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艾蜜莉在巴黎》:這是浪漫之都,還是主題樂園?

無論是童話般的表徵方式,還是對「美好時代」的懷舊,真實的當代巴黎在美國流行文化中被全然遮蔽了。

《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劇照。

《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劇照。圖:Netflix

特約撰稿人 李怡萱 發自巴黎

刊登於 2020-10-23

#文化現象#電視劇#法國#文化輸出#美國

在1951年的經典歌舞片《花都艷舞》/《花都舞影》/《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中,Gene Kelly 飾演的美國畫家,可被看成是一個通俗版本的海明威:一位住在左岸幾平米的女僕房(chambre de bonne,即閣樓的小房間)中的潦倒文藝青年。自然,浪漫愛情不可缺少,他無可自拔地愛上了鋼琴家摯友的女友。這是旅居巴黎的美國人最經典的形象:在大都會漂泊尋夢的波希米亞人。

半個多世紀後,由 Darren Star(曾開創出 Sex and the City 等名劇)操刀的 Netflix 新劇《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依舊離不開對巴黎這光之都的迷戀、明信片般的城市風景,和經典的三角戀情主線。

不過,標題中的主角已不再是無名的美國人,而是名叫艾蜜莉的年輕美國女性(Lily Collins 飾)。她有一個在美國極其普遍的名字,非常標準的白人中產家庭的成長經歷(從小和父母一起住在城郊,12歲第一次坐飛機)和美劇女主角常有的隨和開朗的性格。她不再是潦倒的文藝青年,而是一位 marketing 專家,代替她的上司從芝加哥來到巴黎,為一家法國奢侈品營銷公司改進社交媒體策略,「提供一種美國視角」。她要在法國女上司 Sylvie 的百般刁難中立足,也不忘開展一段段風流韻事,尤其和一位帥氣的廚師男鄰居 Gabriel 有著剪不亂理還亂的關係。她不再窮困潦倒,而是一位名牌纏身的時尚女性,住的所謂「女僕房」,其實是先賢祠(Panthéon)旁約40坪的豪華頂樓公寓。她不再是海明威式的人物,而更接近巴爾扎克筆下、喊出「現在,巴黎,讓我們倆來較量一番」(Maintenant Paris, à nous deux)的 Rastignac。Emily 這個名字的來源有不同說法,一說來自希臘語 Aemulos 或 Aimulos,意為「迷人的」、「狡黠的」,一說來自拉丁語 aemulus,意為「競爭者、敵手」。她是跨海而來的征服者。

艾蜜莉鏡中奇遇

上班首日處處碰壁的艾蜜莉,向她的中國朋友 Mindy 抱怨:「我好像和愛麗絲一樣穿越了魔鏡,一切都顛倒過來了」。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