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勞工
評論|
大變局時代的勞工命運:疫情三年中國工人生存狀況全觀察
當前中國正處於大變局的過程中,經濟社會面臨結構性的變化,勞工階級為了應對他們處境的惡化必然會持續不斷地行動。
數據看卡塔爾世界盃:疫後首個國際盛事背後,有多少看不見的成本?
卡塔爾為世界盃大興土木,可能令這屆世盃成為史上最不環保的賽事,但我們也不能忽視跨國資本藉這些工程謀利的事實。
鄭州富士康「逃疫」潮:工廠內外,被疫情撕裂的兩個世界
「疫情可以讓一個城市、一個村莊靜默,富士康卻可以集中在一起繼續正常上班,甚至包括核酸陽性人員。」
限制更換工作的背後,移工如何被輸出地與輸入地政府刻意遺忘?
「育兒、照顧長者是政府承擔的責任,但有了工人後,政府便可以什麼都不做,將一切推給來自第三世界的女性。」
在杭州的兩個高溫天,我做了一名女性外賣員的「跟班」
「熱也得繼續跑,」陳芳感覺今年夏天特別熱,「主要是很曬,以前沒這麼曬。」
漫威剝削風暴:電影特效從業者為何收入微薄到連牙膏也買不起?
漫威之所以寧願拍實景時犯錯、到特效後期再修改,就是因特效人員更便宜、沒有工會嚴格工時要求,因此可以更無風險,放心壓榨。
破產危機下,「被出口」去賺外匯的斯里蘭卡家政女工
她們為深陷經濟危機的斯里蘭卡輸入珍貴外匯,政府和丈夫們都在鼓勵她們出國務工。在遠方,她們孤獨、辛勞,卻毫無安全網。
香港醫管局員工陣線最終章︰二萬會員變七百,組織新工會的殘酷與美好
雷樂雯再不是當初那個「普通護士」,「能夠參與在不同人的生命當中,即使未必能改變結局,但至少可以陪伴到別人的最後一程。」
中國公務員降薪潮:他們仍是清零時代的「倖存者」
「如果一個地方連公務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那說明在包括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公共服務開支早已捉襟見肘。」
疫情下被放逐的勞工:當上海成為他們的無依之地
「我們都是很渺小的,不像那些偉人有閃光的思想……我們只能跟着這個時代隨波逐流,就只能這樣子,只有這樣才能生存。」
在台菲律賓移工的疫時生活:隔離、禮拜與虱目魚酸湯
她不知道隔離所的設備如何,不知道病情會不會惡化;更重要的是,她不知道無法上工的隔離期間,公司還會不會發工資給她。
評論|
產業鏈外遷、脫鉤加速:政治抗疫下中國經濟不可逆轉的代價
如果極端的封城清零政策持續下去,中國的製造業供應鏈存在長期的不確定性,不大可能恢復正常。
1
...
6
7
8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