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眾,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今年10月將是香港終審法院設定的「同性伴侶替代框架」的限期,但港府至今仍未向公眾交代有關進展。2月12日,立法會選委界議員何君堯提出一項無約束力議員議案「守護本港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促請特區政府防範「不良文化」,引起社會關注。
議案以69票贊成、10票棄權通過。投棄票的議員包括新民黨葉劉淑儀、黎棟國、容海恩、陳家珮及何敬康、實政圓桌田北辰、「A4」聯盟林素蔚,以及選委界陳紹雄、林筱魯、江玉歡。除新民黨外,民建聯、工聯會、經民聯、自由黨等均支持議案。
此前,彩虹行動成員、前民陣召集人岑子杰就香港法律不承認海外註冊同性婚姻上訴至終審法院,終院於2023年9月5日裁定岑子杰部分勝訴,命令特區政府需在兩年內履行其積極義務,為同性伴侶訂立替代法律框架,承認及界定同性伴侶所需的「核心權利」。若政府有強烈理由需要延長期限,可向法庭申請。
何君堯在立法會上指,近年有多宗同性平權案由終審法院判定同性伴侶勝訴,認為這會衝擊和侵蝕中國婚姻家庭的傳統價值觀,進而影響現行的「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他批評近年終院審理的部分案件,在平權、反歧視、多元的口號下,逐漸侵害傳統價值觀 ,認為不應為了民主、自由、包容而忘記傳統價值觀以及憲法列明的義務和責任。何君堯亦質疑終院於岑子杰案的裁決會帶來憲制問題,並表示必要時立法會應取締終審法院的判決,以保護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作為唯一出席同志運動會並擔任主禮嘉賓的政府官員,新民黨葉劉淑儀在立法會會議上指出,曾有「重量級人物」遊說她支持何君堯的議案,但她坦言「很難支持,覺得議案有問題」。葉劉淑儀強調香港是法治社會,應尊重終院裁決,並指香港在70年代才廢除妾侍,「一夫一妻」並非中國傳統。議案促請政府「防範和抵制不良文化」,葉劉淑儀回應婚姻關係不是「非黑即白」,反問婚外情同屬不良文化,質疑是否也要抵制這些行為。
政制及內地市務局局長曾國衞在會上重申《基本法》及《香港人權法案》中所保證的婚姻憲法自由只限於異性婚姻。曾國衞提及岑子杰訴律政司司長一案,強調雖然終審法院裁定政府有積極義務確立替代框架承認同性伴侶關係,但同時亦明確指出在替代框架下登記的同性伴侶關係並不等同於婚姻。政府正就確立替代框架進行相關工作,定時會再諮詢立法會。
《星島日報》引述知情議員指,若政府透過修例承認同性伴侶關係,較難在立法會上取得支持。有建制派人士則指,現時立法會內以支持傳統價值為主,加上議程緊湊,臨近新一屆選舉,估計政府不會積極參與。

除岑子杰案,近年同性配偶在居屋住屋權、繼承遺產及後事安排的法律權利亦有所進展。 吳翰林和男友李亦豪2017年在英國結婚,打算回港申請居屋,惟房委會政策規定,只有異性配偶及18歲以下子女等「家庭成員」才可入住同一居屋單位。吳在2019年入稟司法覆核,終院判其勝訴。該案是首次有同志以家庭成員身份申請入住居屋。同年,吳翰林亦入稟挑戰《無遺囑者遺產條例》和《財產繼承(供養遺產及受養人)條例》,高院裁定政府的差別對待屬違憲,要求政府修訂兩條例中「丈夫」、「妻子」及「有效婚姻」的定義,讓同性配偶享有與異性戀夫婦同等的遺產繼承權。吳翰林在等候審訟期間受情緒困擾而身殺身亡。2021年,李亦豪為其亡夫申請豁免驗屍遭拒絕,他續入稟司法覆核。政府承認錯誤,承諾將公平對待處理伴侶後事的同性配偶,此案件直接挑戰《死因裁判官條例》對配偶的定義。
何君堯則曾多次公開反對同性婚姻活動。2023年,逾40年歷史的同樂運動會首次在香港舉辦,何君堯發起聯署要求煞停同運會。他亦協助一群自稱為「一群普通香港市民」的反同運會人士在立法會舉辦記者會,向梁美芬、何君堯、簡慧敏、邵家輝、狄志遠等議員交請願信,反對同樂運動會在香港舉行。何君堯形容同運會是以多元、包容及平等包裝的「糖衣毒藥」,指控主辦方實際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涉及不良意識形態的國安問題,抵觸《國安法》等法例。
就何君堯提出的「一夫一妻」議案,婚姻平權協會共同發起人邱銘諾表示,理解社會就同性婚姻有不同聲音,但同志權益近年經歷不同法律訴訟,法庭已有清晰判決,社會不應在政策上差別對待同性伴侶。邱銘諾認為,設立替代框架是推行同性婚姻的契機,免卻同性伴侶日後仍需就部份權利進行法律訴訟,花費人力物力。距離政府公佈同性伴侶替代框架餘下八個月,他認為政府應盡快公開詳情,才能讓社會進入討論環節。

香港同志遊行發言人Cuby則形容「一夫一妻」議案為「無聊滑稽」,並沒有尊重法庭就岑子杰案頒下的判決。Cuby表示,推動同性婚姻不等於反對「一夫一妻」,兩者沒有衝突,同性伴侶也應享有異性伴侶的權利。
關注男同志的組織「大同Gay Harmony」於去年8月發表一份有關制定《伴侶法》的建議書,提倡讓不論性傾向、性別認同、性別特徵的兩人登記伴侶結合,享有繼承、醫療、殮葬等權利。創辦人Francis對端傳媒表示,現階段仍未有政府部門主動聯絡,商討有關替代框架的細節。他認為《伴侶法》是為多元伴侶提供婚姻以外的選擇,與何君堯提出的「一夫一妻」並不衝突,異性伴侶也可考慮《伴侶法》。對於政府能否按時在10月公佈替代框架,Francis表示不明朗,但也不希望政府在限期前推出草率的替代框架,期望政府能就此盡快進行公眾諮詢。
目前香港法律不承認包括海外註冊在內的同性婚姻,同性伴侶無法享有異性伴侶的權利,例如遺產繼承權、公務員的同性伴侶的醫療福利、以「一般家庭」申請公屋等。
香港中文大學性小眾研究計劃於2023年5月至8日進行網上問卷調查,訪問了908位LGBQ+人士。七成受訪者表示想或非常想和其同性伴侶結婚,超過九成受訪者認為同性婚姻重要或非常重要。醫療權利方面,18%受訪者曾在過去一年在醫療環境被剝奪與伴侶相聚權利,94%的受訪者擔心醫院不會承認其中一方為同性伴侶。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