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國際
突破地域﹑語言﹑文化疆界,以深刻觀察力關注全球議題。
NBA停賽滿月:「吵雜的美國之聲」何時再響?
這一個月來,美國文化失去了一項「常數」、一道習以為常的背景音。這標誌著疫情對「美式生活」的影響,已經深入根本。
挺過貿易戰和國內疫情,這些工廠卻倒在歐美疫情下
「一個來得快,看誰身體好能熬到天亮;另一個要慢慢治療,不停調整。」
遲緩的反應、緊縮的醫療、臨時的搭建「中央指揮」——西班牙如何深陷疫情
「病毒並非系統性崩潰的原因,而是一個病著的系統的症狀。」
徒步四百里、每天吃一頓:兩個印度工人的封國時刻
移民們一磚一瓦建設了城市,卻始終被認為是「局外人」。而在病毒面前,他們既無法「社交隔離」,也沒有陽台為醫護鼓掌。
疫情讓男性「回歸家庭」後,她們的舊煩惱和新危險
「永遠不要忘記,只需一場政治、經濟或宗教危機,女性的權利就會遭到質疑。永遠不能視女性權利為理所當然。在你的餘生中,都必須對此保持警惕。」
戲院停業之後,我在家溫習了去年的法國電影和凱撒獎
不能去到電影院朝聖,家中安坐也可以與錯過的好片再相遇。因為凱撒獎風波,我仔細看了看這些入圍影片。
奧運政治與日本野心:推遲東京奧運會為何這麼難?
奧運會作為國際主義理想的代言,呈現着與多種政治秩序和意識形態圓融的機會主義色彩;作為一個宏觀而泛泛的概念,不免被各種形態的政治實體利用。
左右之間:楊安澤的2020,如何攪動了美國政治語境
在當今美國政治語境中,楊安澤的競選活動富於新意,是調和傳統左右對立的嘗試。
專訪戴博:中國和美國都把對方最大的弱點當成了唯一
這位前駐華外交官、中國研究學者和《北京人在紐約》的主演認為,中國強調「內政不容干涉」,但真正的超級大國沒有內外之別。
【日本即時】黃金週在即,沖繩、石垣島強烈呼籲民眾「請不要來玩」
本篇報導將持續更新,提供日本發佈緊急事態後的疫情、政治、經濟、社會實況報導。 4月28日更新: 25日,沖繩縣...
在馬來西亞,一場瘟疫打斷了政變
在族群政治升温的大馬,一場政變打亂了防疫,一次聚禮升級了疫情
世界各地的我們,怎樣與病毒共處?
這場大流行病,正在大筆重寫我們的世界。
1
...
131
132
133
...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