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評論
系列
欄目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潘國靈:運動語言之蜘蛛網結
既是時代革命,革命語言也不可缺。層出不窮的運動語言細胞分裂般滋生,蔓延全城,輸出海外。
評論|
鍾劍華:逆轉的香港區選後,各方的政治責任
大部份市民都認為,政府如果不承諾作制度改革,根本就不足以解決香港如何有效管治的問題,也無從平息因此次事件而引發延續至今的政治對立及紛爭。
踰越與隔限:反修例運動中的女性力量及性別策略
在反修例運動裡,「港女」的意涵在公共輿論中大逆轉,成為勇武的救港巾幗。女性抗爭者的蛻變來自與暴力的親身接觸。
【數據透視】穩勝或險勝?建制民主陣營區選數據這樣說
建制派不少候選人儘管落敗,但其實有取得比上屆高的票數,顯示建制「動員能力依然健在」。
金馬、金雞隔岸賽果:平行時空各自安好,華語電影的未來將要如此嗎?
不可抗力帶來的傷,被包覆在實至名歸的陽光裡,但所有愛電影的人,都知道整件事讓人多痛苦多無能為力。
讀者來函:作為內地生,留守中大是怎樣的體驗?
「作為留下來的內地生,我常常感覺自己是不可見的。」
新冷戰中的金馬獎:開放,困境,未完成
遭中國抵制的台灣金馬獎,今年的圖景是台灣電影,新馬出品和香港獨立製作,它會有一個替代品嗎?
素人之戰:福建三代、屯門十兄弟、大狀和職業治療師,為何出戰區選?
「我們年青人都不願意主動去傳遞資訊、幫街坊解決問題之類,建制派動員很多人去做,不就壯大了地區影響力嗎?」
評論|
秦逸渢:緊急法違憲——法庭說了什麼?人大會釋法嗎?
全國人大常委若然在行使權力時有適當的自我約束,對維持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對中央對港管治和對香港自身均有莫大的益處。
魔鬼在細節:區選與公正的距離
2015年區選,票差最小的選區為3票,一票足以定江山。
大狀選區佬,劉偉聰:在海中央修補一艘破爛的船
「肯定是有些事比生命重要,而現在未到那個時候」
「封殺」金馬獎,港片如何站隊?政治激化下香港電影的困境和生機
香港電影人不能再迴避一個生存問題:在「政治必須表態」的時代,香港電影也沒有政治中立可言。
1
...
108
109
110
...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