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政治
從習近平到「習家軍」,各地華人如何看待中共新一屆領導層
「中國接下來的路將是一場大賭博。」
香港政治漫畫消亡時:你會否擔心有一日,政治漫畫自生活中消失?
黃照達、阿塗、匿名前輩和年輕的阿強⋯⋯政治漫畫曾是港人生活日常一部分,如今創作者卻四散,離開香港或轉入地下。
評論|
張文:當一切人事安排都盡在掌握,全是「自己人」的政治局對習近平又有何用?
儘管習近平的親信們已經涌入政治局的每個角落,但仍然也可以看出,習近平並不很信任他們放手去做。
評論|
徐曦白:英國政治荒誕劇暫時落幕,印度裔新首相會成為保守黨的救命稻草嗎?
若辛偉誠真的有什麼神奇力量可以重鑄保守黨的聲望,那稱他爲當代最偉大的英國首相也不過分了。
不當公僕當工作:台灣青年選里長,基層政治翻轉了嗎?
如果民眾把村里長當成公共事務的一環,而不是私人服務,社會才能更好討論未來的共同生活。
海報行動——四通橋抗議事件後,中國海外留學生在各種掣肘下發出回聲
政治表達的一腔熱情,在跨越國境的審查制度、氾濫的民族主義情緒和潛在的網絡暴力的威脅下,紮根生存。
評論|
鄧聿文:中共二十大報告重點分析,與習近平作為「人民領袖」的加冕禮
新政治局由習氏人馬全面控制,他大概要在第三任期幹成幾件大事,尤其可能想收回台灣,因此不想在高層受到不同意見的干擾。
評論|
張峻豪:一場還是不見地方、缺乏議題與抗中保台的負面選舉
「負面投票」與「負面競選」交織成的「負面選舉」,是台灣選舉史一條清晰的歷史路徑,這次選舉會不會更深化這個路徑?
中共新一屆政治局常委產生,習近平全面掌控領導層
曾被認爲有機會競爭總理位置的胡春華,不僅未進入7人常委名單,也落選24人的政治局委員。
端小聚回顧:「台灣認同」之後,中國威權陰影下的公民民族主義
媒介的部落化、人們實際的公共生活萎縮、缺乏共同語言、象徵以及公共記憶,這些將對台灣公民民族主義發展造成難關。
美國中期選舉前瞻之三:經濟﹑墮胎﹑槍枝暴力--哪項重大議題能有效催票?
美國人逐漸從墮胎權轉而關注經濟問題,而這正是民主黨的弱點。
在台北尋找港式奶茶:失落?偏執?離了香港的人,奶茶癮還能治癒嗎?
「港式奶茶沖調,完全是一項藝術」,可這門藝術,對來台港人來說,毋寧說是隻游泳圈,人在異地,抱着它才有安全感⋯⋯
1
...
131
132
133
...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