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氣候與環境
台積電為何要走出台灣?「護國神山」的能源困境
供養「護國神山」有其代價。一個台灣究竟能容納多少晶圓廠?
總編周記:世界的台積電,以及「高端科技」的神話
端的台積電系列,說的是隱身在複雜芯片製程後面的,台積電真正的「法術」。
我是一粒移動的大花生——野猴生態調查員的山野行
「在香港保育猴子,實際是替牠們絕育。」
基孔肯雅熱疫情在佛山:一場蚊子引發的愛國衛生統一運動
過度的防疫喚起了不少人們熟悉的、受創的新冠記憶。
台灣第二波大罷免:七藍委守住席次,核三重啟公投遭否決|Whatsnew
藍營複製726第一波罷免投票的戰果,七位藍委全數保住職位,宣告公民團體發起的全台罷免行動全面失利。
從核四到核三:十年三度公投,台灣核電爭議為何難解?
核能並非台灣主要發電來源,為什麼核電仍持續成為台灣社會爭論不止的話題?
看起來「優良」:中國寬鬆的空氣質量標準掩蓋了哪些問題?
十年治理期間,PM2.5濃度在下降後出現反彈,部分城市臭氧濃度升幅過半。
評論|
我在日本修房子:以傳統技法修葺一間能夠塵歸塵、土歸土的老宅
很多現代化的建材終將成為世代相傳的垃圾。這令我們更加執著地,堅持修葺房子時只採用傳統天然物料。
基孔肯雅熱疫情在中國廣東暴增,防疫措施引發「清零記憶」|Whatsnew
廣東省出現大量基孔肯雅熱病例,已超過七千人染疫。
香港連日暴雨,年內最多黑雨警告及八月單日降雨量等打破紀錄|Whatsnew
極端天氣逼近,「比這場更大的暴雨會幾時(發生)呢?這個就沒辦法預測。」
跨洋的地震「預言」:當日本的末日想象撞上香港的風水文化
這類「非正式資訊」通常會承擔一種社會功能,即表達社會的集體情緒。
中國北方強降雨引發山區洪災,至少40人死|Whatsnew
氣候變化下,北方的防洪能力受壓,涉災新聞的真實性惹質疑。
1
2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