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Jane Goodall逝世,享年91歲|Whatsnew

她用一生改寫了人類對黑猩猩的認知,也重新定義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
英國靈長類動物專家 Jane Goodall 在美國加州逝世,享年91歲。圖為 Jane Goodall 於2024年10月18日在巴黎與她的吉祥物「Mister H」合影。攝:Joel Saget/AFP via Getty Images

端傳媒 10 歲了!一路走來,我們始終相信,有些故事必須被說出,真相需要被守護。這十年的堅持,來自讀者的信任與支持。未來的每一步,我們仍需要你同行。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一起訂閱守護獨立報導,讓真相持續被看見。

英國靈長類動物學家、環保運動先驅 Dr. Jane Goodall 於當地時間10月1日在美國加州逝世,享年91歲。Jane Goodall研究所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聲明確認了這一消息,稱 Goodall 因「自然原因」(natural causes)逝世。當時古德正在美國進行演講巡迴活動。

「Goodall博士作為動物行為學家的發現徹底改變了科學界,她是保護和恢復自然世界的不懈倡導者,」研究所在聲明中表示。

改變科學史的年輕女性

1960年,26歲的Jane Goodall帶著筆記本、望遠鏡和對野生動物的熱愛,進入了坦桑尼亞的貢貝溪國家公園(Gombe Stream National Park)。當時的她沒有大學學位,也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科學訓練,只是一名秘書。但她用她獨特的研究方法,開創了靈長類動物學的新紀元。

在著名考古學家Louis Leakey的支持下,Goodall開始了對野生黑猩猩的長期觀察研究。由於當地安全規定,她的母親陪同她一起前往。兩人都曾感染瘧疾,黑猩猩一開始也不斷逃離,但Goodall沒有放棄。她用香蕉吸引牠們,安靜而尊重地接近。

幾個月後,Goodall做出了改變科學史的發現:她觀察到一隻被她命名為「灰鬍子大衛」(David Greybeard)的黑猩猩從樹枝上剝下葉子,然後用它從白蟻丘中釣取白蟻。這意味著黑猩猩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

當時,製造工具被認為是人類獨有的特徵,是區分人類與其他動物的關鍵標準。Goodall的導師Leakey在得知這一發現後說:「我們現在必須重新定義工具,重新定義人類,或者將黑猩猩納入人類範疇。」

1979年,Goodall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直接改變了人類對黑猩猩的理解,甚至改變了人類的自我認知。Goodall記錄了一場震撼學術界的事件:70年代中期,剛果兩個原本統一的黑猩猩群體分裂為兩個敵對陣營,並爆發了持續四年的暴力衝突。這場被稱為「貢貝黑猩猩戰爭」(Gombe Chimpanzee War)的衝突中,所有南方Kahama群體的成年雄性都被系統性地殺害。這是人類首次觀察到野生黑猩猩之間有組織、有計劃的致命攻擊行為。

1974年,Jane Goodall 在戶外觀察非洲狒狒。攝:Fotos International/Getty Images

打破科學界的性別藩籬

Goodall的研究方法在當時極具爭議性。她給黑猩猩取名字而不是編號,她談論牠們的情感、個性和家庭關係,她在牠們的棲息地中蹲點而非遠距離觀察。這些做法違反了當時科學界的「客觀性」準則,被許多人批評為過於「主觀」和「擬人化」。

但Goodall堅持了下來。她的研究揭示了黑猩猩的複雜社會結構:牠們會親吻、擁抱、握手,會拍背安慰彼此;牠們能夠表現出愛與利他主義,但也能夠殘酷和暴力,甚至會發動類似戰爭的集體衝突。這些發現模糊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界線,深刻改變了人類對自身在自然界中位置的理解。

1962年,在Leakey的幫助下,Goodall獲准進入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這在當時極為罕見,因為她甚至沒有學士學位。1965年,她登上《國家地理》雜誌的電視特輯「Miss Goodall and the Wild Chimpanzees」播出,Goodall 成為家喻戶曉的科學明星。

Goodall的成功為女性進入STEM領域鋪平了道路。根據Jane Goodall研究所的數據,從1970年到2011年,STEM領域中女性的比例從7%上升到26%。她向世界證明,科學不是男性的專屬領地,而熱情和耐心可以彌補學歷的不足。

從科學家到保育鬥士

1986年,Goodall參加了芝加哥的一場黑猩猩研究者會議,這次會議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她得知野生黑猩猩正面臨偷獵和棲息地破壞的威脅,許多黑猩猩被用於醫學實驗。

「我感到震驚和悲傷,」Goodall後來回憶說。從那時起,她將重心從田野研究轉向保育倡議,每年有近300天在世界各地旅行演講,為黑猩猩和環境發聲。

1977年,她創立了Jane Goodall研究所(Jane Goodall Institute),支持貢貝的研究工作,並在全球有19個辦事處。1991年,她啟動了「根與芽」(Roots & Shoots)計劃,通過教育青年和社區來保護和尊重自然世界。該計劃至今已遍及全球多個國家,影響了數百萬年輕人。

進入晚年,Goodall依然活躍在環保第一線。2019年,她在接受採訪時警告氣候危機的緊迫性:「我們正處於一個必須採取行動的關鍵時刻。我們的星球面臨危險。我們還有一個時間窗口,我相當確定我們有。但我們必須立即行動。」

2022年,她甚至與蘋果公司合作,鼓勵用戶回收設備以減少碳足跡和不必要的礦產開採。「是的,人們需要賺錢,但在不破壞地球的情況下賺錢是可能的,」她當時表示。「我們在破壞地球方面已經走得太遠了,這令人震驚。」

著名靈長類動物學家Jane Goodall 博士。攝:Jane Goodall Editions/Europa Press Reportajes/AP/達志影像

榮譽與遺產

2002年,Goodall 被任命為聯合國和平使者。她被授予英國女爵士(DBE)頭銜,成為世界未來委員會的榮譽成員,並在非人類權利項目(Nonhuman Rights Project)的董事會任職。

2024年10月,Goodall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了「歷史性演講」,傳遞了關於保育的樂觀信息,強調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教育青年和社區來保護和尊重自然世界。2025年1月,她獲得美國總統拜登頒發的總統自由勳章——這是她生前獲得的最後一項重大榮譽。

在她童年時,Goodall曾因為迷戀《泰山》而夢想去非洲與動物生活。「我非常嫉妒泰山的珍,」她在1990年的採訪中說。「我覺得她是個弱者,我會是泰山更好的伴侶——這是真的,我會是。」

評論區 1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