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法院再度爆發朝野立委激烈肢體衝突。20日,國民黨團預計排審《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憲法訴訟法》、《財政收支劃分法》等修正草案。此前,此三法案在提出之際即引發爭議,民進黨反對並批評國民黨提出的版本,認為國民黨意圖藉機護航不適任立委、癱瘓憲法法條,以及削弱中央可支配財源。
為表決此三項爭議法案,國民黨先於17日宣布開始輪班在立法院議場前守夜,以防三修正草案遭民進黨團杯葛。不過,19 日深夜,民進黨立委為阻止藍白陣營通過法案,在夜色掩護下破窗進入議場並徹夜佔領主席台。在台灣,佔領主席台是少數黨用以杯葛議事的常見作法,透過讓國會議場無法上台主持會議,達到癱瘓議事的效果。對此,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譴責民進黨,「闖空門、破窗戶,這是小偷作為,民進黨正在偷取台灣的民主。」民眾黨總召黃國昌召開記者會則稱「民進黨執政,國會搞戒嚴」。
雖然民進黨成功進入議場且佔據主席台的消息一度振奮支持者,但態勢很快就翻轉。20日上午9時許,國民黨立委張智倫突破民進黨封鎖進入議場,隨後同黨立委魚貫而入,並與民進黨立委發生推擠、拉扯等衝突。
在衝突中,藍委試圖將綠委拉下主席台,撕扯頭髮、外套,藍委陳玉珍在與綠委黃捷衝突中,陳玉珍出掌推擠,導致黃捷重心不穩倒下。藍委廖先翔在與綠委林淑芬的拉扯中,以腳夾住林淑芬頭部,場面一度驚險。一片混亂中,綠委賴惠員一度壓制藍委葉元之,但也反手被葉元之扣在議事桌上。整場衝突中雙方互有壓制、潑水等情況,也有多名委員遭鎖喉。
在議場入口處,民眾黨立委麥玉珍以抱摔方式將民進黨幹事長吳思瑤拉扯倒地不起,隨後有議場醫師上前治療。
10時40分許,民進黨立委遭到藍白立委強勢清場拖離主席台;11時40分,立法院長韓國瑜於在藍白立委護駕下抵達議場,隨即由議事人員宣讀當日議程,正式開始議事。然而,民進黨立委對程序安排表達強烈不滿,集體站在議場中央,高喊「國會獨裁、沒收職權」、「有登記要發言」等口號,以抗議藍白聯手操控議事進程。
隨後,11時54分,立法院長韓國瑜表示由於議場過於紛亂,將改採舉手表決方式,民進黨團再以重付表決杯葛,但並未通過。整場議事在朝野緊張對峙的氛圍中進行。
不過,今天藍白再度以「再修正動議」提出修法版本,該版本直到審議過程才清楚條文內容。
審議當日,在藍白聯手下,立法院先是三讀通過選罷法修正案,未來民眾進行罷免連署時,不論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皆須附上身分證影本,若資料不清將視為無效連署。新法也增訂偽造連署最高可處五年徒刑或科處100萬元以下罰金。不過,此次修法尚未處理「不得對就職未滿1年者提出罷免」等爭議條文。
另個爭議熱點憲訴法也在藍白人數優勢下接連三讀通過。通過的法案條文皆為民眾黨版本,包括當大法官人數未達15人時,總統須於兩個月內完成提名補足;以及,評議時須至少10位大法官參與,作成違憲宣告須至少九位大法官同意。若參與人數不足,可經大法官現有總額過半數同意後,做出不受理裁定。
財劃法部分條文在將近午夜三讀通過,包括將所得稅總收入11%、營業稅扣除統一發票獎金後的收入及貨物稅10%由中央統籌分配給地方。土地增值稅回歸地方,統籌分配稅款分為96%普通分配及4%特別分配。修法後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不得低於修法前。
不過,即便國民黨認為修法後中央釋出逾越3000億有助於地方自治,但受到民進黨抨擊並質疑預算來源,並指分配方式不夠正義。晚間,財政部回應,立法院未經充分討論即三讀通過財劃法部分條文,深表遺憾,也對中央財政造成嚴重衝擊,影響全民福祉。

選罷法重提修法,爭議再起
這場預期中的衝突,始於連月來藍綠激烈對抗的三修正法案——選罷法、憲訴法、財劃法。
在台灣,選罷法歷經多次修法。先於1994年,國民黨為反制「罷免擁核立委運動」,兩度修改選罷法,限制罷免案不得與其他選舉同時舉行,並提高罷免門檻為「雙二一門檻」,即提案門檻為選舉人總數2%、連署門檻為13%、同意票門檻為選舉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
2012年,國民黨立委再提案修法,要求罷免連署時應檢附切結書及國民身分證影本,但因民進黨反對而凍結。2016年,民進黨上台執政後,選罷法再修法,刪除罷免不得宣傳的規定,並降低罷免門檻,並將同意票門檻降為「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且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當時,時代力量主張使用簡單多數決,但民進黨堅持保留投票率門檻。
2024年,國民黨再次提出選罷法修正案,主張提高罷免門檻,引發朝野對抗。此次國民黨提案,要求連署人要附身分證影本,並調高罷免門檻,同意票須超過被罷免人當選票數始得罷免成立。此外,就職未滿一年的公職人員,不得發起罷免。
國民黨主張,現行罷免門檻過低,容易造成政治動盪以及惡意罷免,因此提高門檻以保障民選公職人員的穩定性。但由於選罷法修法在謝國樑罷免行動期間提出,此舉遭反對意見批評是在「全黨救一人」。
不過,選罷法在委員會審議過程中爭議不休。

藍委在審議中,舉凡綠委提出異議,藍委直接沒收討論逕行保留送入院會,民進黨批評國民黨拒絕討論法案。此前,內政委員會於16日審議選罷法修正案,其中針對罷免門檻修改為「須高於當選票數」,為避免議案遭民進黨團杯葛,藍委集體進駐會議室外走道,並搬來會議桌阻擋出入口,更以膠帶封住會議室大門,阻止綠委入內開會,之後,國民黨召委徐欣瑩在確認出席人數後,迅速宣布開會並進行逐條審查,在開會後僅僅3分鐘,便將修正草案送出委員會。
民進黨團同意加強連署程序的嚴謹度,例如要求連署人提供更多身分資訊以防止偽造,但反對調高罷免門檻。民進黨認為,提高罷免門檻等同於增加罷免難度,可能會影響人民行使罷免權,且要求連署人附上身分證影本,不僅有侵犯隱私的疑慮,也可能降低民眾參與連署的意願,民眾對於提供身分證影本將感到擔憂。
而民眾黨在此一修法議題上的態度也引人關注。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過去以時代力量黨籍擔任立委期間遭到罷免投票,雖最後未通過,但依據當時時代力量的版本——簡單多數決——黃國昌已遭罷免。
如今,民眾黨籍的黃國昌附和國民黨加嚴罷免連署程序,要求連署附上身分證影本,但也認為「現階段不適合調高罷免門檻」,主張要維持現行門檻。民眾黨表示,現行的罷免制度容易被用作政黨鬥爭工具,因此支持加嚴連署程序來避免惡意罷免。 但是,民眾黨也強調,罷免是人民的權利,提高罷免門檻並不適宜。
20日的國會表決中,僅就連署附身分證影本進行表決;另一項引發高度衝突的提高罷免門檻,16日剛初審通過,依據規定會進入協商冷凍期,並不在是日的審議法案中。
自2016年選罷法修法降低罷免門檻以來,台灣共發生多起重大罷免投票案,其中三起成功、三起失敗,成為台灣民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成功案例中,2020年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成為台灣首位遭罷免的直轄市長;2021年基進黨台中市立委陳柏惟罷免案則創下首位遭罷免立委的紀錄。同年桃園市民進黨議員王浩宇亦遭選民成功罷免。
在失敗案例方面,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於2017年因同意票未達門檻而保住席位,高雄市議員黃捷在2021年則因不同意票較高而保住議席。今年10月基隆市長謝國樑的罷免案,不同意票大於同意票,且同意票也未達法定門檻宣告失敗。
此前,台灣民意基金會針對選罷法修法進行民調,結果顯示,贊成提高罷免門檻的比例為45%,而反對的比例為 44%,兩者僅相差1個百分點。
國民黨提出的提高罷免門檻修法案在不同年齡層間引發分歧意見,民調顯示,其中35至54歲的青壯選民展現最高支持度。根據該基金會的調查,35-44歲族群有55%贊成提高門檻,反對者佔42%;45-54歲族群則有52%贊成,41%反對。相較之下,25-34歲的年輕選民意見較為分歧,贊成與反對比例僅差1個百分點,分別為48%和47%。調查也發現,20-24歲的年輕族群以及65歲以上的長者,對提高罷免門檻持較明顯的反對態度。其中20-24歲年齡層有46%反對、35%贊成;65歲以上族群則有49%反對、31%贊成。
此外,調查指出,國民黨支持者高達八成贊成提高罷免門檻,僅14%反對;民眾黨支持者也有61%表態贊成,37%反對。相較之下,民進黨支持者則有73%反對提高門檻,僅21%表示贊成。值得注意的是,中性選民對此議題的態度較為分歧,44%表示贊成,33%持反對意見。

憲訴法修法是防少數還是癱瘓憲法法庭?
其次,國民黨提出的憲訴法修法,主張提高大法官的評議門檻,以確保憲法法庭在審理重大案件時能涵蓋多元意見和觀點,避免少數大法官就能做出影響人民基本權利及國家制度的重大判決。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等人提出的版本主張,將憲法法庭決議與暫時處分裁定門檻,從目前的「現有總額過半數同意」調高至「現有總額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且將「現有總額」的計算方式修正為「法定總額15人」。
相對地,民進黨則認為,提高大法官評議門檻將會導致憲法法庭運作癱瘓。他們認為,大法官人事案需要經過立法院同意,未來可能出現總統提名的人選不被在野黨接受的情況。若再加上提高評議門檻,將會導致憲法法庭無法正常運作。此外,民進黨也指出,現行的憲訴法針對正副總統彈劾案以及違憲政黨解散案,已經採用「現有總額三分之二同意」的高門檻,若將所有案件都採用一致標準,可能牴觸原先依案件性質設定不同門檻的法律原則。
司法院也反對提高大法官評議門檻,認為這會限制憲法法庭行使職權,並影響人民的救濟權。
此修法提案也引發法律界不滿聲浪,12月11日,有153位律師穿著律師袍上街以遊行方式,批評提高大法官評議門檻將會導致憲法法庭運作癱瘓,嚴重影響人民權利的保障。
律師團體批評指,修正案將大法官人數計算方式從「現有總額」改為「法定總額」,缺乏合理依據;修正案將憲法法庭判決和裁定門檻從「過半數同意」提高到「三分之二同意」。這意味著,未來憲法法庭的每項判決都需要至少 10 位大法官參與評議才能做出判決。如果大法官人數不足,憲法法庭將無法運作,人民的權利也將無法得到保障。
律師團體也批評,國民黨提出的修正案缺乏配套措施。相較之下,國外已有相關機制來防止憲法法庭因人數不足而癱瘓,例如德國會讓卸任大法官繼續留任,或是指定專案法官代理大法官。

財劃法修法掀「奪權」風暴
此外,另一項引起朝野爭執的財劃法,也在立法院掀起攻防戰。朝野各黨針對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財源分配提出不同版本,其中國民黨版本主張每年增加地方政府近5800億元財源,引發各界關注。
此次財劃法修法爭議,主要圍繞四大面向:中央集權與地方自治的平衡、統籌分配稅款公式的合理性、國稅分成比例的調整,以及事權與財權的配套措施。地方政府普遍批評現行制度過度集中財源於中央,影響地方施政彈性。
財政部今年6月依2024年度預算試算,現行制度下地方政府可獲4099億元分配款。若採國民黨版本,包括將營業稅全數及所得稅25%分配給地方,地方每年將多獲5777億元,總額達9876億元;若依民眾黨版本,地方可多獲2775億元,總額達6872億元。
民眾黨版本除調整稅收分配外,特別提議成立「分配委員會」,由中央、地方政府與專家學者共同參與決策,強化分配機制透明度。財政部指出,若以2025年度預算試算,地方分得金額將更高。
關於財劃法修正案的討論,稅收分配比例成為焦點之一。現行財劃法規定中央與地方稅收分配比例為 7:3,即中央佔 75%,地方佔 25%;而在精省前,中央與地方的收入分配比例則為 6:4。
國民黨主張將比例恢復為 6:4,認為現行 7:3 的分配方式使中央掌握過多資源,導致地方政府財源不足。1999年財劃法修法時因應精省,將比例由 6:4 調整為 7:3,此舉引發地方政府長期不滿。他們批評此制度造成中央「集錢又集權、,削弱地方自治能力。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財劃法一定要修,但最終版本不一定要是國民黨草案。
國民黨版本的財劃法修正案主張,將營業稅 100% 和所得稅 25% 分配給地方,以試圖恢復 6:4 的稅收比例。然而,民進黨和財政部對此持保留態度。他們認為,大幅增加地方財源可能影響中央政府其他重要預算的執行,例如國防和社會福利,並呼籲在修法過程中審慎評估其影響。
財政部指出,目前中央稅收集中的設計,主要考量需因應國際經濟變化與重大災害等突發狀況。學者則提醒,單純增加地方財源而不明確規範權責分工,可能導致財政資源浪費。
修法爭議也突顯「垂直分配」與「水平分配」兩大挑戰。垂直分配涉及中央與地方的財源劃分比例,水平分配則關係到地方政府間的資源分配方式。目前的分配公式常被批評未能反映人口較多或財政較弱地區的實際需求。
民進黨對修法持審慎態度,呼籲應同步檢討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劃分,在促進地方發展與維持中央調度能力間取得平衡,並批評在野黨版本過於急躁,將大幅削減中央可支配預算。吳思瑤便質疑,現行提案急著從中央搬錢,恐大幅削減中央可支配預算,進而影響國防、社福、社宅興建等預算。
民進黨也批評,這項表面爭取地方財源的提案,實則可能重創中央政府財政。民進黨立委郭國文指出,國民黨版本要求中央每年多撥6612億元給地方,恐導致中央必須舉債,形同「中央請客、地方收禮金」。郭國文進一步分析,國民黨版本的受益對象集中在藍白執政縣市。根據試算,台北市、宜蘭縣、苗栗縣等八個藍白執政縣市的自有財源將超過100%。相反地,民進黨執政的台南、高雄等直轄市,以及嘉義、澎湖等非六都縣市,在新制下獲得的分配反而最少。
民進黨認為,這突顯國民黨版本經過精心設計,不僅可能掏空中央預算,更意圖透過財政手段削弱中央政府施政能力。

民團號召抗議,青鳥重回立法院
除了立法院內衝突不斷,院外則有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公民陣線等多個公民團體動員分別於昨晚、今早發起「冬季青鳥在台北」活動,號召群眾在立法院外的濟南路一段集結。根據主辦單位統計,昨晚參與遊行人數超過一萬人,直到下午四時,主辦單位稱同樣有萬人人聚集現場,要求退回3爭議法案。
公民團體並提出5項訴求,包含「回復國會合議制民主秩序」、「退回選罷法、憲訴法、財劃法的3大惡法」、「國民黨總召傅崐萁下台」、「藍白莫作傅隨跟班」、「賴總統出面協調」,並譴責傅崐萁及其集團讓台灣民主倒退。
即便今晨冷氣團來襲,寒風陰雨綿綿,不少民眾仍到場高喊「我要民主、退回惡法」。隨著上午民進黨多名立委被拉下主席台,場外示威群眾一度群情激動,推倒立法院位於濟南路一段的出入口圍欄,與現場警方爆發肢體推擠,雙方約莫推擠達40分鐘,直到綠委出面勸說才緩和衝突。警方後於中午12時20分左右關閉接近該出入口。
午後,藍白立委在衝突中闖關三讀選罷法修正條文,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在場外表示,公民團體將請求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即刻提出憲法訴訟。
他認為,選罷法修正條文,要求罷免連署需檢附身分證影本,不僅刁難選民,也侵害國民的個資安全與資訊自主權,導致人民受憲法保障的罷免權受到限制,無法通過憲法第23條比例原則的檢驗,籲請民進黨黨團聲請暫時處分。
經濟民主連合也聲明,公民團體將籌組律師團,協助各地罷免團體在憲法訴訟中提出法庭之友的意見書。
一位32歲的台北上班族小慧今晨8時便抵達院外聲援青鳥行動,她表示,自己前天晚間亦前往國民黨中央黨部抗議,無法接受政治人物不面對自己的施政、問政品質,選擇以「沒收人民罷免權」的方式來回應民眾。
小慧的戶籍在基隆,今年10月13日也曾返鄉參與罷免案的連署工作,「真的站過街頭,就知道每一筆連署都是得來不意,是志工撤日徹夜跟街坊路人溝通、交流才換來的。」若未來需要加印身分證影本,不單擾民、浪費資源,也會降低支持罷免者的連署意願。
場外也有群眾舉標語欲發起「割闌尾2.0計畫」。「割闌尾」為2014年由台灣民間發起的立委罷免行動,目標是罷免被認為不適任的立法委員,「闌尾」為「爛委」及「藍委」之諧音。而再度成為本次三爭議修法箭靶的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則在現場被以皇帝扮相呈現,用以諷刺其獨裁及帝王封建作風。
另外,現場也有「追星人」租來卡車停駐,以 K-pop 應援元素參與集會抗議,卡車螢幕播映演唱會視覺畫面,並浮現「I’m Taiwan Fan,also a Fan of Taiwan」、「追星人瘋起來,就沒賣國賊們什麼事了」、「台灣不需要땅꼭랑(音譯中國人),更不需要껙민동(音譯國民黨)」、「手燈為我推而亮,也為台灣民主而亮」、「排隊買周邊,也可以排隊投罷免」、「我們是一群追星人,謝謝偶像守護我們,現在換我們了」。


2024年12月20日,台北,立法院今天預計處理選罷法、憲法訴訟法及財劃法等修正草案,立法院外有民間團體和民進黨支持者集會示威,示威者一度與警方推撞。攝:陳焯煇/端傳媒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