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六四」三十五年,記憶的窄門
在這裏,選擇自己閱讀、記憶或紀念六四的方式。
影像:香港23條實施後首個六四,維園歌舞昇平、續辦家鄉嘉年華
「敏感的事情,我們上了年紀便不理會了,買些生活用品較為實際。」
五月香港法庭:47人案、23條首案與《願榮光》禁令等|Whatsnew
「黎智英案」周達權作供;青年被控「侮辱國歌罪」;同志權益案進展;兩人冒認他人取消登記器官捐贈判囚
台灣立法院前線的香港人:聽到「台灣香港化」時,他們的複雜感受
在移居之後的新抗爭裡,在台港人希望其他人想起香港的時候,不只記起現在「黑暗的事實」。
1000xRESIST:給尚未出生的離散華人
她們會想知道為什麼要為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淚流成河,會想在華人社群自我傷害的死循環中找一條出路。
你而家喺邊?英國大選來了,徵集在英港人的投票故事
不論你是為選舉積極了解公共事務,抑或認為不投比投錯更好,我們都想聽聽香港人在新地方對投票和選舉的所思所想。
橫跨20年及多屆政府的香港垃圾徵費計劃,最終為何觸礁?
解說錯重點、未打鐵趁熱、討論氣氛改變……受訪者歸納了徵費實施無期的幾大原因。
香港民主派47人初選案裁決日:一文看現場情況、判詞重點及兩被告脫罪理據
47人中,劉偉聰和李予信被法庭宣判脫罪,律政司下午指將提出上訴。
香港23條立法後首案,包括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等六人涉煽動被捕|Whatsnew
當局指六人經營專頁發布相關鄒幸彤、六四和支聯會等內容,是利用「敏感日子」煽動市民。
異鄉人:在台灣NGO協助孤獨死的港人,我眼中的「客死異鄉」這件事
假設日後我成為了這片土地的移居者,是否意味著有朝一日我會客死異鄉,又要如何規劃可能突如其來的身後事?
評論|
台港「支語警察」辯論,與「華語」的標準化和生命力
標準化在什麼情況下是語言的生命力,什麼情況下會變成語言的孱弱和殘缺?
《九龍城寨》影評:大陸票房報捷的背後,是否真代表了港產片北上「回春」?
《九龍城寨》扛住了港產片在大陸市場的頹勢,靠舊香港情懷還是靠硬功夫?
1
...
19
20
21
...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