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風物
深度解析影視、文藝、生活現象,讓文化流動打破地域與領域的阻隔。
愛慾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Nicole Pun的女同志影像
「是的,在女同志性事上,手都很重要。」
【女性主義的具體生活】給國二學生的回信:不論性向,喜歡是一種美好的情感
愛情是一種經歷,無論是否真的可以擁有,它都只是讓我們踏上不同人生的要素之一,不是全部。
中國90後紀錄片導演李維:「大家好像都羞於談影響社會的理想了。」
在大陸,大部分觀眾的提問集中在片子的藝術和技巧,話題鮮有觸及塵肺病背後的社會問題、體制問題。
評論|
李立峯︰由公共服務廣播到國家廣播——從香港政府廣播牌照中期檢討談起
在今天的媒體生態中,利用面向大眾的廣播機構來進行促進國家融合和國民身分的工作,有效嗎?
台北大空襲電玩以外的歷史(上):「二戰誰來炸台灣」實為敘事之爭
「所有戰爭都會打兩次,第一次是在戰場上,第二次是在記憶裡。」
內地來港青年:直到2019運動爆發,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成了「香港人」
正是在運動中,這種身不由己有點像墮入愛河:不管我樂不樂意,操持什麼語言,外人怎麼評價,我無法否認自己已經是香港人了
張婉婷遭人格謀殺?「人血饅頭」與「張大盜」,崩壞的集體情緒如何修復
Mirror演出意外令後2019集體政治能量避風港的粉絲文化倍遭打擊,情感能量隨即流向香港電影,直至今次失控的謾罵和攻擊
張婉婷與港產片軒然大波:當香港人(只能)在電影裡追求公義
短短幾日,張婉婷從交出真摯作品的導演,變成販賣少女青春、吃人血饅頭的魔頭;也因加盟「說好香港故事」再多一個維穩導演的罵名
七問《給十九歲的我》爭議:世代、權益、教育和紀錄片倫理
一部紀錄片的程序及拍攝倫理引發全港討論,紀錄過程中哪些環節不應忽視?如何進入學生的世界,互相理解?
你看到的韓劇是韓劇嗎?當美國Subway與台灣味全乳酸菌成為「浪漫」代名詞
這幾十秒人生跑馬燈不僅反映了亞洲地緣政治、國際串流趨勢和快速變遷中的全球娛樂產業版圖,更是百年置入行銷史中全新一頁⋯⋯
2023台北國際書展:總統級關注可以阻止出版產業下墜之勢?
本屆書展主題是「閱讀的多重宇宙」,但我們的書業有太多破洞及漏隙需要修補,否則這宇宙只會一直萎縮衰落下去⋯⋯
為什麼「goblin mode」不是「躺平」?當「年度詞彙」來到華文語境
中國的問題西方也有?哥布林模式出自當下網絡文化的個人主義、虛無和享樂意識;躺平要回應的,則在中國語境才有?
1
...
38
39
40
...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