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身體自主
書評:科學與知識生產,在認知月經上有什麼偏見?
在生育權利和生育正義尤為重要的今天,我們需要開始反思這些偏見。
她們剃了寸頭:「我有不美的自由」
脫美役的重點在於脱「役」。
一個跨女的外型焦慮︰我符合社會對性別的期望嗎?能成為所追求的女生模樣嗎?
我寧願你叫我「八婆」,也不想你叫我「靚仔」。
評論|
跨性別與順女對談:公共衛生間的恐懼和尷尬中,我們究竟在爭吵和爭取什麼?
公共衛生間是一個怎樣的空間?順性別女性和跨性別者在其中分別有怎樣的經歷?
是她、他,還是Gender X?一張證明不到跨性別人士身分的香港身分證
「這些事牽涉到我們的生活,長遠點講,是我們的青春、生活質素。」
跨性別女性在中國:當「妳」只被允許成為「你」
「你還會自殺嗎?」「你還想做女孩子嗎?」在矯正中心過了大半個月,她學會了僞裝,機械地回答「不會」「不想」。
美國中期選舉前瞻之三:經濟﹑墮胎﹑槍枝暴力--哪項重大議題能有效催票?
美國人逐漸從墮胎權轉而關注經濟問題,而這正是民主黨的弱點。
生不出男孩的小鎮女人:我後悔生二胎,更後悔嫁到這個家
「那時候我確實希望二胎是男孩......我想,只要生個男孩就結束了,就好了。」
對談:女性身體自主權與法律體制局限
當政府干預和個體決定產生衝突,在公眾和私人領域被拉扯不斷的女性身體,應該如何自處和捍衛自己的權利?
在台灣,這些人工流產的故事不能說出口
多年來,台灣年度人工流產人次屢屢高於出生人口,不開放的社會氛圍卻始終讓人無法說出自己的經歷。
胚胎的政治:墮胎議題是如何分裂美國的?
墮胎權牽涉的問題,比「胚胎是否有生命」要廣泛得多,包括了甚麼是家庭﹑母職﹑女人--以及,誰才是真正的「美國人」。
羅案推翻之後:在自由派的泡泡裡,思考失去墮胎權後的世界
「我小學的時候,都不敢相信到了我三十多歲的時候,世界第一的國家會不讓墮胎。」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