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香港
以獨立在地報導,從宏觀議題到具體生活,記述香港本土社會變遷。
你而家喺邊?在異鄉搭車,我學會了另一種生存方法
異地的公共交通工具,有別於原居地的氣味、節奏和乘客距離。
男人們的貴價玩具——「日銀」師傅打銀記
銀器千錘百鍊,男子氣概也是?
ChatGPT仿吉卜力是「藝術末日」嗎?為何也有人認為有利動畫產業?|Whatsnew
AI對動畫行業的衝擊,具體將取決於產業本身的分工和商業模式。
華人赴日熱潮:中港台三地,我們愛的「日本」不一樣|圓桌四人談
同一個日本,幾重分身?於台灣,是精神上的文化故鄉;對港人,卻是每年要回的物質家鄉;對大陸人,卻要「在東京建設新中國」?
香港中學教育加入「赴內地考察」,因出現人身和健康事故引起爭議|Whatsnew
考察團由教育局提供舉辦,部分為取消通識科後、新科目「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課程之一。
保留工作,抑或乳房——在港患癌或重症外傭的生命抉擇
患癌後或因意外受傷而遭解僱的移工,面對身體和勞權兩個戰場;她們需要的是公道和尊重。
香港大幅改革公共醫療收費,急症室等加價,政府指原費率已不可持續|Whatsnew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強調是次為全面醫療改革。「為何要改革?因為我們知道以往收費制度是不可以持續。」
評論|
2/43個港口:為巴拿馬運河港口混戰的中美,到底在爭什麼?
按計劃最遲可在4月2日正式完成所有程序。到時花落誰家?
評論|
Deliveroo 撤出香港:輸給「低價戰」,也輸給對外賣員的「操控戰」
它的200名「員工」,與12000名從來不被視作「員工」的外賣員。
中美競爭加速?危害國安?中港兩地輿論如何討論李嘉誠港口交易?|Whatsnew
批判李嘉誠的聲音之外,更多人提及,「在商言商」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
評論|
楊不歡:成年人與未成年人談戀愛,有正義可言嗎?
哪怕在已經結構化的不平等權力體系下,任意組合也還是可能出現滿分答案,可是這改變得了權力的性質嗎?
黎智英結束52日「史詩式」作供:蘋果案盤問、覆問階段重點
盤問結束時,控方再度讀出3項控罪,黎智英全部否認。
1
2
3
...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