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幾枚指印裡,印尼海外選民如何回望家鄉? 有人投給佐科威,有些投給普拉博沃,有些人甚至沒有投票權。人在異鄉的印尼選民秀出沾有紫色墨水的手指,和我們聊聊選戰中的宗教、政治、經濟、假新聞議題,對國家的批評與盼望。
東京大學入學致辭:年輕人,等着你的,是一個無論如何努力也得不到回報的社會 等待你們的,是與至今為止所有理論都不相符,不可預測的未知世界。一直以來,你們都在尋求有着正確答案的知識。從今以後,等待你們的,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世界。
評論|「自由紅利」、創業菁英與福克斯之友:美國華裔總統參選人楊安澤競選側記 在現今身份政治無處不見的美國,楊安澤把目光投向經濟轉型對於全社會的影響,而不是着力強調特定社會群體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所以很多網民都稱他為美國政治混沌中的「一股清新空氣」。
重溫革命:巴勒斯坦公民抗爭的光輝與衰敗 在以色列大選前夕,端傳媒專訪巴勒斯坦抗爭領袖拉娜·艾雅斯,回望巴勒斯坦31年前公民起義的光輝,細數源於社會基層的抗爭如何在地緣政治角力和以巴兩國政局動盪中漸漸被遺忘⋯⋯
評論|杜卿:複雜多元的黃馬甲運動,折射「馬克龍主義」的失敗 馬克龍的話語充斥着管理學特別是人力資源術語,完全是透過一種經濟理性去看待世界的方式。而黃馬甲們所拒斥的,正是這樣以效率回報等為中心的冰冷理性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