策略在經營,並直言,與其喝斥心術不正的傳媒跟自媒體,不如提高自我媒體識讀能力,讓市場機制去自然汰除。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