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族群政治
「他們活得像隔世的鬼魂」——數位圈禁下的新疆,被數字化的維吾爾族
他們的生命只存在於數據的價值上,他們不過是螢幕上的程式碼,或是營區裡的數字而已。
Netflix劇集《怒嗆人生》:東亞家庭的枷鎖去到大洋彼岸也無法擺脫?
東亞傳統文化中儒家倡導的忠、孝、仁、義塑造了一代又一代隱忍的東亞人,以及哪怕是移民到大洋彼岸也無法擺脫親情的枷鎖。
導演顧桃專訪:從蹲守中國最後的遊獵民族到尋找薩滿
顧桃曾循著父親顧德清的腳步蹲守森林長達八年,如今他發現處處都是素材和故事,比如尋找薩滿。
支持推翻「平權法案」的美國亞裔,到底在想甚麼?
一些美國華人指「平權法案」歧視亞裔,但他們口中的「亞裔」是誰?
沒有傘的孩子 : 都市原住民青春紀事
都市中也有了部落,所以流浪的疼痛,混濁的焦黑的心,用歌唱與火堆,輕輕擁抱、安撫。
西遊ABC:誰才是「西遊記」權威?中國觀眾對異國華裔的規矩
對華裔影視,簡中觀眾自有一套流程:興致勃勃關注,怎麼看怎麼不滿意,罵罵咧咧離開。 討論重點永遠都是夠不夠「亞」/「中」
V太太:台大經濟系學生政見歧視爭議,「講幹話」與「長不大」作為一種特權
講幹話與「長不大」,其實都可以被視為一種特權,是只有擁有特定身分與資源的人才享有的自由。
異鄉人:告別對「鄉」的執念,與現實交手
我自知不能像他一樣痛快地文科生轉碼,慢慢接近一種平靜的生活。在混亂之中我能聽見內心的低語:人吶,有沒有不依賴國境的自由?
《白日青春》劉國瑞專訪:為什麼有的人能被當成「香港人」,有的人不行?
將對社會邊緣族群的關切和對身分認同議題的理解,融入兩個家庭故事之中。
除夕夜的加州:一場舞室槍擊案,與被撼動的華裔社群
「在美國,沒有人能避免成為槍擊案的受害者,不論你的膚色﹑財富﹑學歷。我想像中的兩個美國根本從來沒存在過。」
被踩踏的界線:蘭嶼一起行車糾紛,為何點燃達悟族人怒火?
「叫你們蘭嶼的年輕人出來!」事到如今,這已經不是當事人施光輝一個人的事了,而是蘭嶼全達悟族人的事。
當漢人解封,是否還會記得集中營的維吾爾人?一名漢族女性的自白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是一個身處白人集會高喊 Black Lives Matter 的白人,是一個身處男性集會高呼女權的男人。
1
...
5
6
7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