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女性與女權
河瀨直美醜聞:日本導演接連出事,是 #MeToo 運動,還是政治陰謀?
《週刊文春》接連刊登日本導演的醜聞,在一片爭議聲中,討論的議題也從 #metoo 慢慢燒向其他領域。
端開麥:「最後一代」還是「亂世生子」,壞的時代裏談談生育的疑惑與思考
有的人做了媽媽,有的人還在思考,面對生育,這顯然是一種比我們自己更大的議題。
2022年俄烏戰爭中的康城影展,是電影還是政治?
2022年是一個世界變幻的時刻,康城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評論|
爛尾的Killing Eve,影史上拉拉愛情的死亡症候群
代表是重要的(representation matters),編劇最後塑造出的形象與結局都會成為「代表」本身。
端開麥:離開固定的座位,發現自己身上的酷兒
每個人身上都有邊緣性,接受它,發展它。
評論|
作爲「國家意志」的兩種厭女觀:「極端女權」大戰共青團中央揭示了什麼問題?
行之有效的年輕化宣傳策略,正讓國家意志更靠近中國年輕男性的觀念水位——一個「爹」正在不可避免地變爲仇恨女性的incel。
台北新能祭:一場電音派對的絢麗景觀,與它背後三十年的努力
這是電音派對近年一次盛大、公開存在,完好嵌入台北常態,而之所以能達成,卻有著不同世代的努力,在那一個電音銳舞的台灣⋯⋯
端開麥:我們討論女權運動——女性「出櫃」了,男性徬徨了?
如果把女權運動比做一個廣場,那麼現在是誰佔據了廣場,在廣場上男性和女性應該是什麼角色?
評論|
史碧瓦克《在其他世界》——把「面容」還給他人,讓不可見變成可見
《在其他世界》對歐洲哲學的啟示在於警惕其歐洲中心論,無視歐洲知識體系對異文化的偏見和無知。
韓國總統選舉中的性別議題:女權主義認同將決定本次大選結果?
政府針對性別平等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被不少自嘲生活在「地獄朝鮮」的韓國男性解讀為逆向性別歧視。
《修行》導演錢翔:婚姻在我們這個時代變成了一個問題
相信電影是集體創作,錢翔相信低成本電影可以找到自己的觀眾。
端開麥:八孩母親「拐賣」案,陷落的事實真空
當下被大多數人使用的「拐賣」一詞並不能充分反映這類女性的遭遇,「人口販運」,值得在更廣泛意義上被重視和討論。
1
...
14
15
16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