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英國脱歐困局——發現誰在裸泳的時刻

我始終認為,一開始把脱離歐盟這個概念當作選擇,或者說政治砝碼擺在大眾面前就是一件非常不負責任的事情。
2018年11月25日,英國首相文翠珊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出席歐洲理事會特別會議。
英國脫歐 英國 政治

【編者按】有話想說嗎?端傳媒非收費頻道「廣場」歡迎各位讀者投稿,寫作形式、立場不拘,請來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讀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文翠珊(Theresa Mary May)在週一宣布推遲本該在週二進行的脱歐投票,這一舉動等於承認了她無法在議會得到多數支持的事實。週三,保守黨下議院後座「1922委員會」宣布得到了大於48名,即15%議員的聯署,啟動黨內對文翠珊的不信任投票。幸運的是,文翠珊在週三晚間進行的投票中得到多數同僚的支持,以200對117的票數獲得連任。這意味着,文翠珊在今後一年內都不會再次面對黨內不信任投票,這給了她安穩度過脱歐時期提供了條件。但是這一動議本身就透露出了文翠珊當前岌岌可危的政治地位和四面楚歌的執政窘境。

英國議會很快將進入聖誕和新年休會期,脱歐草案的投票預計會在一月中旬進行。那麼,如果在這期間文翠珊依然無法得到需要的320票,她將面臨什麼呢?

如果她以較小的票數劣勢失利,她可以選擇和布魯塞爾再次談判,要求修改草案當中的部分條款,然後再把草案帶回倫敦投票。但是愛爾蘭邊界問題無解,強硬脱歐派,蘇格蘭等各方的利益相互衝突,大幅度提升票數難度很大。

如果文翠珊在投票中遭遇慘敗,那麼她面臨的情況會艱難的多。如果得到議會首肯,文翠珊可以再次發動脱歐公投,或者按照12月10日歐洲法院的裁定,撤回脱歐決定。但是目前顯然這些選擇都不在選擇內。文翠珊還可以再次選擇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大選。但是同樣,在2017年她此舉失利,丟掉議會多數後,這個選擇也不是什麼健康的選擇。

雖然文翠珊從黨內不信任投票中存活,但是反對黨依然可以發起對她的不信任投票,然後重新舉行大選,但是保守黨目前作為議會最大黨,顯然不會同意。反對黨還可進行人民投票,進行公投來決定草案是否通過。這個選擇看起來很合理,公投決定是否脱歐,公投決定如何脱歐,可是,嘗過脱歐公投苦果的政治精英們,也不太可能再次選擇冒這個風險。文翠珊還可以向歐盟要求延長談判期限,這需要27個成員國的同意,歐盟不願意看到英國舒服脱歐,對再次談判興致不高,除非英國在談判籌碼上作出讓步,不然要他們鬆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如果所有替代選項全部失效,那麼英國就要面臨在3月無協議脱歐的現實。這也就意味着,三個月多月後,英國和歐盟之間就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一般規則交往,之間再無更加親密的關係。

我們一面因為具體議題操作的複雜性和現實性為他們的現狀感到擔憂,另一面也要看到他們在難以前進的問題上大膽的探索精神和充分利用制度解決難題的勇氣。

以上所有的事情分析之後,我們似乎必須要討論,到底是什麼讓英國走到今天這一看似無路可走的境地的。

我始終認為,一開始把脱離歐盟這個概念當作選擇,或者說政治砝碼擺在大眾面前就是一件非常不負責任的事情。卡梅倫為了加大自己在當時選舉中的勝選概率,承諾如果勝選就進行公投。但是他和他的內閣對公投的進行和公投結果可能帶來的影響完全沒有預想,後來很多動作都表明他們沒有認真認為脱歐是一件視野內會發生的事。但是世界的奇妙之處就在於不可預測性,脱歐支持者在公投中佔了51.9%。卡梅倫隨後辭職,把攤子交給文翠珊,也因此文翠珊的執政合理性曾經也引發過討論。

如果當時保守黨能夠更加冷靜一些,長遠一些,對人民的觀察更加細緻一些,這幾年英國的混亂可能就不會發生。本週有人逮住卡梅倫問他是否對當時的決定後悔,他沒有回答,關上車門而去。我想他是後悔的,而且可能是在不得不進行公投的那時就後悔了,可是機制運行和國家機器都不能倒轉,政治家在公眾面前作出的承諾一定會有人記得,人民投出的票也一定會發生作用,從那個草率的諾言開始,英國就在往目前這一地雞毛走去。

公投是不是解決公共事物的一個好辦法,說法非常多,爭議也不少。最大的問題在於對於公投事物本身的理解程度和信息對稱/透明度。

我認為,公投在制度上是沒有問題的,不管是參與式民主還是審議式民主,都需要把人民意志放在首要位置考慮,因此由人民投票來決定人民問題這個原則是不存在錯誤的。而問題第一在於如何進行這個制度操作。是否可以在公投之前給出足夠的信息,或者是否可以給選擇作出註解,這些是政治家需要去考慮的。第二個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能不讓公投制度成功政治家手上的紙牌。不管是卡梅倫承諾勝選進行公投還是蘇格蘭把獨立公投當作籌碼,都是在把人民選擇放在政治輪盤上,這和公投應該顯示的意義是相悖的。

英國的議會制民主在設計上是非常精巧的,在操作上也是流暢的,因此英國在國際政治探索上始終都是走在前端的。我們一面因為具體議題操作的複雜性和現實性為他們的現狀感到擔憂,另一面也要看到他們在難以前進的問題上大膽的探索精神和充分利用制度解決難題的勇氣。能夠給人民公投機會選擇是否獨立,是否脱歐這件事本身就已經足夠讓人為他們對政治體制的自信和制度運行的順暢而驚歎。

有外媒報導文翠珊會在2022年大選前辭職,她會如何辭職,在沒有議會多數的情況下辭職會不會帶來再一次的政治風暴,我們不得而知。她能不能夠在脱歐問題上找到一條相對較好的通路,我們也不得而知。3月29日之後的英國會如何,我們同樣不得而知。也許到那個時候,潮水退去,我們才能知道誰在裸泳,只是那個時候,裸泳的人已經沒有穿上衣服的機會了。

讀者評論 9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个人觉得脱欧问题不大,不过需要更多时间。

  2. 政府的作用在于维护人民的利益,绝不在于践行人民的意志

  3. 人民意志的荒谬在于,如果人民本身是反民主的呢?

  4. “我認為,公投在制度上是沒有問題的,不管是參與式民主還是審議式民主,都需要把人民意志放在首要位置考慮”
    不敢苟同
    代議政制有代議政制的優越性。代議士若淪為“Gallup Poll machine",只反映選民意願而不作引導及解釋,一味用所謂“選民眼睛最雪亮”就已經夠糟糕。公投更可謂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是上策。
    “Your representative owes you, not his industry only, but judgment; and he betrays, instead of serving you, if he sacrifices it to your opinion.”
    ~ Edmund Burke

  5. 公投制度的核心要素在於,能夠被公投的只能有兩個選項供民眾選擇,但是這顯然不能反映現代社會公共政策的複雜性。民眾有權決定是否離開歐盟,但是如何離開,離開之後保持甚麼樣的關係。這種顯然超出兩個選項的公共辯論,就必須回到代議制的民選議會中進行。並非只是因為議會是由專業的政治精英組成,而且代議制下議會能夠凝聚最大共識本身也是民主政治的一個重要邏輯。將複雜的公共事務完全推給普通民眾,對國家不負責任,也是民主失效的體現。

  6. 對我這個非英籍人來說,英國脫歐就像是過百集的肥皂劇,不知何時才有劇終也不打緊,因為有也可以,無也無妨。(我看了頭兩、三集後,其實很久已沒有追看了。)

  7. 然而民众是否对公投内容有足够了解,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判断公投的内容呢?就像这次的脱欧公投,很多人过后都想反悔

  8. 如何能不讓公投制度成功政治家手上的紙牌
    成功->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