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張文:當一切人事安排都盡在掌握,全是「自己人」的政治局對習近平又有何用?

儘管習近平的親信們已經涌入政治局的每個角落,但仍然也可以看出,習近平並不很信任他們放手去做。
2022年10月22日,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共二十大閉幕期間,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被工作人員從座位帶走。

張文,中國政治觀察者

過去的幾個月裏,中文互聯網上流傳着各種各樣的「中南海學」小道消息,諸如什麼「習下李上」、「鬥爭激烈」等等。直到二十大會場上,前總書記胡錦濤出人意料地被「架出」會場,以及新的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名單出爐,許多人才猛然發現,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已經將整個黨機器完全抓在手中,甚至沒有給非「自己人」留下任何空間。

時至今日,仍然有人試圖猜測稱胡錦濤的離場是被「調包文件」或「欺騙」,並藉此說明先前曾有激烈的政治鬥爭。看起來,如果沒有在會場上出現這麼戲劇性的一幕,很多人還會相信黨內仍然有「制衡力量」。然而這種政治流言和分析判斷所忽略的現實基礎是,在中共內部,當前的整體基調是自上而下的恐懼,而在恐懼之下,怎麼可能有真正的權力鬥爭呢?

成為會員

即享端傳媒全站暢讀

立即訂閱

端 X 華爾街日報 雙會籍

年末優惠65折,支持2024年的華語獨立新聞

約HK$1.8/天

評論區 5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1. @雨田 同意。忠誠、黨性,才是當屆常委(不計習)展現出來的共同特質。

  2. 竊以為陳敏爾沒有入選常委是因為他的「太子」味太重。有雄心連任至少再兩屆的習是不願見下面有另一個人分去他的權威的,就算是親信。陳如果入常,很可能被默認為接班人而吸引到一幫人另立山頭。陳如果下一屆入常接替諸如蔡奇之流,這樣更可以繼續為習盡忠而不招猜忌。
    過往政治分析人士喜歡用派系傾軋描述中共內部鬥爭,至胡錦濤被請出場後才驚覺大錯。而今改用帝皇心術考慮中共人事變動,正如這篇文章,說不定更接近實情。

  3. 我更傾向於習根本不屑於做表面功夫,更體現出佢實際上已經掌控了黨的每一塊,比起表面功夫,他更希望震懾人心。

  4. 有趣的是習在人事佈局上大獲全勝,兩個確立卻並未寫入黨章,考慮到這是終身制及全面超越毛以來前任的標誌,究竟是習主動克制來為了控制外界預期(目前的版本讓股市已經有很大波動) ,還是黨內政治交易的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