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媒體
富察被拘將滿半年,台文化界聲援籲總統參選人關注|Whatsnew
除聲援並要求儘速釋放富察外,文化界也呼籲四名總統參選人重視中國「反間諜法」對參與兩岸交流的台灣民眾帶來的風險。
親俄「華夏代表團」赴頓巴斯引爭議:官方授意還是狐假虎威?|Whatsnew
很多人認為這樣大膽的行為不可能沒有官方支持;但也有人懷疑,這場鬧劇或許正意味着外宣部門的「系統性失能」。
《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傷害民族感情」與懲罰細則引爭議|Whatsnew
輿論關注「傷害民族感情」條款。但此外,採集生物信息和未成年人保障等問題都值得商榷。
發聲者的失語時刻:當中國女性記者遭遇性騷擾
記者——這一慣性為他人發聲的職業,當引入「女性」前綴,當遭遇「性騷擾」時,依舊難以避免地陷入另一個失語處境。
《不完美受害人》:一部主旋律MeToo劇,能講什麼,不能講什麼?
性別不平等的事實已無法遮蔽,官方話語的治理目標,不再是否認這些侵害現象的存在,而是爭奪誰才能「救贖」當代女性。
評論|
加拿大大戰科技巨頭公司:這場為新聞行業生存而戰的行動,將會如何收場?
相比歐盟,加拿大的經濟體量,新聞內容涵蓋的讀者人數,與潛在的谷歌服務使用人數,與歐盟所具備的協商力量並不在一個量級。
俄國記者車臣遇襲,她曾堅持報導當地LGBT集中營|Whatsnew
「我們永遠害怕想象的東西勝過害怕現實,其實當你被襲擊的時候,你根本來不及害怕。」
沖繩知事訪問北京,對《環球時報》說了什麼?|Whatsnew
據稱沖繩知事玉城丹尼反對「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說法。有關台海和中日關係,他實際上說了什麼?
評論|
《蔡玉玲案》之後:新聞自由在香港法律下何去何從
終審法院的判決,仍可稱得上香港法律史上保障新聞自由的其中一個重要里程碑。
台灣MeToo運動星火燎原,延燒政壇、藝文、影視娛樂各領域
台灣的MeToo運動仍在進行中,端傳媒也將持續跟進。
專訪商台《晴朗早晨全餐》前主持張子君:當在香港做時評要戴頭盔
「每次comment完之後,都在問自己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話。」
端傳媒奪得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前線·焦點2022》兩獎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舉辦的《前線‧焦點 2022》新聞攝影比賽,於2023年5月27日晚公布得獎名單,端傳媒奪得兩...
1
...
9
10
11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