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台奧運輿論觀察:金牌榜上洶湧的國族意識

體育競爭與政治競爭是一回事嗎?
東京奧運會 台灣 國際 大陸 日本 香港 社會 輿論現象 體育

畢竟,幾乎每一條關於奧運的討論,都深植和投射在既有的公共生活現實之中;這在中港台本就盤根錯節的輿論中,更是如此。在東京奧運閉幕之時,端傳媒梳理了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在奧運期間的主要輿情,若以一屆屆奧運為節點,三地今日的情緒都已與五年前的里約大相逕庭,人們深陷各自語境,而那些原本連結彼此的景象則成為眾矢之的。奧運火炬還在傳遞,讓人感慨,當2024年的巴黎奧運再一次探照至此時,我們伴隨著體育的情感會變成甚麼樣——我們又希望自己成為甚麼樣?

中國:民族主義外衣的網暴狂歡

從天下人負我,到只有我能負天下人

五年前,里約奧運會,中國奧運代表團取得了自2004年雅典奧運會以來最糟糕的成績,僅獲得26枚金牌。不堪不僅於此,游泳選手陳欣怡尿檢呈陽性,讓中國代表團顏面盡失。這是中國代表團首次在奧運會期間被查出興奮劑陽性。此外,澳洲選手霍頓稱呼孫楊為「嗑藥騙子」,以及寧澤濤與游泳中心在奧運之前因為代言問題公開「撕逼」,使中國代表團的處境更加難堪。

幾乎就在同期,「撕逼」這個詞成為了中文社交網絡上的熱詞。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則成了輿論重鎮。出乎意料的是,當年的輿論對整個中國代表團是寬容的。即便在很多優勢項目上折戟沉沙,中國代表團並沒有受到輿論過多責難。

在里約,雅典奧運會首金得主、射擊運動員杜麗再次肩負起為中國代表團「開門紅」的重任。重壓之下,她未能上演逆轉,僅獲得一枚銀牌。失利之後,杜麗的臉上一直掛着燦爛的微笑,絲毫沒有遺憾之感。

杜麗雖然丟掉了至關重要的首金,但因為動人的笑容非常有感染力,反而在社交網絡上收穫了廣泛的讚譽。傅園慧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的搞笑表現,不僅帶火了「洪荒之力」這個詞,更是讓她成為了社交媒體的流量擔當。里約奧運會期間,她受關注度程度和影響力要比很多奧運冠軍更高,甚至一些國外的運動員在奧運村主動找她合影。幾乎與傅園慧擁有相當國民度的運動員是一位外國人——日本乒乓球選手福原愛。在中日之間,瓷娃娃(中國球迷對福原愛的愛稱)成了兩地友好的最完美符號。

里約的經驗似乎表明,中國人逐漸褪去了對金牌的盲目崇拜,開始更理性地看待奧運會。很多人也在倡導,讓金牌逐漸回歸其本來的意義,不再是民族自豪感的一種寄託。

2016年8月28日,中國奧運選手在參加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後,到訪香港並進行體育表演,其中孫楊與傅園慧甚受觀眾歡迎。
2016年8月28日,中國奧運選手在參加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後,到訪香港並進行體育表演,其中孫楊與傅園慧甚受觀眾歡迎。

雖然受害者心理不是不存在,當年許多人認為中國隊是被各方面「黑」了,網絡上充滿被欺負與辜負的心理。對霍頓的謾罵之聲也並不小,雖然並沒有形成如今的氾濫之勢,孫楊粉絲去砸霍頓家玻璃也是幾年之後的事情。如果放在中國觀眾對奧運金牌的癡迷史上衡量,當年社交網絡的整體環境甚至是相對理性的。銀牌和銅牌也逐漸受到了應有的尊重。比如一夜之間躋身頂流的傅園慧,往屆的銅牌得主們從未享受過傅園慧所擁有的殊榮。

但五年之後,理性的聲音卻正在逐漸消失,輿論場變得粗暴。網友也對自己鐘意的中國選手奉上諸如「你已經很棒了」、「你是中國的驕傲」等讚譽——但「已經很棒了」的言下之意,則是不允許不同的批評聲音。

熟知射擊項目的一位記者告訴端傳媒,女子雙向飛碟選手魏萌具有絕對奪金的實力,但最終僅獲得一枚銅牌。她的發揮不及預期,依然收穫了網友如潮的讚譽。並不是所有失敗者都能享受到這樣的態度。在首金項目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無緣決賽後,中國選手王璐瑤在微博發了一張自拍照,並寫下「各位抱歉,很遺憾,我承認我慫了,三年後再見吧」。她卻因為「我慫了」這三個字,以及發了一張穿睡衣的自拍照,瞬間遭到了網暴。

2021年7月21日,中國選手王璐瑤於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無緣決賽。
2021年7月21日,中國選手王璐瑤於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無緣決賽。

網友對她承認「慫了」大為不滿,並認為她拍睡衣照有損中國選手的形象。在洶湧的網絡謾罵聲之下,王璐瑤被迫刪掉了這條微博。她的隊友、獲得這個項目金牌的楊倩,也並沒有因為金牌而獲得護身符。她被網友扒出曾發過耐克鞋相關的照片,被指責是「跪族女孩」,並被威脅「滾出中國」。

地緣政治的投射

東京奧運會,成為了地緣政治關係緊張的一種投射。楊倩之所以被戴上「跪族女孩」的帽子,與「新疆棉」事件有關。實際上,楊倩發布這張耐克鞋相關照片時,「新疆棉」事件並沒有爆發。

中日關係的緊張,讓東京奧運會的處境在中國的輿論場中更為難堪。冷嘲熱諷從開幕式就開始了。東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呈現了一些中國人並不熟悉的日本文化內容,就被網友怒批帶有濃厚的「陰間味道」。過於簡單的開幕式表演,也被網友認為與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無法相提並論。

日本選手中再也沒有福原愛這種備受國人喜愛的選手。伊藤美誠和橋本大輝反而成為了國內一些網民網暴的對象。

在乒乓球混雙決賽中,伊藤美誠搭檔水谷隼,擊敗了中國選手劉詩雯/許昕。這場比賽算不得爆冷,乒乓球混雙本來就是日本乒乓球隊重點突破的項目。伊藤美誠獨特的發球方式,以及略顯張揚的個性並不討喜。再加上她摸球枱等小動作,並未受到裁判的警告,在中文社交網絡上引發了中國球迷廣泛的不滿

一位名為「餓了就會多吃」的網友對伊藤美誠使用了這樣的侮辱性語言:「20歲長成你(這)醜樣也是挺不容易的。」還有網友如此調侃:「石川(佳純)、平野(美宇)是我的,伊藤(美誠)就便宜你們了。」

2021年7月26日,東京奧運混雙金牌賽,伊藤美誠搭檔水谷隼,擊敗了中國選手劉詩雯與許昕。
2021年7月26日,東京奧運混雙金牌賽,伊藤美誠搭檔水谷隼,擊敗了中國選手劉詩雯與許昕。

與伊藤美誠同命相連的是日本體操運動員橋本大輝。中國公眾以及中國體操名宿們普遍認為,橋本大輝在男子全能決賽中的表現不及中國選手肖若騰,但最終卻拿到了金牌。裁判的打分遭到了大量質疑,橋本大輝本人也未能倖免。中國網民集體出征,「攻陷」了橋本大輝的社交網絡。

騰訊體育在相關報導中使用了「天才」這樣的稱謂來稱呼橋本大輝,也被網友罵上了微博熱搜。騰訊體育連夜發布了致歉聲明,希望平息事態。

中國網民的不冷靜行為,引發了日媒的廣泛關注。中國代表團團部也逐漸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一旦中國網民的網暴行為惹怒各國奧委會,對於幾個月之後的北京冬奧會可能帶來直接影響。肖若騰也出面表態,希望網友不要攻擊日本選手(橋本大輝)。

廣受攻擊的並非只有日本選手。台灣的羽毛球男雙金牌得主李洋/王齊麟、女單銀牌得主戴資穎因為與中國選手直接交手,被中國網民稱為「省隊隊員」。娛樂明星小S因將戴資穎等人稱之為「國手」而受到了中國網友的普遍攻擊。她代言的品牌也紛紛選擇與其解約。

因為中美關係緊張的原因,美國選手在中國網友心目中的地位並不高。美國男籃的比賽擁有極高的關注度,但央視幾乎沒有轉播他們的比賽。美國男籃與法國男籃的決賽也僅僅是在CCTV5+頻道直播。

當中國代表團長時間金牌榜佔據第一時,網友們緊盯美國代表團的金牌數,擔心被對方最後時刻反超。一位名叫「魯西西齊」的網友在微博上說:「奧運會是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大國的政治角力。」這代表了當下很多網民的態度。

最終,美國的金牌數量比中國多出了一塊,一位名為「中部六省總督衡衡」的網友的微博評論也能代表很多人的不甘:「美國第一就第一吧,抗疫抗成現在這個樣子,就算金牌都給他們,又能怎樣?」

2021年8月2日,東京奧運羽毛球女雙金牌戰中,中國隊的陳清晨。
2021年8月2日,東京奧運羽毛球女雙金牌戰中,中國隊的陳清晨。

排斥「異類」

與五年前的里約奧運會相比,金牌至上論並沒有明顯地抬頭。網友們對奧運選手的態度,與他們是否爭金奪銀關係不大,更多取決於他們的立場。楊倩雖然為國拿了奧運冠軍,但照樣被歸為「異類」。政治立場暫時沒有遭到網友質疑的選手,無論成績如何,都會受到大量的褒獎。中國羽毛球選手陳清晨比賽中頻繁使用粗口,遭到了韓國羽協的抗議。但很多網友眼中公開為陳清晨辯解,不僅不認可對方說了髒話,反而有諸如「如聽仙樂耳暫明」的言論,認為這是「國粹」、「槽語言,世界的語言,太美麗了」。

五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中文社交網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族主義抬頭成為了一個顯著趨勢。這種苗頭與地緣政治關係變得複雜不無關係。如今中美、中日、中澳、中英關係都相對微妙,香港問題、台灣問題依舊尖鋭,民眾變得更加愛國,同時更加排斥「異類」。

在奧運會這樣的舞台上,中國選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同場角力,在網民的意識中很容易超脱比賽本身,變成國與國之間的政治博弈。奧運會的特殊性,以及高關注度,在狹隘民族主義漸趨成為主流的時代大背景下,勢必會演變成一場網暴的狂歡。

不過,理智的聲音並非徹底消逝。伊藤美誠的微博僅17898名粉絲,她最近的一條微博發表於2017年9月29日。如今這條微博的留言已經達到3.4萬條,除了充斥着對她的謾罵、污衊,點讚最高的幾條留言都是對網友醜陋言論的批駁。這至少讓我們沒有對中文社交網絡的環境徹底喪失信心。

香港:國家退場

女排情結顛覆

中國女排輸球了,在2008年和2021年的香港,反應截然不同。7月25日中國隊在分組賽對上土耳其,不少市民聚集在商場觀看賽事,但人們已經不再有往年為中國隊加油或遺憾的心情,反而土耳其每得一分,市民就鼓掌歡呼。最終土耳其擊敗中國,觀賽現場響起一片掌聲。

2021年7月25日,女子排球預賽中,穿2號球衣的中國隊員朱婷在網前對陣土耳其隊。
2021年7月25日,女子排球預賽中,穿2號球衣的中國隊員朱婷在網前對陣土耳其隊。

以往中國女排在香港受到的歡迎和禮遇,與老一輩體育人傾注的心血有關,也在票房、比賽收看率等數字上多有體現。80年代香港首次大規模轉播奧運賽事,中國女排就奪得金牌,更是把當年的情緒推向高潮。郎平在70年代末復出、到30年後成為中國隊主教練,許多人看著她半生轉變,郎平自己也曾形容香港是中國女排的福地。不少人曾把女排精神和獅子山精神等同,在2008年港人身分認同為中國人的頂峰,港人對女排的追捧中也多了許多發自心底的認同。

但這些畫面一去不復返。實際上早在2016年,就有分析指出,單一香港認同急速上升,這種情意結恐怕會逐漸式微,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港人不再是那麼理所當然地支持中國女排。今年,香港學者鍾劍華也在臉書撰文,指出昔日香港人與中國人的二元身份認同未曾出現矛盾,縱然兩地隊伍在運動場上交戰,香港隊勝出時,港人亦不會對中國隊有任何不敬或敵意,但這個微妙的平衡已被北京打破。

東奧上中國女排首戰戰敗,在社交平台和討論區成為熱話,香港網民留言「呢啲咪就係民意囉」(這就是民意啊)、「女排輸波,香港人會傷心,係以前」(女排輸球,香港人會傷心,那是以前)、「好多人都唔在意邊隊贏,只係想中國隊輸」(好多人都不在意誰贏,只想中國隊輸)。

這種情感也出現在其他賽事上,以往無論中國的對手是誰,中國隊都會獲得香港網民的支持,但這一次,香港民眾特別支持的是美國女排、日本乒乓球混雙隊伍、英國 4 x 100 米男女混合接力泳隊等等——他們都打敗了中國隊而取勝。

而香港隊和中國隊、以及台北隊和中國隊的正面交鋒也吸引了市民的熱烈關注。香港羽毛球混雙組合鄧俊文及謝影雪,在東京奧運準決賽中不敵中國組合鄭思維及黃雅琼,無緣決賽。網民紛紛到他們的個人社交平台感謝其付出,為他們隨後的銅牌戰打氣。

歷經反修例運動、國安法臨港,港人的情感變化投射在體育比賽上,便是對國家的割捨,以及對本港運動員的更多的支持。香港從政治上、文化上、公民社會上遭到全面整頓和改造,而港府官員也頻頻提油救火、管治不彰。管治退步之際,族群情感也難不變如初。

2021年7月26日,東京奧運,香港花劍代表張家朗在決賽中擊敗爭取衛冕的意大利選手Daniele Garozzo後,與教練擁抱。
2021年7月26日,東京奧運,香港花劍代表張家朗在決賽中擊敗爭取衛冕的意大利選手Daniele Garozzo後,與教練擁抱。

辨你是紅黃藍

民眾也悄悄在意運動員的政治立場。香港劍手張家朗在東京奧運男子花劍個人賽殺入16強後,網民就開始「調查」其政治立場,討論區出現數個帖文討論張家朗屬「黃」屬「藍」,爭議在於其父親曾任職警察。後來網民「查核」,傾向認為張家朗是「黃」。隨後的賽事中,網民亦相當支持張家朗,未有再討論其政治立場。

大陸微博用戶也紛紛起底張家朗,並紛紛奚落「黃絲運動員不值得支持」。

迎戰中國隊的乒乓球女單選手杜凱琹則未有獲得張家朗般的對待,更有網民指「呢件不了,藍到黑」(這個人就算了,藍到黑)。事緣杜凱琹在2020年7月1日,於其個人社交平台上發佈帖文祝賀「香港回歸祖國23週年」,近日就有網民到該篇帖文中,表示「恥與為伍」。其後,杜凱琹參與乒乓球女子團體賽,香港隊奪得銅牌創歷史佳績,有網民再次強調其政治立場,稱呼她為「藍杜」;亦只祝賀另外兩位團員:「看到李皓晴同蘇慧音攞牌(拿牌)特別高興」。

另外,杜凱琹乒乓球混雙的隊友黃鎮廷亦被網民「起底」,指他曾於2016年立法會選舉,為新界西候選人何君堯助選。其後,杜凱琹和黃鎮廷在八強賽事中對法國隊落敗,有網民在相關報導留言「有兩件『藍』人喺度邪住晒該輸啦,恭喜法國勝出」。

可見,就算同為香港隊代表,個人實力也不是體育賽事的唯一聚焦點了,運動員的政治立場亦會成為獲得支持與否的基準之一。乒乓球隊結束所有賽事後,中國隊前主教練劉國梁主動和港隊合照,兩支隊伍分別拉起中國國旗和香港區旗,這在以往未必會引來側目,這次卻遭到「原來紅底」的討論。

討厭中國的情緒終蔓延到國際賽事上,國族意識衝突更從中港兩地濃縮到香港本土上。

建制派爭愛國表態,卻「裏外不是人」

反對派被全面清場,政治競爭落在建制派身上,而奧運會這樣全民矚目的大型場合,也自然成為有路線之爭的建制派必爭的場合。比如張家朗奪冠後,中聯辦部隊的立法會議員何君堯搶先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祝賀:「香港國安法通過後,張家朗為中國香港贏了第一個奧運金牌!勁!」在6月的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何君堯就建議政府要求運動員簽署承認書,確保他們不會在比賽中違反國安法。

傳統建制派民建聯則以「撐國家 撐香港」為奧運打氣標語,張家朗和何詩蓓奪牌時,民建聯均在社交媒體以紅底黃字的圖片致予祝賀,稱二人為國家、香港爭光。

2021年7月28日東京奧運會,香港隊的伍家朗與危地馬拉隊的凱文·科登比賽。
2021年7月28日東京奧運會,香港隊的伍家朗與危地馬拉隊的凱文·科登比賽。

香港羽毛球球員伍家朗球衣事件則無疑是建制派參戰的最大風浪。伍家朗於7月24日參加羽毛球男單分組賽,一身全黑、沒有區旗標誌的裝束引來民建聯的批評聲音,民建聯年青黨員穆家駿在臉書公開譴責「黑衫黑褲參賽貽笑大方」、「如果不想代表中國香港,請選擇退賽」;另一名建制議員何俊賢就質疑他「黑衫黑褲印白字,設計都沒錢了嗎?」

伍家朗其後解釋,因奧運前未能及時與贊助商續約,故他自行安排球衣參賽,並未獲授權使用區旗。建制二人的言論則迅速激起網民怒意,穆家駿更一度關閉臉書頁面。工聯會黃國健就事件表示,某些批評者過份敏感,看見黑衫就覺得「黑暴回朝」,把政治爭議延伸到奧運賽場。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在商台節目回應事件,她認為穆家駿的關注「合情理」,只是表達時間及方式不洽當;被問到穆家駿應否直接向伍家朗道歉,她則說要問穆家駿。李慧琼的回答被香港網民批評不在話下,但也隨即掀起大陸微博網民的嘲諷熱潮,他們一面倒支持穆家駿提出質疑,直指李慧琼是「兩面派」,民建聯未有為穆護航;更要求穆家駿退出民建聯做「獨立人士」。

民建聯頓時左右做人難,一方面稱穆家駿已向民建聯道歉,冀淡化香港市民對穆家駿的不滿,另一方面又被質疑其愛護家國之心不夠堅定,其曖昧態度終兩面不討好。

建制派內對事件的看法亦有分歧。穆家駿身兼教聯會副主席,教聯會會長黃均瑜強調穆家駿的個人言論與教聯會無關。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亦透過社交網站發文,指「基於對運動員嘅尊重,加上只有運動員自己先知道着乜嘢衫比賽最舒適同最能夠發揮自己嘅水平」,只要衣服符合國際總會規定即可。與此同時,派內另一種聲音冒起——新民黨成員李梓敬在其YouTube頻道直指對民建聯感到失望,批評黃均瑜、霍啟剛沒有為穆家駿「說一句公道說話」。

直到伍家朗換了白綠球衣在十六強賽意外落敗,並坦誠「心情沒有受到影響是假」,香港民眾更把落敗原因遷怒於民建聯。儘管穆家駿等人仍「嘴硬」指,「運動員應該專業,不會受這些影響」,也毫不意外被視為冷血無知之言。

鬧劇及悲劇收場,反映的是建制派同時面對本地及大陸民意,稍一不慎取態不當,既會引來兩地民意狙擊,又會導致派內撕裂。如今在「愛國愛港」的論述下,新的愛國隊伍也每每參戰分羹,每一個公開表態的場合都被緊緊抓住,卻也疲態盡現、捉襟見拙。

2021年7月28日,東京奧運女子200 米自由泳決賽中,香港選手何詩蓓奪得銀牌。
2021年7月28日,東京奧運女子200 米自由泳決賽中,香港選手何詩蓓奪得銀牌。

本港情懷

從政治風波回歸運動本身,游泳運動員何詩蓓獲得100米及200米自由泳銀牌,成為香港史上第一位連摘兩面獎牌的奧運代表。雖然何詩蓓擁有外國人的面孔,但她說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何詩蓓父母分別是愛爾蘭人及香港人,縱然愛爾蘭泳隊曾多次向她招手,但她依然選擇了香港運動員的身分,她在里約奧運後接受訪問:「香港是我出生和生長的地方,我覺得自己與香港有很強的連繫,所以我選擇了香港。」

東奧賽後,何更表示,「希望我同家朗這兩塊獎牌可以推動香港運動員繼續努力,之後就到你們了」,肯定香港運動員具備實力,只要努力也可以踏上世界舞台。

雖然如上文所言,杜凱琹參與奧運賽事獲得的關注中,會夾雜著一些對其政治立場的批評,但在女子乒乓球團體賽奪銅一刻,這隊土生土長的運動員仍令不少港人大為感動,針對杜凱琹的聲音亦未如早前浩大。

香港乒乓球總會主席余國樑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以往有不少港隊運動員都在內地出生或受訓,現在有香港土生土長的運動員,更取得相當成績,實在令人自豪。網民亦認同「最重要是三個都是土生土長香港人」,政治與運動難以分割之下,本土身分依然令不少人心生一股單純的感動。

奧運最後一日,單車選手李慧詩銅牌爭奪戰,依然引來數百人在商場圍觀,兩度奪銅不是沒有遺憾,但她仍是港人心中的傳奇。張家朗奪冠一刻,全港市民歡欣若狂,人們擠在商場觀看頒獎典禮,但當香港區旗緩緩升起、《義勇軍進行曲》經揚聲器由東京傳送到世界各地,市民中則多了一份噓聲。這份噓聲大抵是香港人對中國最真實的情感。

《義勇軍進行曲》奏畢,噓聲漸散,香港人內心的嘶吼在一片歌舞昇平中再次潛伏。

2004年8月26日,雅典奧運女子49公斤金牌得主,台灣的陳詩欣在頒獎典禮中,舉起受傷右手,哭著向台灣人陌生的「中華奧會旗」行禮。
2004年8月26日,雅典奧運女子49公斤金牌得主,台灣的陳詩欣在頒獎典禮中,舉起受傷右手,哭著向台灣人陌生的「中華奧會旗」行禮。

台灣:「國格屈辱」與「金牌榮耀」的複雜情緒

對於台灣來說,在此次奧運中創下破紀錄的好成績,不只讓關心體育的民眾欣喜若狂,也讓台灣民族情感攀上新高峰,甚至發生了奇妙的轉化。

自1984年以來,按照《洛桑協議》約定,台灣僅能以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名義參賽,在奧運會場上不能演奏國歌、不能升起國旗,僅能演奏與《國旗歌》同旋律的《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會歌》、升起「中華奧會旗」。

在2004年以前,因台灣也從未奪金,故沒有太多觀眾發現或意識到此一事實,直到04年的雅典奧運,跆拳道在女子49公斤、男子58公斤雙雙奪下金牌,民眾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國家地位」在奧會舞台上的「不同」,是如此地醒目,也如此地刺目。

當女子49公斤金牌陳詩欣在頒獎典禮的樂聲中,舉起她在比賽中受傷的右手,哭著向台灣人陌生的「中華奧會旗」行禮時,許多電視機螢幕前的觀眾,也隨之流下了情感複雜的眼淚。

那是一種為了「史上首金」驕傲的心情,也同時摻雜著「為何只有我們不能升國旗」的屈辱感。對於許多「天然獨」世代來說,或許還要加上對《國旗歌》歌詞中「炎黃世胄」與「青天白日滿地紅」等中華民國元素的疏離與尷尬。

雖然不斷有人提醒,在奧會現場演奏的歌曲,理論上是《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會歌》而非《國旗歌》,但對於從小聽慣《國旗歌》的台灣民眾來說,現場效果仍等同於聆聽國旗歌。

再者,當初為了避免中共找麻煩而改填的這首《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會歌》,「交差」意味濃厚,歌詞全不合原有音律,與《國旗歌》歌詞相比,幾乎可說是「不可唱」的狀態。因此,當《國旗歌》旋律在會場響起時,絕大多數台灣人心中浮現的,必定還是「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唱詞。

這也為台灣的金牌時刻,成為了奇妙的民族情感空間。

此後數年,在奧會記錄上,台灣雖仍有2008年北京奧運女子48公斤級選手陳葦綾、12年倫敦奧運與16年里約奧運的女子53公斤級選手許淑淨拿下金牌,但因08、12年的獎牌均不是現場領取,而是因為排名較前的選手發生禁藥爭議,在多年之後遞補金牌,少了典禮現場「聽國旗歌」的張力與感動。

而2016年的里約奧運金牌呢?雖然也曾帶給台灣觀眾滿滿的感動,但這效果有點近似於本次奧運的第一面金牌:女子59公斤級舉重中,原住民選手郭婞淳,替台灣拿下的東京奧運第一面金牌。

這面金牌同樣讓頒獎典禮現場升起了台灣的奧運會旗、也響起了國旗歌,但因舉重沒有顯著的「決賽時刻」,台灣觀眾的感動,大致沒有超過2016年的許淑淨金牌時刻太多。

2021年7月31日,羽毛球男雙金牌得主台灣選手王齊麟、李洋在球場合影留念。
2021年7月31日,羽毛球男雙金牌得主台灣選手王齊麟、李洋在球場合影留念。

直到羽球男子雙打決賽來臨的那一天,台灣這混合著「國格屈辱」與「金牌榮耀」的感受,來到了最高點。

在命運的奇妙安排下,這次的羽球男雙決賽,台灣選手王齊麟、李洋的對手,是來自中國的劉雨辰、李俊慧。當「麟洋配」(民眾替他們取的暱稱)以直落二拍下對手,拿下金牌時,台灣觀眾發現,這是史上第一次,可以「讓中國選手乖乖站著聽完國旗歌、看奧會旗升起」,多年的複雜情感,就此引爆。

由於這場比賽的最後關鍵決勝分,是由場外裁判判定台灣隊李洋擊出的球在界內、台灣得分,但中國隊不服,主張球以出界,向主審提出挑戰,以鷹眼判定是否出界。鷹眼判定結果出爐,這球「in」(界內),也宣告了台灣正式拿下羽球男雙金牌。

許多網友截圖這鷹眼判定「界內」的一瞬間,宣稱「不如這做台灣的新國旗吧」、「以後金牌升這面旗吧」,一夜之間,相關圖案迅速被做成紀念衣、卡套、徽章、背包,第二日開始更出現抹茶蛋糕(剛好與羽球場綠白相間的底色相同)、建築草圖、床套等周邊產品,甚至有人已經向政府提出商標註冊申請,民眾沸騰情緒,可見一斑。

除了羽球男雙造成的「新國旗」旋風之外,藝人小S、魏如萱疑似因替台灣「國手」加油,而遭受到來自中國廠商、網友的壓力,也讓台灣社會議論紛紛,但並未脫離以往「兩岸國名角力」的格局太多,不在話下。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社會在本次奧運的「抗中」民族情感裡,隱含著一股「中國網友會網暴輸球的選手,我們跟他們不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對落敗的選手特別好」的較勁心理。

其實,持平來說,在台灣過往國際競賽的紀錄中,許多吞敗的選手(尤其是棒球)同樣會遭到自家球迷無情出征、攻擊,以過往記錄來說並沒有真的比對岸網友好上太多。

但在這屆奧運中,因為社群媒體的即時效應,當眾人發現「中國網友辱罵輸球選手」的程度實在太令人不忍,轉而告誡自家同胞「不可以跟他們一樣」,兩岸競爭心理意外化成「(要求自己)諒解選手」的文化,也是此次奧運中,特殊的台灣民族情感現象。

讀者評論 32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台北隊……
    唉。

  2. 大陆部分的文字功底还需加强。

  3. 真的好无聊 毁灭吧

  4. 看见微博中的网暴行为…唯有羞愧…只是无料香港民众对中国队的恶意已至此程度…唉:((…

  5. 香港跟台灣那部分基本上身同感受
    而中國那部分,從香港角度來看也是的
    當然實情/多少落差要靠牆內網友再”double confirm”/澄清一下 lol

  6. 问题是这篇并不客观地在于,中国网友并没有辱骂和网暴输球的人,只要打开他们的微博可以看到的都是安慰和赞美声啊。

  7. 這篇真的梳理的不錯

  8. 這篇總結的不錯,很全面很清晰

  9. 這篇奧運後的報導將多個港台大陸的熱議題材梳理得想當好~

  10. 很简单,为啥网络舆论这么差了?五年前,小学生们都还在用家长的手机,五年后,他们自己有了手机。

  11. 其实写的蛮真实客观的了。算是对奥运期间三地民众观点的一个梳理吧,不偏不倚。

  12. 最近 端傳媒很多文章也以網民言論作切入點,好沉悶。

  13. @恒久一心 我觉得是记者写错了,应该是李洋的回球被判界内,台湾获胜,但中国不服,认为是界外,要求鹰眼裁决。

  14. 中国队的界外球变成界内球,为何等于宣告台湾队拿金牌?逻辑不对吧

  15. 网络酸民四处出征当然有,可是那只是来自大陆的声音的一部分而已,还有一些人的看法是,比赛场上台湾赢或输,美国人赢或输,随便啦。真的,别因为看到酸民,就觉得自己被攻击或者被敌视了,台湾,还有美国,真没那么重要。

  16. 作為台灣人,對於最後三段有種尷尬又莞爾的感覺哈⋯

  17. @Rogersy 沒有人格?你說的是四處出征的玻璃心小粉紅?😂

  18. 没有人格哪来的国歌格,太可笑了,规劝台湾那群绿洗洗睡吧,梦中啥都有

  19. 我们觉得是问题的事,正是领导觉得开心的。

  20. @Prisoner
    可以考慮聽下榮光的普通話版,多一些寄託,受壓迫者的苦難,本應該是相通的。
    因為並非相關專業人士,覺得即使看比賽亦體會不了其中精妙,所以我一貫對任何運動比賽毫無興趣。不過亦虧得近幾年香港普遍產生的一種共同情感,有機會同朋友一起看幾次中共國失獎牌。總之,奧運能盡快過去也減緩了話題疲勞。

  21. 其实这一届奥运,我真的没有怎么去关注的;原因无他,我已经不再看中国队的比赛了。
    以前我也会追央视的转播,但我最终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央视会有选择性地转播。我一度喜欢足球,但却看不到央视转播任何异常奥运会男足的比赛,仅因为中国国足实在太烂。
    今年随着网络的愿意,我有机会看到艾尔达,看到NBC,转播更多,也更多选择。
    我不管中国媒体怎样追捧自己国家的队员,我也不关心外国媒体怎样报道自己国家的队员;但是关于香港、台湾夺金,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或者就是在经历两年前的那场运动以来,给我最大的改变吧!
    其实在我的内心中,我真的是巴不得中国输光光的,特别是羽球的那场比赛输给台湾,我真心为台湾感到高兴。原因也没有其他,那是因为我真心对香港这片土地的热爱,对台湾这片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给了我更多的感情tou投射。在中国,我是一个政治犯,是一个省一级的维稳对象,我既然都受到这样的对待,凭什么还要求我去爱这个国?抱歉,我真的以五星红旗为耻,以义勇军进行曲为耻。

  22. 前篇接近我的立場,看了舒服。但這篇是我追蹤端的主因。

  23. 这篇好多了

  24. 網友也對自己「鐘意」的中國選手奉…
    寫錯字:鍾意。

  25. 确实比约稿的另一篇好多了。文章并不是因为立场讨喜就可以偏颇。

  26. 文章不错。

  27. 竞技体育本来是修复国家、民族之间关系、感情的最好用的工具,但是这次奥运充斥着偏激、狭隘的民粹主义,以前只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只要你不认同我,我就打倒你,如今“求同存异”的话语已经不复存在了。

  28. 同样是写东京奥运会,同样是在针对体制,但相比之下,这篇比上一篇好太多了。

  29. 競賽選手需要對手來成就自己的技藝,並不是零和遊戲。有時自己最大的敵人反而是敬重的朋友,例如林丹與李宗偉。我覺得能得獎就值得慶賀。缺乏運動精神的金牌,運動員淪為運動機器,愛國行銷工具,沒有真實的價值。

  30. 跟楼下同感

  31. 因为收回台湾是打破第一岛链的第一步……其实我倒不觉得PLA会因为民族情绪打台,虽然粉红脑子不好,但是上面对此只是利用,要真把这个当成开战理由可能性不高。
    第二个是意识形态问题,你看虽然美国对古巴没什么军事上的顾虑,但是也总是个“意识形态敌人”社会主义国家,而很难去主动把他变成盟友。
    第三就是历史的延续,很多大陆人都认为台湾问题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内战问题的延续,是最后一块未解决土地问题,所以有些人认为攻台只是内战的延续和终结,不存在什么不正当性。

  32. 此文写得比较中肯,大致符合事实,我对里约奥运会有些淡忘了,实在是近年来drama的新闻太多,记忆容量不够。其实一直想不明白大陆收复台湾的执念,首先从国际局势看很难成功,其次即使“不惜一切代价”成功了,也是结下数代深仇,很可能比香港还要糟的多。但愿中共的所谓收复只是糊弄糊弄本国人民的吧。台湾和香港离开中国太久了,根本没必要非视为中国人,愿回归就回归,不愿也无所谓,说不定还能多两个友邦,何必搞成现在大家都跟乌眼鸡似的。真是很担心北京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