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宗教
巴黎來信:巴以問題正撕裂社會,減對烏戰關注,增恐襲風險|Whatsnew
比起滿街飄揚的以色列六芒星旗幟,「不應忘記烏克蘭」的標題顯得黯然失色。
喬瑟芬:以巴衝突中的台灣輿論場——帝國夾縫下的戰爭焦慮與代入感
台灣應該是全世界少數能同理巴勒斯坦處境的國家,但同樣身不由己的歷史,並未讓台灣人心生同理。這又是為什麼呢?
以哈戰爭蔓延網絡空間,伊朗、俄國和印度網軍亦有參戰|Whatsnew
戰爭新聞越來越像「戰爭迷霧」,事實核查的難度亦隨着戰爭強度日益增加。
一場事先張揚的襲擊:以色列國內政治的動盪,如何令哈馬斯看到可乘之機?
當以色列反對派僅僅批評內塔尼亞胡和他的新盟友,卻對維持軍事佔領和殖民的行為熟視無睹時,他們能改變巴以關係的暴力循環嗎?
加沙戰事第二日:伊朗角色受關注,戈蘭高地交火,雙方死亡過千人|Whatsnew
以軍仍在與巴勒斯坦武裝交火,以社會總體支持軍事行動,外界調停停火希望不大。
哈馬斯用火箭和地面部隊大規模突襲以色列,以總理宣布戰爭狀態|Whatsnew
近年來,以色列的政治長期由保守派控制。對巴勒斯坦人不妥協的聲量日益增大,雙方衝突越發激烈。
習近平時隔一年再訪新疆,強調經濟但更強調穩定|Whatsnew
相比2022年的視察,此次講話也透露出習對地方維穩形勢的擔憂和強調。
不確定時代的「信徒」:集體焦慮下,中國年輕人前進寺廟
在「求人」和「求己」之外,還有「求佛」這條路。
「拗直治療」在香港:誰造就了同志基督徒的罪與苦?
「說改變性傾向是自願的,但為什麼他們會想改變自己的性傾向呢?」
信仰、慈善和政治:數據看佛教在香港是怎樣的存在
佛教在香港不單是信仰,還是社區影響力、政治乃至商業。
與獨裁者共舞:主教任命協議再續約,梵蒂岡實現中國夢了嗎?
「像是被拋棄的孤兒,長年來沒被愛國會控制的忠貞孩子,卻得不到教宗的承認。」
基隆中元祭:不再打破頭後,年輕參與者如何看待百年傳統的變與不變?
基隆中元祭迄今已有168年的歷史,在這百年洪流中,有哪些改變了?又有哪些不變?
1
2
3
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