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國際深度2019冠狀病毒疫情

「孩子是這場大流行病最大的受害者」 ——反思德國疫情封鎖措施的得與失

德國政府實施了成本巨大的防疫措施,但最終是兩敗俱傷的結局——高風險群體大量的死亡,兒童和年輕人成爲了「失落」的一代。

2021年5月31日,德國杜塞爾多夫,小學生在上課時進行2019冠狀病毒快速測試。

2021年5月31日,德國杜塞爾多夫,小學生在上課時進行2019冠狀病毒快速測試。攝:Leon Kuegeler/Reuters/達志影像

慕諧

刊登於 2022-05-17

#歐洲防疫#過度防疫#兒童教育#評論

【作者按】雖然在歐洲COVID-19的感染率一直持續居高不下,但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認爲,「我們正在進入該大流行病的新階段,因爲我們正從應急模式轉向對COVID-19更可持續管理的階段。」也就是說,COVID-19在歐洲正處於從大流行病(Pandemic)向地方性風土病(Endemic)過渡的階段。在大流行病的尾聲,重新檢討和反思我們所採取過的這些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將以德國爲例,從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和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兩個角度來審視防疫措施對兒童和青少年產生的影響。同時試圖探討,究竟什麼樣的道路才是應對這場大流行病更合適的方式,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一種最有效的科學思考方式?大多數國家是不是從一開始就走錯了?

克呂格(Detlev Krüger)教授被譽爲德國病毒學界的泰斗,曾在柏林夏特里醫院(Die 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病毒研究所擔任所長長達27年,他在接受西德廣播電臺(WDR)採訪時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孩子是這場大流行病最大的受害者。」他認爲,孩子不是病毒,而是防止病毒傳播措施的受害者。

從COVID-19大流行病爆發伊始,德國實施了長達一年多的全社會性的嚴厲封鎖(lockdown)。在此期間,德國的幼托機構和中小學陸陸續續關閉了一年左右,是全歐洲關閉學校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

早在2021年初,前總理默克爾在面對質疑她延長學校關閉的這一決定時回應道,「我不能虐待孩子。」但是,她的這番言論剛一發表,「你才是在虐待孩子」立刻成爲了德語社交媒體上最熱門的話題標籤。我們必須從封鎖措施對孩子的成本效益比出發,才能判斷到底是物理學博士默克爾的擔憂更值得重視,還是網民們的憤怒更有道理。

COVID-19對兒童和青少年的風險

根據RKI(Robert Koch-Institut,相當於德國的疾控中心)在今年2月發布的一份每週COVID-19情況簡報,從大流行病開始德國至今共有47名0-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死於COVID-19,其中32人有嚴重的基礎疾病。這些人中的多數並非死於(gestorben an)COVID-19,而是死時攜帶(gestorben mit)了這種病毒。兩年內在德國真正因COVID-19去世的兒童和青少年可能不到20人。

德國兒科傳染病學協會(DGPI)和德國兒童和青少年醫學協會(DGKJ)在去年共同發布了一項聲明文件,該文件是政府決策的重要參考。在這份聲明中,他們統計了大流行病第一年德國兒童和青少年的住院和死亡的狀況。與2018/2019年的流感季相比,無論是COVID-19的住院率和死亡率都低於流感。

共有7461名14歲兒童在前一年的流感季需要住院治療,而在2020因爲COVID-19需要住院的20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只有1259名,其中約有5%的患者需要接受重症治療。有9名14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在2018/2019流感季死於流感,雖然相較而言在COVID-19流行的第一年共有19名20歲以下的患者去世,不過,其中只有4人COVID-19才是他們真正的死因。

該聲明中也給出了另外一些數據:比如,2019年有55名兒童因交通意外死亡,有25名兒童因爲溺水死亡。這些數據表明,COVID-19對於兒童與青少年的風險甚至小於流感和生活中的其它意外事件。而且,縱觀西方各國的統計數字,也可以得出與德國相似的結論。現在,衆多的研究足以證明,兒童和青少年是COVID-19病毒的低風險群體。

因此,從病毒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傷害角度來看,這些封鎖措施的收益是極低的。那麼經過了兩年多的觀察和研究,封鎖措施對於孩子們的傷害又有多少呢?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