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出版
2024台北國際書展觀察:「閱讀造浪」,造出了什麼浪?
台北國際書展在推廣書籍與版權交易外,向來重視展覽元素,而今年的書展現場,你甚至會看見旋轉木馬、雲霄飛車及旋轉咖啡杯⋯⋯
「南洋」流轉:在2024台北國際書展尋找馬來西亞、新加坡華文內容
毋需直接將香港當代境況與複雜南洋的歷史情境進行直接接駁,南洋與香港的離散脈絡、狀態與模式,終究大相徑庭
台北國際書展2024:香港獨立出版群像闊別五年再渡海;大獎名單三分一港人作品
一次暫時但齊心的連線,連結,可以預期有關香港的話題或題材,仍會在台灣的出版和閱讀視野中生長⋯⋯
評論|
書店打工手記:上海是個大商場,我是時薪22塊的兼職店員
大陸書業一手觀察,講究視覺美的新書店愈開愈多,但實體書店因此得到救贖了嗎?
評論|
書本也移民:藏身北倫敦的香港圖書館,郵寄借書的信任遊戲
當在英國面對華文藏書不足的問題,一個很自然反應是:「為什麼不自己做?」
評論|
哥哥仔的世界——讀《午夜男喃:香港男性性工作者口述歷史》
「離經叛道」的工作,如何令我們再思勞動、關係和愛。
兩蔣日記跨海爭訟10年返台,國史館10月出版蔣介石日記|Whatsnew
無論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在歷史上的功過為何,對於兩岸近代史研究者而言,兩蔣日記都是珍貴的史料。
香港書展2023:去政治化後,疲態中回歸「散貨場」?
去政治化之後,香港出版界還能怎樣敘說「香港」?
台灣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返中被捕:各界輿論如何回應?哪些台人在中國被消失?
「沒有比出版更應享有自由與人權的權利,沒有比出版更具正義的行為。」
「不能說中國不好,不能說外國好」:中國大陸出版業「逃避統治的藝術」
2022年中國大陸出版的新書品種數較2021年減少2.5萬種,其中原創新書減少5000種,引進新書減少2萬種。
《霍格華茲的傳承》,輿論批評的背後
最好的遊戲並不只是把性小眾角色當成錦上添花的裝飾品,而是試圖講述受這群人的經歷和生活。
2023台北國際書展:總統級關注可以阻止出版產業下墜之勢?
本屆書展主題是「閱讀的多重宇宙」,但我們的書業有太多破洞及漏隙需要修補,否則這宇宙只會一直萎縮衰落下去⋯⋯
1
2
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