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杜卿:作為「記憶之場」的巴黎聖母院,透過脆弱尋回神聖價值 諸如沙特爾大教堂等盛期的哥特式教堂,也有與之比肩的美學價值,而為何獨獨巴黎聖母院與法國深層命運相連,在它險些焚燬時,世上有如此多靈魂深受觸動?
評論|杜卿:複雜多元的黃馬甲運動,折射「馬克龍主義」的失敗 馬克龍的話語充斥着管理學特別是人力資源術語,完全是透過一種經濟理性去看待世界的方式。而黃馬甲們所拒斥的,正是這樣以效率回報等為中心的冰冷理性的世界觀。
黃背心、現代性、歐洲困局、中式管控——2019巴黎書展不可錯過的十本社科新著 十本新書分屬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哲學諸領域,但均以當代世界為主題。如今的世界陷入「現時主義」(présentisme)中,我們困守於當下,過去似已遙遠,也無路通向前方。我們何去何從?該如何思考這樣的世界?
脫歐、築牆、黃背心——全球經濟自由化的民主困局 這場紛亂,來自於全球化與自由主義的巨大副作用,社會在舊有的對立上再形成新的分歧,彼此交雜相錯。由新自由主義引發的貧富差距、勞資對立、都市與鄉村的反差,很快地延燒到其他連鎖議題上,諸如移民、稅制、環保和外交政策。
評論|法意外交風波:歐洲生病了,民粹主義有藥嗎? 這場風波與即將於五月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密切相關。意大利反建制政黨既迫切需要在選前的關鍵時刻提升支持率,又希望建立新的政治同盟,以積蓄改變歐洲前進方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