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被父母賣給別人,沒兄弟姊妹沒親朋戚友,一直都是一個人,在外面生活,孤孤獨獨。」
11月香港國際攝影節策劃陳巧真紀錄片《尋找劉鐵民》和《一板間》街坊放映活動,遊蕩街頭半世紀的劉鐵民如是自我介紹。「一世人,好像廢人一個,但我都有東西想爭取。希望在社會上,有所作為。」他笑說在手機打「劉鐵民」,就會看到很多片段。「我想大家一起建立好的社會,成為進步的人。未來世界,平等自由。」
另一場攝影節策劃的「與前無家者劉鐵民同行深水埗」,陳巧真陪伴帶路人,重訪那些不再屬於香港市民的公共空間,最後扺達《一板間》現場──長沙灣板間房,從追悼「四處為家」精神到高壓板房獨存,阿真一路走來的影像紀錄,原來都是對何謂「家」的殘忍反問。

「我說,我們的訴求不是藐視法庭,我們的訴求是正義。時間很寶貴,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
劉鐵民:自由人,四屏幕社會
先從劉鐵民對這個「家」的無為或作為說起。上網一搜果然看見很多報導:「塗鴉『奠』字悼示威者劉鐵民判囚兩周」、「社運常客劉鐵民流浪半世紀後與愛貓上公屋」、「涉太子站外牆寫『沉冤待雪』七旬漢認忘記上庭被充公保釋金」、「流浪漢劉鐵民眼中的香港正在變成地獄」、「佔旺藐視法庭案最年長被告,七旬劉鐵民囚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