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煦峰(Alvin)一直保留着18年前的日記。
翻開其中一頁,上方用大字寫着「軟弱感性VS剛強理性」,他在正文中提到,「有兩個我,其中一個我其實好奸」,「我討厭這個『我』,我要對付這個『我』」,「我內心好hurt」,但他又告訴自己,這只是其中那個「好奸的我」,這個「我」感到hurt「關『我』咩事」。
Alvin日記中提及的這個「好奸的我」指的是他的同性性傾向,18年前的2005年,21歲的Alvin正在一家名叫「新造的人協會」的機構接受改變性傾向的心理輔導。
張煦峰(Alvin)一直保留着18年前的日記。
翻開其中一頁,上方用大字寫着「軟弱感性VS剛強理性」,他在正文中提到,「有兩個我,其中一個我其實好奸」,「我討厭這個『我』,我要對付這個『我』」,「我內心好hurt」,但他又告訴自己,這只是其中那個「好奸的我」,這個「我」感到hurt「關『我』咩事」。
Alvin日記中提及的這個「好奸的我」指的是他的同性性傾向,18年前的2005年,21歲的Alvin正在一家名叫「新造的人協會」的機構接受改變性傾向的心理輔導。
從另一角度看,這篇文也點到當專業和宗教成為暴政的工具,必然造成毀滅性的傷害。
終究,社工、醫生、牧師都是人,如果個人偏見凌駕於專業守則之上,聽者便容易奉為圭臬,而這個話語權,既能拯救生命,也能暴力地扼殺自由的靈魂。
唏噓的是,香港在這方面落後鄰居太多,當台灣將同婚合法化、探討性解放和metoo運動崛起時,香港還長久卡在停滯甚至倒退的政治步伐中。
大部分宗教都反對同性戀行為。為什麼呢?
「我們從哪裡來?」這問題纏繞著古時人類,於是人們發明了宗教去解釋人類的起源。
在古代,人口的多寡影響了農業生產力和戰鬥力,而男女性交是唯一繁衍人類的方式。
因此,宗教無論在神學觀上或實際生活上,都必需反對同性戀行為。
掉轉頭講,其實一個明知教義唔支持同志既同志仲偏要成為基督徒,係唔係因為佢非常虔誠?
基督徒響香港其實係小眾… LGBT比例好似係高過基督徒人數… 不如話係傳統中國家庭價值造就了同志的苦?罪呢樣嘢你唔認都無所謂啦,基督徒夠話拜金係罪,咪又係年年恭喜發財?
價值觀沒有對錯,你可以不認同同性戀,但怎麼可以容許有人因為性傾向而被歧視呢?
支持lgbt和基督徒走向对立,不然缝合了可就太典了。
中國已經將目標對準自己的“四不青年”,要求造人,香港更面臨移民潮及出生率低下之雙重問題。如何會給予基佬空間?
同性戀在已知的數千種脊椎動物上都有發現,是再自然不過的自然法則,相信神創造是人才是違背科學真理
在教會學校畢業,以前真係睇過那類拗直的宣傳片……當時都感得內容怪怪,哈哈。
自己都識得基督徒,不想直接批評基督教,但現在回想又真係幾gaslighting……經歷過那些傳教,半開玩笑地說,我覺得自己死後會去地獄的。
不要將基督徒想的那些差……畢竟早期有同性婚姻合法化,或者有民事結合的國家,都是基督教背景很重的國家。基督教會和基督徒是兩件事——糟糕的教會/組織,不意味糟糕的教徒。
小曹博士對於回歸後政府對於LGBT議題態度的觀點體現了中共所謂的對香港「去殖」其實不過是把英國人管治香港的邏輯照搬並且替換為自己主導的殖民秩序而已。
看到楼上这样的人,只能说仇恨基督教会也一样是仇恨,令人汗颜。
基督教会的手段神似Gaslighting,还要用“尊重多元”来包装自己,真是好笑。引用一位youtube博主的一个词:这还就真是“progressive oppre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