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金融
評論|
螞蟻上市失敗一年後,最終會迎來何種結局?
從最大金融創新到面臨被監管拆分,17年的發展,螞蟻何以至此?
「財仔」貸款主任自白:我每天放債,是否在作惡害人?
我們作為貸款主任,每天評判客人可以承擔多少,進而引誘、鼓勵他們借錢;既複製了社會的不平等,也構成社會的不平等。
評論|
2021年的加密貨幣世界:革命的跡象,還是偉大的泡沫?
即使加密貨幣是泡沫,它也當之無愧,會是本世紀最偉大的泡沫之一。
評論|
「東亞模式」高速工業化的金融起源:從普魯士工商部到戰後日本大藏省
沒有什麼時刻,會比東京奧運正興辦的此時,更適合回顧東亞模式的金融起源。
評論|
黎班:北京對中國企業的重拳管制,距離中美金融脫鉤更近了一步?
無可否認的是,北京近年來對金融市場越來越緊密的管制,其實反過來幫美國政府降低了脫鉤所需的成本。
香港年輕菜鳥炒股熱:我還有理想,只是多了一個錢字
「我不是對香港絕望, 而是我發覺如果我盡快做到(有錢), 我就會變成有希望的人。」
評論|
香港上市公司的審計新規,是否會讓問題重重的華融就此倒下?
面對嚴格的審計,實在很難想像華融的壞賬和減值處理會寬鬆如常。一旦變成資不抵債,全體國字號的債券評級將可能受到影響。
評論|
從年輕人偶像到「最不穩定因素」:反壟斷案背後的馬雲,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近年輿論認為,馬雲不止是一個「無良企業家」,而是一個有政治野心,用資本滲透進政治領域、掌控輿論話語權的資本家。
評論|
IPO熱潮背後,你了解港交所大堂的秘密嗎?
現代證券交易所與公眾關係的真正目的:在一個不斷擴張的金融化的市場經濟中投資的能力,最終產生了高度不平等的結果。
評論|
亢奮的股市與比特幣,是美聯儲「大放水」導致的嗎?
疫情過後,聯儲局不再是曾經的聯儲局,我們面對的世界也變得不同。
帝國時代:中國巨型互聯網公司的「壟斷」之路
先是巨頭收割市場,然後政府開始收割巨頭
中國獨山之困:一座西南縣城和它魔幻的發展「實驗」
「如此生活整十年,直到大廈崩塌。」
1
...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