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黎蝸藤:對歐洲軟硬兼施,美國爲何仍在輸掉針對華為的戰爭? 德國和歐盟的表態,已基本宣佈美國在歐洲戰場上的失利。無疑,德國和歐盟還可能「變相」地部分滿足美國的要求,但基本已經不可能完全把華為排除出歐洲5G市場。
評論|「捍衛學術自由」還是「邊緣人出局」?荷蘭萊頓大學停辦孔子學院風波背後 孔子學院在應對海外輿論質疑時顯示出的疲憊和無奈,一定程度上來自於孔子學院自身運行模式的某種曖昧屬性,但更與支撐著它的中國政府在海外輿論中的形象密切相關。
波蘭紀行(上):抱着貓的右翼男人,破碎的和解夢想 先是華里沙的團結工會,接着換成共產主義執政黨的克瓦希涅夫斯基,然後是卡欽斯基兄弟與和唐納德·圖斯克大戰三個回合。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而「波蘭政治的特色就是人們會很快拋棄舊的英雄。」
評論|楊路:歐洲的兩難——維護市場競爭還是與中國舉國競賽? 歐盟面對中國的兩難選擇,正是當前國際經濟體系的一個寫照:經濟玩法越來越「例外」的中國,即使本身沒有顛覆國際經濟體系的意願,但正在迫使西方作出必要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