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氣候正義
花蓮堰塞湖災後:志工清淤如潮,「防災總署」呼聲再起|Whatsnew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兩週後,志工湧入災區清淤,政學界再度呼籲建立「防災總署」,檢視台灣多頭防災體系的斷層。
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Jane Goodall逝世,享年91歲|Whatsnew
她用一生改寫了人類對黑猩猩的認知,也重新定義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五問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壩:山谷裡的不定時炸彈,為何終究引爆?
從7月崩塌成湖到9月溢流潰壩,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難如何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
花蓮光復現場: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的那一日,他們為何沒走?
紅色警戒響起,水聲逼近,為何他們仍未離開?
實現持久氣候公正必須改變系統:訪全球最大氣候網絡CAN International掌門人塔斯尼姆·埃索普
六年前,她臨危受命成為這個老牌「中間派」氣候網絡的掌門人,從此把它帶上一場轉型之旅。
西伯利亞不冷、北京難溜冰、佛州降雪:24-25北半球冬季極端天氣|Whatsnew
北半球各地今冬的天氣呈現不同的異常面貌,不少研究指氣候變化對此有重大影響
COP29氣候大會要點速覽:如何籌錢引爭論,遠離化石能源目標受阻|Whatsnew
在資金之外,從化石能源全面轉型的議程同樣步履維艱
暖化會改變颱風生成位置和路徑嗎?颱風怎麼不來台灣了?
以西北太平洋海域為例,颱風生成位置可能偏北,個數減少但強度增強,路徑部分則是往北移動機率相對提高。
更高的海溫,更強的颱風,和更難以估量的氣候災害|數洞
極端暴雨災害不再只是偶然。
從圍湖造田到退耕還湖,洞庭湖團洲垸村民的湖邊人生
「我們的生活又要從新開始。」
洞庭湖堤垸決口,堤壩建設受考驗,「圍湖墾田」由來已久|Whatsnew
雨帶將在淮河的南北支流間擺動,淮河流域的防汛形勢目前不容樂觀。
橙危機?荔枝危機?氣候變化影響2024年水果供應|Whatsnew
水果的全球供應鏈在氣候危機面前也頗為脆弱,甚至直接影響到了連鎖快餐店的橙汁菜單。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