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必考題:民進黨如何維持對美關係?

「從今以後,我們(美方)對『九二共識』的看法,應該較接近蔡英文總統的詮釋:『九二共識』這四個字,它的意義包括『一國兩制』。」
2015年6月3日,美國華盛頓,民進黨蔡英文在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舉行的活動期間發表講話。

編者按:台灣距離2020年總統大選不到九個月,對美國關係是各主要政黨全力經營的區域。接續此前曾刊發國民黨對美關係相關報導,本文綜述民進黨黨、政平台對美關係的起伏現況。

「作為總統,我要告訴大家,台灣不會被嚇倒。」4月16日上午,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與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萊恩(Paul Ryan)、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共同在台北出席印太安全對話開幕典禮,致詞時抨擊中國以武力恫嚇台灣。幾個小時前,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公開表示,國務院批准5億美元對台軍售案,繼續為目前在路克空軍基地的F-16戰機提供飛行員訓練計畫、維護、後勤支援;蔡英文說,美方軍售「來得及時」。4月15日,美國在台協會在內湖新館舉辦「友誼慶祝酒會」,受邀出席的蔡英文致詞時抨擊,「中國近來增加區域中的軍事行動,對台海與區域穩定造成挑戰。」她之後透過臉書強調,國土主權寸步不讓,民主自由堅守不退。

這一段在原本講稿裡找不到的話,一般相信是回應是同一天由解放軍「空警500」、「轟六K」連同一批「蘇愷三十 」及「殲十一」在台灣東部進行罕見的不同機種協同作戰的「遠海長訓」。

解放軍結束了「遠海長訓」後,晚間, 台北101大樓亮起了「台灣關係法40年」的燈光秀,它由中華民國外交部次長謝武樵、徐斯儉和美國慶賀團團長、聯邦眾院前議長萊恩、AIT理事主席主席莫健(James Moriarty)和酈英傑共同點亮。

美國政界、智庫和民進黨政府的關係推上高峰,除了看得見的儀式外,還包括對重大政治情勢認知和解讀上趨於一致。一個重要的例子發生在今年一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表《告台灣同胞書》40週年談話後。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率「兩岸事務訪問團」訪問台灣,隨行人員包括美國前東亞副助卿柯慶生(Thomas J. Christensen)、費正清中心台灣研究小組召集人戈迪溫(Steven M. Goldstein)等知名學者,訪台期間拜會了位於台北的總統府、外交部等官方機構,也南下進行學術交流,並前往高雄拜訪新任高雄市長韓國瑜。

與會人士向《端傳媒》記者轉述,一名美方團員在與台灣高層人士進行其中一場閉門會談時,傳遞了這樣的訊息:「從今以後,我們(美方)對『九二共識』的看法,應該較接近蔡英文總統的詮釋:『九二共識』這四個字,它的意義包括『一國兩制』。」這名美方團員認為,習近平今年初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之後,「九二共識」的原先意義似乎已經不重要了。

2014年9月17日,美國製造的佩里級護衛艦參加了花蓮東部附近海上的漢光演習。
2014年9月17日,美國製造的佩里級護衛艦參加了花蓮東部附近海上的漢光演習。

蔡英文自2016年就任以來,台灣與美國關係快速推進。除了政府外交系統以外,還得力於政黨及政治團體平台。前者包括民進黨黨中央、民進黨駐美辦事處,後者則是由台美人組成的在美獨立組織、老牌獨派團體「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 FAPA)。

「華府第一線,還是要派自己的人」

今年二月中旬,卓榮泰接任黨主席,羅文嘉出任民進黨秘書長,新一屆黨務人事就定位。國際事務部主任林靜儀接受《端傳媒》訪問時說,民進黨長期經營對美關係,近年有了一些突破性的發展,除了川普政府對中國的立場改變,「我們(民進黨)真的很認真在做台美關係。」

「我們(民進黨)對於美國的lobby(遊說)這件事情不是只有最近,其實已經很久了。」林靜儀說在2014、15年,民進黨尚在野,蔡英文回任民進黨主席,邀請曾經在陳水扁政府任駐美代表的吳釗燮(現為外交部長)出任民進黨秘書長並兼任民進黨駐美代表,「吳釗燮擔任秘書長的時候,其實就一直跟美國持續進行lobby——那是非常密切的。」

回顧2011年9月,蔡英文首度問鼎總統,以候選人身份訪問華府,遭美方質疑維持兩岸關係穩定的能力不佳,聲望重挫。隔年總統大選,蔡英文敗給馬英九。2012年下半年,民進黨計畫恢復駐美國代表處,「2012年後來沒選上,那時是國民黨執政,(蔡英文)訪美沒有很成功,」一名當時參與復設民進黨駐美代表處的黨內人士強調,「很多事情其實第一時間(對美方)的說明很重要,那時候就意識到,有必要恢復代表處,人手要增加,讓(民進黨)在美國的政策說明更完整。」

「華府第一線,還是要派自己的人。問題是成立辦公室要有錢,當時我們沒錢啊!」這名人士回憶,2013年,時任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前往美國、加拿大募款,募得一筆經費,才恢復民進黨的常設辦事處,多聘兩名員工,在華府租下小小的辦公室。

2018年1月22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國會山莊。
2018年1月22日,美國華盛頓特區國會山莊。

當時接任民進黨駐美代表處主任的彭光理(Michael Fonte),年少時曾是奉派到台灣農村服務的天主教傳教士,在台灣目睹民主化、解嚴過程,也因傳教需求,習得一口流利優雅的台語,是民進黨對美的重要聯繫。

彭光理近日接受《端傳媒》訪問時指出,1995年起,在野的民進黨開始計畫在華盛頓的聯繫窗口,希望對華府即時傳遞民進黨在台灣的動作、代表的價值、關心的議題。1996年,民進黨在美成立駐美國代表處,直到2000年首度執政,時任總統陳水扁認為已有代表民進黨政府的官方華府窗口,因此關閉了民進黨駐美代表處。

「後來的幾年,台美關係很緊張,」彭光理回憶,最大原因是陳水扁後來拋出入聯公投,加上缺少第一線的窗口說明台北立場,造成美方壓力與緊張,「DC這邊很多人對此不高興,也怕陳水扁此舉影響中美關係。」

民進黨駐美代表處主任的彭光理(Michael Fonte)。
民進黨駐美代表處主任的彭光理(Michael Fonte)。

陳水扁於2000年執政後暫停了政黨辦事處的運作,事後被認為諸多問題都起於這裡。一位黨內人士舉例,當時在野的國民黨、親民黨於2003年間成立駐美代表處,隔年台灣爆發319槍擊案(編者按:2004年3月19日下午,陳水扁和時任副總統呂秀蓮爭取連任時發生槍擊事件,陳水扁與呂秀蓮分別於腹部與膝蓋受槍傷),國親駐美代表處集結泛藍在野勢力,發動一份厚達20多頁、名為「子彈門(Bulletgate )」宣傳,雪片般飛向華府行政部門、國會、以及各大智庫,這些讓民進黨「無法及時解釋」的指控和資訊,重傷扁政府與民進黨在華府的形象。

「美國一定會問你,為什麼民進黨選得那麼差?你叫他(美方)去問官方駐美代表處,他們也不便代民進黨回答。」

「 第一次執政,我們廢掉(駐美辦公室),2016年再次執政,我們就不要廢掉它,要繼續維持著。」前述不願具名的民進黨人士觀察,過去民進黨吃過對華府溝通不良的苦,「子彈門」等事件歷歷在目,雖然川普執政之後,美方把中國視為威脅,目前民進黨政策較符合川普政府對中國的戰略;但他同時強調,除了大環境對民進黨較有利,在民進黨執政之後,代表黨的駐美代表處,還是發揮諸多功能。一名長期參與民進黨國際事務的資深黨工也強調:「黨務歸黨務,政治歸政治,執政以後,還是要有黨對華府的窗口。」

最近的例子便是民進黨去年九合一選舉大敗,「美國一定會問你,為什麼民進黨選得那麼差?你叫他(美方)去問官方駐美代表處,他們也不便代民進黨回答。」前述人士解釋,駐美辦事處能代表民進黨,第一時間對美說明大敗後的合理解釋,提出未來要採取何種策略因應2020總統大選,「我們會告訴美方,敗選是綜合性原因,比如改革得罪很多人、公投題目設計對民進黨不利、假新聞充斥等等,讓美方比較完整了解,敗選是很多原因累積,更不是只有『兩岸關係』這因素。」

2013年,彭光理接掌重新開張的民進黨駐美代表處,現年高齡近80歲的他,帶著兩名辦公室同事在華府奔走,頻繁穿梭美國國會、政府單位、華府智庫,針對台灣政界發生的重大事件,第一時間提供民進黨的說法,解釋決策背後的價值觀與想法,以及未來的做法。

努力有了成果,2015年中,二度競選總統的蔡英文再度訪美,在民進黨駐美代表處的協調與溝通下,不但扭轉了上回訪美的尷尬處境,還進入白宮和國務院,獲高規格待遇。2016年,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

「我不認為美方有所謂的『偏好人選』,但會想要了解黨內初選的民主程序是什麼?」「更重要的,不是各政黨提名誰?而是總統候選人的政策是什麼?會不會影響台美關係?」

「讓華盛頓知道民進黨在想什麼、讓民進黨知道華盛頓在想什麼,就是我們現在做的事。」談到美中關係近期的轉變,彭光理同樣認為,川普政府與中國緊張升高,能為美台關係創造更有利空間。

今年是台灣選舉年,他指出,民進黨駐美辦事處的工作重點是精確對美傳達黨內的重要資訊、思考脈絡和即將採取的做法,他舉例,前行政院長賴清德近日挑戰蔡英文,宣布參加黨內初選、角逐下屆總統候選人,美方雖對賴清德較不熟悉,但同樣感到驚訝。

「我不認為美方有所謂的『偏好人選』(指民進黨總統候選人),但會想要了解黨內初選的民主程序是什麼?」彭光理觀察,美方態度是:「更重要的,不是各政黨提名誰?而是總統候選人的政策是什麼?會不會影響台美關係?」

立法委員林靜儀。
立法委員林靜儀。

美、日、歐——必打的國際外交仗

林靜儀指出,民進黨駐美代表處接下來會負責舉辦智庫座談,或舉辦對美的相關連繫、會談。台灣部分,今年是選戰年,重要動作之一是維持與包含美國在內的各國議員、友台團體的交流。此外,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或林靜儀自己可能「再跑一趟美國」,促進與台僑的溝通。

「很多台僑對我們(民進黨)很支持,但是我們國家有一個問題就是:不像日本有NHK,幾乎你在所有國際媒體都看得到;在國外你要看到台灣相關新聞,就我所我知道的,好像只有中天。」林靜儀解釋:「台僑其實看的就是幾個特定的節目,但這些特定節目沒有真的、完全傳達我們執政黨的努力——無論是台美關係、台灣政府對國際地位的努力,或與台灣主權定位的相關的法規、政策。」

她憂心,台僑恐怕逐漸無法獲得台灣正在發生的確切資訊,因此,民進黨的溝通作業就更重要。「事實上,很多美國台僑會協助我們,他們也是很重要人脈,不論科學界、醫界或商界。」一般認為,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已經是很強大的在美台僑組織;對此林靜儀說:「當然FAPA是一群,但我們不能只有FAPA這一群。」

「像我這三年跑了紐約CSW(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周邊論壇),認識了一群是在紐約台僑第二代的年輕女生,她們談到對台灣的認識、對台灣主權的想法,或是倡議的行動跟模式,都和過去我們的前輩不太一樣。」她亦思考,對於這群海外的ABT(American Born Taiwanese,在美國出生的台灣人),民進黨應持續不斷溝通、讓他們了解台灣年輕人的想法,甚至,早在2016年,林靜儀就和在美的一群年輕台裔女孩談過如何展開合作。

合作什麼呢?「一定要想辦法去找關注台灣議題的社團。」她強調,台僑的ABT身份,比台灣人更有機會進到聯合國的官方會議;當台僑以台灣人的骨幹成立社團,甚至以美國人身份成為某些團體的領袖時,就有機會進到某些會議裡,幫台灣發聲。

談到選戰年的民進黨國際事務佈局,林靜儀也說,不會把國際事務的重心完全放在美國,例如對日本、歐洲,都是必須打的國際外交仗。2018年,第71屆世界衛生大會(WHA)揭幕時,林靜儀以台灣NGO代表身份進入大會旁聽,她佩上有台灣字樣的胸章,遭中國代表抗議。當時她當面回嗆對方:「你連這種東西都有意見啊?」

「你(中國)為什麼不讓台灣進去(國際組織)?」「台灣必須在國際正面敲門,而且一定要敲。」林靜儀比喻,台灣敲門了幾十年沒成功,不一定要繼續敲眼前的門,「你要從別的路走進去,要從別的窗戶跟人家揮手,讓別人把窗戶打開、和我們變好朋友之後,我們的朋友可能願意來幫我開前門。」那麼,國際現實主義架構下,台灣憑什麼讓各國願意交朋友?她指出,台灣一定要把自己放入全球重視的對話脈絡,例如聯合國近年注重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在台灣剛開始被推動,這可能是台灣站上世界舞台、被國際認可貢獻的機會。

今年初,吳迪受邀以視訊對談方式,和台北的聽眾分享FAPA如何進行美國國會遊說。
今年初,吳迪受邀以視訊對談方式,和台北的聽眾分享FAPA如何進行美國國會遊說。攝:陳焯煇/端傳媒

FAPA——對美國會遊說的老字號

回到本文開頭提及今年是《台灣關係法》40年周年,這部法律在1979年立法時,連FAPA都還沒有組成,遑論民進黨。當時在美國的獨派人士,例如「台美協會」董事長彭明敏、「全美台灣獨立聯盟」陳唐山、「台灣民主運動海外同盟」的郭雨新、賓州大學教授張旭成等台獨運動人士,藉著出席聽證會,遊說關鍵議員等方式,大幅度翻轉了原本行政部門的提案,為斷交後的美台關係留下廣大空間。

緊跟著FAPA於1982年成立,民進黨籍前立委蔡同榮和前述的彭明敏、陳唐山等人都是創會要角,日後陸續在全美設立超過40個分會。它和早先各種台獨團體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深度對接美國的政治體制,是一個專注在國會進行台灣議題遊說的壓力團體。

進行國會遊說工作近30年、與FAPA關係密切的台灣人公共關係會 (FAPR,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Relations)執行長昆布勞(Coen Blaauw)接受《端傳媒》訪問時表示,在兩岸於美國進行的「公關戰」裡,中國的「產品」在國會山莊顯得窒礙難行,公關公司因難以推銷這些「產品」而感到窘迫——尤其當國會議員反問起關於西藏、台灣、法輪功、天主教會等議題與中方立場,乃至觸及近日的中美貿易戰,都讓中方遊說人員、替中方奔走的公關公司難以應付。

「我從未聽聞任何國會議員告訴我:『我不支持你們的倡議』。」昆布勞指出,儘管FAPA的預算和人力資源非常有限(編者按:FAPA目前僅有正職員3人),卻有非常好的「產品」:自由、民主、人權價值。他強調,前述價值是台灣價值,同時也是美國價值;FAPA向國會遊說台灣相關法案時,內容與精神多與美國的民主精神相連,不意外地,容易獲得國會青睞。

去年三月,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 鼓勵美台之間所有層級互訪,台美資深、高階官員互訪限制形同解禁,被視為台美關係歷史上大進展。《台灣旅行法》的催生,除了友台議員積極奔走,FAPA組織與遊說社群更是背後默默的一群。昆布勞指出,《台灣旅行法》觸及台灣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企圖,他們甚至建議美國國務院藉此機會告訴中國,川普內閣能在此時訪台。

他指出,2017至2018年間,FAPA亦呼籲美國政府,若中方阻止台灣加入WHA(世界衛生大會),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就該赴台灣參訪傑出的醫療系統與制度;若中方阻止台灣參與ICAO(國際民航組織)的會議,美國運輸部長趙小蘭(Elaine L. Chao)應赴台參訪高鐵系統;若中方阻止台灣參與INTERPOL(國際刑警組織),美方應派出當時的司法部長塞辛斯(Jeff Sessions)訪問台灣。

倡議實務運作上,FAPA是這樣耕耘國會關係的:「每年九月有國會倡議週,我們邀會員參加講座或工作坊,週六、週日活動結束後,週一再去國會議員辦公室拜訪......。」剛加入FAPA將近一年的政策研究員、外交部長吳釗燮之子吳迪說,他最多一天拜訪4名議員辦公室,每場從15分鐘到一小時不等,遊說也有撇步:「見面聊天不超過一分鐘,就要講最重要的議題,我們會準備一頁議題清單——因為美國人重視簡潔寫作、不要落落長——把所有議題列上去,根據議員和助理的興趣,決定議題順序,後面再附上補充資料。」

早在2004年,FAPA就提出《台灣旅行法》的概念,2007再次提出時眾議院表決通過。2018年該法催生過程中,不只FAPA總部員工全員出動,還動員FAPA在美的46個分會以及廣大會員,透過連署信、九月的國會倡議週爭取國會支持。吳迪指出,當時,FAPA由總部收集聯署信,根據郵遞區號去彙整這些信件分別來自哪個議員選區,拿這些聯署信去找國會議員,告訴議員們:「你們的選民有這些訴求。」

同時FAPA也和外交部駐美代表處共同推動促成《台灣旅行法》。「在參議院部分,駐美代表處使了很大的力。」吳迪表示,駐美代表處國會組在國會時間非常長,國會組幾乎每天都在國會遊說。至於FAPA和駐美代表處如何分工倡議工作?吳迪舉例表示,《台灣旅行法》容易觸動敏感神經,駐美代表處一般來說並不會主動推動。「一般是由FAPA提出,台北(外交部)覺得有興趣的話,才會請駐美代表處一起推行。」若有其他議案是美國國會和駐美代表處共同討論的成果,且被FAPA會員高度關注,FAPA總部也會在國會幫忙爭取支持。

他舉例,過去幾年,FAPA持續推動台美建交法案,「民進黨從政府角度可能不會想推,會有些危險,但我們(FAPA)可以考慮倡議廢除一中政策,將『台美建交』改成『挑戰一中原則』,利用這細微差異,凸顯我們的訴求。」「美國不一定要說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但可以用特別語言,比如認知『台灣政府代表民主政體』的客觀事實。」

美國去年期中大選後,數名長期友台議員離開國會,例如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伊斯(Ed Royce)、榮譽主席羅斯蕾緹南(Ileana Ros-Letinen)退休,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及塞辛斯(Pete Sessions)落選,對於FAPA來說,如何爭取更多議員的認同,又是一場硬仗。

「我學習到不要把任何國會的善意視為理所當然。」

長年投入倡議工作的昆布勞感嘆:「我學習到不要把任何國會的善意視為理所當然。」他強調,FAPA永遠在國會裡尋找新朋友,也相信多數國會議員可望支持台灣,但挑戰在於,如何讓這些潛在的支持力量浮出檯面?一邊接觸長期友台議員、近日勤跑參議院的吳迪也說,「丟了蠻多友台議員,真的要重新開始。」至於如何重新開始?FAPA做了準備:「他們(新科議員)可能完全不懂台灣,那可能需要提供一些有關的教育,」吳迪說。

美國總統川普於去年簽署《台灣旅行法》,FAPA日前也宣佈推動駐美代表處正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至於目前推動的進度如何?對此,昆布勞並未正面回應,卻抱持樂觀:「我們有很多手段試圖實現它,但目前無法詳述細節。」

讀者評論 2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台湾的外交,真的不容易,辛苦了

  2. 感謝FAPA,你們是台灣自由之盾!
    那些逢獨必反的就別理了!

  3. 真正客观的文章,不是挑挑捡捡,只挑正面或者反面的讲,只捡有利于文章预设立场的例子来举。就拿这篇来说,仿佛看到大陆随处可见的宣传文风。说实话两岸是否统一我并不真正在意,哪个党胜选我也没有固定倾向。但是,看到这个文章这个评论区,我真的觉得,虽然身处的体制不同,但是盲目崇拜,缺乏理性思维,非黑即白的特性,很多时候倒是挺一致的。

  4. “我们会告诉美方,败选是综合性原因,比如改革得罪很多人、公投题目设计对民进党不利、假新闻充斥等等,让美方比较完整了解,败选是很多原因累积,更不是只有‘两岸关系’这因素。”
    恩,败了都是客观原因。

  5. 辛苦而優秀的台灣外交人員!讚美你們!

  6. 支持端傳媒!但是希望讓更多人看到這樣好的文章,有沒有可能開發讓會員可以分享完整文章或是每個月可以分享一定篇幅文章的機制呢?

  7. 真的很努力,加油!

  8. @新资讯周刊 夾縫求生一點都不難,台灣已經做了70年。發生戰爭以後當然沒問題,因為膽敢武力攻擊台灣 之日,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垮台之時:美日俄印會集體圍毆中國到他垮台為止的,共產黨沒那麼笨。

  9. 海峡两岸如果没有办法以谈判解决的话,等发生战争以后一切都没有啥问题了。夹缝求生对于台湾很难。

  10. 唉呀,回頭看了一下討論,是我歪樓了。但中華民國基於頒布時的「固有之疆域」應該難以解釋成不包括現今被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多數地區才是。
    我想這也是多數傳統獨派對於中華民國「是」台灣的說法認同感偏低之原因。但撇開憲法上領土問題的困境,這也是多數DPP政治人物迫於客觀情勢下比較安全的作法。
    (我純粹就一些事實做討論,沒有要推銷任何東西的意思)

  11. 純粹對一些事實做釐清:《中華民國憲法》為1946年12月25日制定的,不是1936年的《五五憲草》喔。所以問題就只剩當年的「固有之疆域」意所何指?
    中華民國對金、馬地區主權的聲索是顯無疑義的。至於台、澎,端看《開羅宣言》的法律意義為何?又要看「固有」二字在日本簽訂《舊金山合約》之前的意義為何?
    後面這句話是說,《開羅宣言》或能作為日本放棄台灣後歸屬權的交代,但日本實質放棄權利的時間點是《舊金山合約》的簽訂。綜上所述,「固有疆域」的解釋遠重要於「國民大會有沒有納入台、澎的領土變更決議(實際上也沒有)」。
    因此才會有《司法院釋字第328號解釋》的解釋案。

  12. 那些說憲法裡大陸領土的,你們真的讀過中華民國憲法嗎?第四條第一款的固有領土一依據五五憲草可是沒有臺灣省的。

  13. @Encel 不要散播錯誤資訊。無論從《憲法》第4條、「憲法增修條文」第11條或「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條這三大法源,從古至今都沒有提過中華民國領土的具體範圍,根本就沒有刪不刪的問題。

  14. 支持,加油💪

  15. 国土寸步不让,只是未经立法院修宪就擅自删掉了大陆国土而已

  16. 『「後來的幾年,台美關係很緊張,」彭光理回憶,最大原因是陳水扁後來拋出入聯公投,加上缺少第一線的窗口說明台北立場,造成美方壓力與緊張』
    可是民進黨當時已經執政了啊,「第一線窗口」不就是民進黨政府的官方華府窗口嗎?

  17. 文章裡寫了那麼多實質突破,原來叫做畫大餅啊
    重新定義大餅耶,酷。

  18. 這篇很棒,學到很多。

  19. 支持民主進步黨

  20. 畫大餅最強是KMT吧

  21. 民進黨畫的餅有一帶一路跟中國夢那麼大嗎?

  22. 华人政治团体应该向民进党学习从零开始调配资源的能力。PS,楼下以为所有政团都像CCP和KMT那么有钱呢?

  23. 不讲别的,民进党画大饼的能力是真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