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十論:帝王都要偉大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組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TomN5A,回應《疫時集體焦慮、政治抑鬱,我們和中國精神健康社工聊了聊

一個木桶可以裝多少水,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一個社會繁榮/現代化的程度,取決於最弱勢人群的境遇。

2. 關先生,回應《我們為什麼閲讀(5):「我想要過一種審美的人生」

在風雲變色的今天和社會裡, 保持頭腦清醒和思想上不從眾, 自由的閱讀於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甚至乎可以說是精神上存活的必要手段。

在高度壓制化和集體意識化的社會,從眾,跟主流,同官方似乎是最「合理」,「正確」的做法,也最合乎「思維慣性」。逆流去做個人的思辨,敲問,反思,尋找自己需要的答案和真相,以韋伯所言 的「intellectual integrity」科學態度寫實自己的生活,真切感受,需要非常大的意識韌性。而自由的閱讀,是這種韌性培養的重要手段,也很費勁。

畢竟, 在這個個人注意力極短, 娛樂為上的社交媒體主導的社會中, 深度的專注閱讀,本身就是一種非主流,費勁的活動。

3. coma,回應《從新疆開往上海的卡車:4000公里路,與一個女性司機的32年

文章讓我想起了「Bruce Almighty」電影中「上帝」所說的一句對白:「能讓熱湯像紅海般一分為二不是一個奇蹟,那僅僅是個魔術表演而已。當一位單親母親能兼顧兩份工作同時仍能帶她的孩子去參加足球比賽,那才稱得上為之奇蹟。」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年紀尚輕,談不上什麼得著或領會,這對白卻意外地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後仍未吃過太多苦頭的我,慶幸能憑藉優異的文學作品、電影及文章自省其身。縱未能領悟或實踐「感恩」、「施捨」等真諦,但至少明白到「並非所有英雄都身掛披風」的粗淺道理。能學會虛心敬重一位「普通人」,又何嘗不是一種無上的福份。

4. catmouflage,回應《「孩子是這場大流行病最大的受害者」 ——反思德國疫情封鎖措施的得與失

其實評論區已經好多人都有提及統計數字要考慮很多因素,例如事件發生的時期、不同地區社會資源等等。同一數據、用不同deconfounding假設去分析也有機會得出相反的結論。

比較政治學一定得面對這種問題,例如A國用政策A、B國用政策B去應付疫情,但A國比B國富有,即使後來A國的防疫很成功,你也很難說明到底A國的成功是因為他有錢還是因為採用了政策A。如果還有CDEFGH國也用了政策C之後成功,但當中國家有些窮、有些有錢,這樣主張他們成功是因為政策C,而不是因為有錢。

單獨拿瑞典和德國比較其實沒有什麼科學意義,而且亦有人提出瑞典的感染數字好不了德國多少。

與其盲目追捧另一個alternative,倒不如思考怎樣將防疫政策帶來的社會經濟成本和居民心理影響放進傳染病學的研究範疇當中。

5. blm,回應《讀者來函:我在上海浦東T2航站樓,看到終點前過不去的那條線

我時常在想,由最基本的言論自由,到近年的限制資金外流、到現在的限制出境、人身自由,最終到思想自由,那中國夢似乎真的有可能發生,習主席的豐功偉業必定比自古以來的帝王都要偉大,真正的烏扥邦或會誕生!

有生之年,能見證歷史,足矣!

6. Cher1230、櫻桃小丸子,回應《異鄉人:外人眼裡,我們不屬於這個時代;親人眼裡,我們只是家中的訪客

Cher1230:文章裏有一處問題,「不論斷就是論斷」 ,作者選擇站在受訪夫婦的視角講異鄉人而急於「否認」父輩的生活方式。爲什麼就沒有一種可能是「不關心」呢?對他們而言外面的人儘可以去選擇自己的生活,「與我無關」。生活方式的根基是「篤信」。封閉的生活方式不過是爲了捍衛信仰罷了。

「爲了進入天堂」未必不是一種對堅守自己信仰的褒獎用語。喪失對某一個集體的信心,未必是看穿神話故事的虛假,而是篤信這種生活方式的人,在做背叛這種生活方式的事且從未受到懲罰。是集體對個體的戕害,致使信仰失去公信。「上帝七天創世」是假的,只能說他們也太懶的更新教材。但又有更新的必要嗎……

櫻桃小丸子:@Cher1230:不認同選擇了一個特定視角闡述故事,就是一種批判的說法。展現約翰夫婦視角只是向讀者解釋了這種視角的存在,也是異鄉人系列的原意吧?不是每種文章也有需要闡述「所有論述」或做出「平衡報道」,因為文章的目的是在於區域性而不是全局性,何況我亦看不到作者有對你所指的「父輩們」有作出批判。

而且,我並不理解為何選擇了自己人生就是「背叛了集體生活方式且從未受到懲罰」。離開了只因投胎緣故而進入的「父輩們的」社群為甚麼應該受罰?夫婦二人受到社群的shunning又為甚麼不算懲罰?

7. hedgehoghug,回應《異鄉人:外人眼裡,我們不屬於這個時代;親人眼裡,我們只是家中的訪客

他笑笑:「你們覺得我們是奇怪的人,我們也覺得你們是奇怪的人啊……」懂了,「異鄉人」是個相對的概念。

彷彿是在寫大陸。出國留學就彷彿是去devil's playground 的經歷。而回去比留下的人更多,因爲繼承「宗教」比脫離它,更容易。唉。

8. Minoman,回應《異鄉人:外人眼裡,我們不屬於這個時代;親人眼裡,我們只是家中的訪客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喜歡這篇!雖然點進來之前完全不知道是寫甚麼。但一開始了就忍不住看下去了。沒信過教,但好像也能理解倆小口的掙扎。對於華人來說,那些羈絆可能就是傳統價值吧。

雖然聽話的話,人生好像會過得比較容易,但自由還是有價值的。

9. tmwc_ks,回應《烏克蘭餐廳在港21年:這座小小烏國博物館裡,他們的痛香港人能懂

從行人電梯旁的老店開始光顧。最初去吃,因為去過烏克蘭一個月過,想回味當時。後來就是跟不同的朋友相會。有樣不變的,是王老闆晚上穿梭各檯,遞酒和跟食客閒談。當年一次晚上人不多,能聽他話當年,近年沒機會了,皆因高朋滿座,2017或2021亦然。

10. A_Ferdinand,回應圓桌話題《「學術自信」還是文化脫鉤,你如何看中國名校陸續退出國際大學排名?

2018年人民大學在佳士工潮後對本校參加工人維權學生處理的惡劣表現嚴重影響了其學術自由聲譽也是隱性原因之一吧。當時國外學術圈一直在抵制,中斷合作,記得最清楚的是康奈爾大學宣布中斷與人大的合作。人大自己也清楚自己的名聲在世界學術圈內不論左右越來越糟,而且國際排名中水分本來就不小,比如這次QS宣布停止宣傳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教育機構。人大在西方學術圈看似名聲越來越糟,再跑到國際排名裏爭個高低也沒啥意義,還不如自己高調退了,圈一波國內的粉。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