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出版
《霍格華茲的傳承》,輿論批評的背後
最好的遊戲並不只是把性小眾角色當成錦上添花的裝飾品,而是試圖講述受這群人的經歷和生活。
2023台北國際書展:總統級關注可以阻止出版產業下墜之勢?
本屆書展主題是「閱讀的多重宇宙」,但我們的書業有太多破洞及漏隙需要修補,否則這宇宙只會一直萎縮衰落下去⋯⋯
【台北國際書展】香港出版在台灣:「香港」作為政治議題,熱度下降了怎麼辦?
「這是我以前所不認識的香港,這是時代所造成的禮物般的東西。」
2023年的7本書:未來一年,台灣獨立出版給出的7種答案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判斷,或都可看作是即興的行動,我們由此對自己的存在與行動產生一種自覺。
留在香港的人:新聞記者們失業了,開了一家小書店⋯⋯
有從前蘋果日報的記者,立場新聞的記者⋯⋯這家書店裡,同業圍爐,「你不會在別的地方,看見傳媒人這樣吹水⋯⋯」
2022香港書展直擊:十室九空,香港搞成這樣,香港書展還能好嗎?
當移民的人都移民了,留下來的人又失去支持香港書展的動力,在防疫政策下,內地讀者又不能隨時來港參與⋯⋯
2022,香港獨立出版剩下的一口氣:「追求民主自由,目前還不算犯法吧?」
既然留下來,還有什麼書可出?「情勢比人強,唯有做回自己,透過出版尋回我們的獨特性。」
後《蘋果》時代︰最後一代報檔,他們在賣樽裝水和油墨味的回憶
「你可以說,現在檔口就是披着報檔外皮的雜貨檔。」
台北國際書展2022:台灣-香港-國際,台北書展在華語出版界的特殊角色?
沒有人經歷的書展會和其他人一樣,而這也似乎正像此刻在疫情與科技影響下,台灣出版業的機會與命運⋯⋯
鄧小樺:2022台北書展,亂世與封鎖中的耕耘
在民主社會或太平盛世,書展只是每年一度的定期活動,但在亂世與封鎖中,我感受到的是到達底蘊之處的意志、堅持與素養。
《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為何「怪獸」無法再現《哈利波特》的往日榮光?
如果說《怪獸》系列曾經如同缺乏買氣和消費者忠誠度的「名牌」,《怪獸與鄧不利多的秘密》終於開始修正這些錯誤了⋯⋯
端開麥:看的,聽的,講的,我們的互聯網生活與版權迷宮
前互聯網時代制訂的版權法則,如今面臨的多重語境與錯位,誰被保護了,誰被侵害了?
1
2
3
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