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性別
2024年終專題:台港跨性別議題的討論與迴響|端聞 Podcast
這些恐懼與不信任擴大為偏見,落到個體身上,就會造成具體的傷害。
中國耽美小說作者被控「傳播淫穢物品罪」,定罪門檻和嚴苛判刑惹質疑|Whatsnew
「虛擬色情製品似乎缺乏明確的受害者,在這個結構中,只有『社會風氣』受到傷害。」
法國馬藏強暴案被告全部罪成,吉賽爾出面強調「共同戰鬥」|Whatsnew
震撼法國的庭審「讓羞恥改變立場」。
我拍照,也捕捉相片背後的容貌焦慮、性別與種族——德國影樓攝影師自白
「怎麼我有這麼多皺紋?」「我想影得自然一些!」「可不可以把我兒子的雙眼變得更藍,皮膚更白?」
山中瑤子導演專訪:吾世代生存戰略,即使充滿破綻,也要故作輕巧地反撲
「他們努力讓自己溫柔,成為三觀正確、尊重女性的男性,但與他們對話,仍會隱約發現男性的優越感潛藏其內心。」
山西精障女碩士「被收留」事件:基層救治缺位、精神障礙人士權益保障惹質疑|whatsnew
在過往多起拐賣案件中,不乏精障婦女先被「收留為妻」、剝削性價值後,再被「丈夫」轉手賣人、獲得剩餘價值的模式。
評論|
離散中國人的耽美書寫:瓊瑤以書寫愛情為事業,信仰愛情為志業
華國美學就是以耽美與誇飾為基調,以濃烈的感情與鮮豔的色彩,經由藝術、文學、流行文化進而建立中華民國史觀。
評論|
中山美穗過世:你好嗎?我很好,「我已經無所畏懼了」
「我討厭演戲,為什麼要去演別人呢?連精神都被掏空,活著,作為自己活著,或許比什麼都重要。」
評論|
瓊瑤離世:和宮鬥劇時代相比,到底誰保守?
瓊瑤真像如今嫌棄她的人們所說的那麼落後、缺乏批判意識嗎?
沃爾瑪放棄DEI,美國保守派逆襲「多元化」與「減碳」|Whatsnew
如果公司輕易放棄了這些計劃,這就表明「他們從一開始就沒有那麼投入」。
女生自述:誤入「殺豬盤」公司,就像掉進「舒適」的陷阱
前幾天,我聊到一個24歲的阿富汗男生,他患有白血病,靠救濟金生活。我沒想着去「殺」他,他對未來沒什麼期望,我也是。
東京女性野宿者的故事:娜拉出走之後,為何選擇「流落街頭」?
它關乎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關乎一個女性對資本主義社會和傳統父權社會的反思和反抗。
1
...
5
6
7
...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