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界年度盛事,第164回「芥川賞」與「直木賞」,在周三1月20日舉行了頒獎典禮。頒獎禮前,不僅日本國內,整個東亞文學圈也是引頸企盼。這兩個由《文藝春秋》雜誌創辦人菊池寬於1935年設立的獎項,獎勵對象不同,芥川賞是以在報紙、雜誌(含同人誌)發表純文學短篇作品的作家——通常是新進作家——為對象,直木賞則以已出道的作家為對象。時至今日,無論作家拿下哪一個獎,都仍是他們登入日本文壇龍門的捷徑。
創立86年以來,兩獎累積了可觀的得獎與入圍作品,還有說不盡的奇聞軼事。最搶戲的,卻不是哪一位得獎人,而是入圍首屆與第二屆芥川賞、卻始終不曾得獎的作家太宰治(1909-1948)。以至於去年他的外孫女石原燃入圍第163回芥川賞時,還令太宰粉萬分振奮,期待她能替外公報一箭之仇。
魅力在於文學成就還是生平?
太宰治棄世超過70年,不僅作品熱度持久不墜,還不斷衍伸至影視與動漫作品。就以和作家生平幾乎畫上等號的小說《人間失格》為例,2009年,太宰治百歲冥誕,這部小說除了由導演荒戶源次郎首次改編登上大螢幕,還有改編的電視動畫及廣播劇問世。10年後,則有動畫電影《HUMAN LOST 人間失格》,以及蜷川實花導演的《人間失格:太宰治與他的3個女人》先後發行。
雖然真人版集合了小栗旬、宮澤理惠、澤尻英龍華及二階堂富美等華麗卡司,於眾多書迷期待中上映,卻因內容過度聚焦太宰治周旋於妻子與複數情人間的渣男行徑,忽略其文學成就,而使鐵粉忿忿不平。值得注意的是,蜷川版雖未擠進日本年度票房十大,賣座也超過了13億日圓(截至2019年底)。
在網紅、Youtuber當道,「人人都能成名15分鐘」的年代,太宰治魅力何在?身為老派讀者,我覺得要回到作品文本,爬梳其超越時空撫慰人心的力量。
說起太宰治文本,不可能不觸及他短暫的39年生命史。生於青森縣津輕郡金木村,太宰是當地大地主津島家六男,本名修治,父親右衛門是敕選貴族院議員,因母親體弱,他從小由乳母阿竹帶大,但乳母卻在他上小學某一天突然消失,將近30年後,太宰治仍無法忘懷當年椎心之痛。
小學成績名列前茅,被稱為秀才的修治,從念青森中學開始,便有一股非一試及第考上高校的焦慮。當他應屆考上弘前高校(戰前舊制,相當於大學預科)後,除了展現文學志向,崇拜芥川龍之介,也沾染了上咖啡廳喝酒、請藝妓吃飯等習氣,但最令當家兄長頭痛的,莫過於他秘密投入左翼運動。
修治第一次自殺未遂,發生在高校三年級期末考前一晚。他吞下可觀的安眠藥,昏迷不醒送醫急救後,被母親帶到附近的大鰐溫泉靜養。
隔年(1930),22歲的修治正式加入日本共產黨,同時考上東京帝大法文系。修治除了帶故鄉認識的藝妓小山初代上京,同居搞革命,還向長兄文治要求,讓初代入門。文治拗不過,勉強同意除籍分家後再辦婚禮,想不到就在初代返鄉準備期間,修治竟帶著認識三天的咖啡店女侍田辺締美(田辺あつみ),到離鎌倉不遠的湘南海岸小動岬「心中」(心中,日文男女相偕自殺之意)。麻煩的是,修治被近海作業漁船救起,田辺卻香消玉殞,修治為此吃上「自殺幫助罪」官司,津島家也因此上報好幾天。
經此波折,修治與初代僅低調宴客,且因祖母堅持終未入籍。此後,兩人對左翼運動更加投入,直到1932年,修治才迫於家族欲切斷金援,向警方投案,退出共產黨。根據1941發表的<東京八景>,修治被警方飭回,一點一滴從愚蠢中清醒,寫下一百張稿紙的<回憶>作為遺書,還以一個用毛筆寫著「晚年」的紙袋,累積作品,開始以「太宰治」為筆名發表。可惜,修治終究無法如家族所望,挽回帝大學業,1935年9月,以退學收場。
身為一個精神科醫師兼書迷,我必須指出,太宰這段期間的作品,不僅品質不如後期,且深受藥物影響。尤其是芥川賞三度落空前後完成的<創生記>,不時「斷片」的文字「完全顯示嗑藥太多的戒斷症狀」。
混亂從未結束
1935年是修治的厄年。為了假裝畢業,3月,他先去一家報社面試記者未獲錄取,再度來到鎌倉,在八幡宮後山上吊,以繩索斷裂收場;4月,急性盲腸炎併發腹膜炎,加上結核病作祟,住院近4個月,接受鴉片類止痛劑(パビナール)染上藥癮,出院後四處找藥,不僅欠下巨債,甚至搞到不成人形,進入「地獄般大動亂」;直到翌年2月,因文壇前輩佐藤春夫與井伏鱒二力勸,數度住院戒治,11月12日,主治醫師以「全治退院」簽結。
但混亂並未結束。出院不久,小山初代坦承出軌,對象是丈夫的姻親,上京習畫的小館善四郎。事起於太宰犯藥癮住院戒治期間,初代去探望自殺未遂的善四郎。但太宰治放棄當年法律賦予丈夫的權力,並未控告通姦的妻子,反而在1937年春,兩人相偕夜宿水上谷川溫泉,隔日上山仰藥,因劑量不足,自殺未遂下山和平分手。松隆子2009年曾經主演的電影《維榮之妻》,就是改編自太宰治同名傑作,片中淺野忠信飾演的作家大谷,偕情婦(廣末涼子)到水上自殺的情節,即出於此。
走筆至此,我相信多數讀者會認為,太宰治天資聰慧個性敏感,卻是個遇事逃避的世家子,一旦出包,不是靠家鄉兄長出面善後,就是自殺。然而,這只是他的一面,在他不安的靈魂裡,也有不斷向上的面向。就在藥物成癮那段日子,他連獲兩次芥川賞提名。第一次落選時(1935),嗑藥嗑到茫(high)的太宰看到評審委員川端康成說他「目下生活烏雲罩頂」,立刻衝動回擊:「養小鳥、看舞蹈的生活有那麼了不起嗎?我好想拿刀捅你⋯⋯」。隔年,他態度丕變,甄選前先寫信向川端康成以及另一位評審佐藤春夫求情,槓龜(希望落空)後卻振筆寫下<山上通訊>,把一向提攜他的佐藤痛罵一頓,種下他長年對日本文壇以及移植自外國卻惺惺作態的沙龍文化的深惡痛絕。
我始終認為,若非親友協力斷了太宰的藥癮,他八成活不過30歲,也寫不出這麼多感動不同世代讀者的作品。
身為一個精神科醫師兼書迷,我必須指出,太宰這段期間的作品,不僅品質不如後期,且深受藥物影響。我曾將他在嗑藥最兇時創作的<鄙俗>、<虛構之春>等挑出來一起讀,發覺自己常跟不上作者飛躍的意念,尤其是芥川賞三度落空前後完成的<創生記>(1936),不時「斷片」的文字,連譯者也忍不住抱怨,太宰行文「完全顯示嗑藥太多的戒斷症狀」。
對照日後作品,無論是收錄於日本中學國文課本的<跑吧,美洛斯> (1940)、令人叫絕的翻案短篇集《御伽草紙》(1944)、溫暖飽滿的紀行文學《津輕》(1944),乃至於戰後話題之作《斜陽》與狂賣700萬冊的遺作《人間失格》(1948),我始終認為,若非親友協力斷了太宰的藥癮,他八成活不過30歲,也寫不出這麼多感動不同世代讀者的作品。
緣於想自救
「酒可以制止我發狂,阻止我自殺,我若是不喝酒,不試圖混濁自己的思考,就連對朋友都沒有辦法好好說話⋯⋯」
日本當代學者千葉正昭,著有《薬と文学》(2013,社會評論社)一書,以專章分析太宰治1936年11月24日脫稿的〈HUMAN LOST 〉。由於這篇被視為《人間失格》原形的文章,是太宰治一出院就完成的日記體小說,其透露的訊息更多、更貼近事實。包括用藥最初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逃避精神與肉體的痛苦。長期施打後不僅變得多疑、甚至進入病態性嫉妒的精神狀態,至於身體則顯得嬴瘦、營養不良,以及各種器官功能減退——只要看過當年的太宰治照片一眼,勝過千言萬語。為了買藥,太宰治還到處借錢,一度令人避之唯恐不及,也間接促成他執著於「芥川賞」——因為豐厚的獎金,可解財務燃眉之急。
戒藥成功後,太宰30歲那年(1938),經恩師井伏鱒二介紹,與石原美知子相親,遇到此生最重要的守護者。美知子婚後辭去教職,隔年9月偕夫婿定居三鷹,直到戰後聲名爆起,陷入致命危機。
結婚十年,美知子全心持家,與太宰育有二女一子。<維榮之妻>、<阿三>等短篇傑作都有她的身影,可見美知子的辛勞,太宰知之甚詳。可悲的是,丈夫貪戀杯中物,妻子卻無計可施,且因社會風氣使然,哪個作家不喝酒?!直到太宰驚覺自己酒後的醜態與猥瑣,才在1942年底,動筆寫下<戒酒之心>。
然而,太宰治飲酒伊始,只是圖個酒後「茫」的愉悅感?根據稍早隨筆<鷗>(1939),他認為「酒可以制止我發狂,阻止我自殺,我若是不喝酒,不試圖混濁自己的思考,就連對朋友都沒有辦法好好說話⋯⋯」
這些話難道不是酒鬼的託辭?在精神科臨床實務裡,許多酒癮患者常為了克服失眠、焦慮與憂鬱開始喝,算是某種自我治療(self-medication),因為體質、社會文化等因素,最後淪落成人見人厭的酒癮患者。
如同一般患者,太宰治發文懺悔後繼續喝酒。從一個「不論冷酒或什麼酒都能豪飲的野蠻人」,到戰爭末期送酒友搭車,回程「在公園的森林裡迷了路,鼻子一個勁地撞上大杉樹」,隔天清晨,仍頂著紅腫鼻子續喝餐前酒。兩年不到,已因「身體不適,只能久違地以小酒盅小口啜飲一級酒」,不顧肝臟功能大不如前,太宰在爛醉中又寫下<酒的追憶>。
輕易走上「為艱困且一成不變的存在本身,提供一種能夠達到自我超越,以及神祕經驗的難以抗拒之道」,且一旦成癮,幾乎難逃「被奴役而死」的危險。
能用常理解釋嗎?
與太宰治同一時期,有群青年作家,在二戰結束初期被冠上「無賴派」,他們為了抵抗崩毀的社會價值體系與無望感,以自嘲、自虐、甚至頹廢的態度生活,用筆寫下那個年代「惘惘的威脅」。不幸的是,唾手可得的安非他命、海洛因、安眠藥與酒精,讓坂口安吾(1906-1955)、織田作之助(1913-1947)等人,如同赫胥黎(Aldous Huxley)所說,輕易走上「為艱困且一成不變的存在本身,提供一種能夠達到自我超越,以及神祕經驗的難以抗拒之道」,且一旦成癮,幾乎難逃「被奴役而死」的危險。
難道1948年6月13日深夜,太宰治偕情婦山崎富榮,大醉後一起躍入三鷹工作室附近湍急的玉川上水身亡,也是酒精的錯?儘管太宰治留有遺書,當時的輿論風向對身為戰爭寡婦的山崎富榮極不友善,認為她害了太宰,文名鵲起的作家只是嘴上不時嚷著想死,卻不至於自殺。他的酒友坂口安吾甚至認為,這是一則費解的殉情,他不認為太宰會喜歡山崎富榮,「沒法讓作家寫出任何作品的女人,一定是十分乏味,不值一提的女人,如果這個女人值得一提,太宰為了寫這個女人會活下去,而且也不會說什麼寫不出小說這樣的話了」。因此,坂口退萬步想,認為那是一種荒唐的、不成體統的愛,喜歡上一個再怎麼樣都讓人不願下筆去寫的女人。
但具備21世紀精神醫學訓練的我以為,姑且撇開社會文化分析,酒癮、重鬱症與情緒不穩的性格障礙,是自殺三大危險個人因子。天生有著接近病態敏感性格的太宰治,青少年時期就開始用搞笑掩蓋、用酒精解除其焦慮、不安的情緒困擾,可能再加上特定的酒癮基因(喝酒會舒服),形成惡性循環。當面臨戰後社會巨變與創作壓力,他借酒澆愁,又讓長年宿疾肺結核因酒快速惡化,健康岌岌可危。更糟的是,長期泡在酒精、飽受殘害的大腦,使他誤判在文學路上難以為繼,才會與富榮縱身沒入惡水。
因此,我同意坂口所言,創作和相撲、圍棋一樣,都是「不瘋魔,不成佛」的藝道;因此,藝道中人本來就不能用常理去判斷,他們是用盡全部的生命在拚搏。「太宰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拿來討論,作家的作品才是作家的全貌」。
作為一個有「良知」嘅醫生,呢位「專業文學書迷」及「專業評論人」,將太宰治一生嘅問題歸咎於「嗑藥」。
而根據佢專業嘅文字,太宰治染上藥癮,係因為「鴉片類止痛劑」。
「鴉。片。類。止。痛。劑」。
呢位專業人士連 藥 嘅日文名都查埋,好撚專業。
//4月,急性盲腸炎併發腹膜炎,加上結核病作祟,住院近4個月,接受鴉片類止痛劑(パビナール)染上藥癮,出院後四處找藥,不僅欠下巨債,甚至搞到不成人形,進入「地獄般大動亂」。//
然後,太宰治由細到大所面對嘅社會壓力,自殺嘅原因 — 專業醫生覺得同社會 絕 。 無 。 關 。 係 。
佢覺得係好 純 嘅精神病。
咁不如咁,根據上面嘅邏輯,我地睇下可以挑戰呢個醫生對「精神病」同「藥癮」嘅「精準定義」挑戰到咩地步,佢先會感受到「一般蟻民」所承受嘅不足為人道嘅社會壓力。
這是一篇醫學專業人的閱讀心得,有趣。
這篇文章基於作者的印象式感想,缺乏對作品文本的實證。
「作家的作品才是作家的全貌」——通篇引用了寥寥幾行作品就能說出這個結論?
文章並未專注於論酒與藥,也分不清作家論和作品論,更像是想到什麼說什麼的碎片式拼湊。
其實我和朋友曾經討論過太宰治一段時期的作品在現代人眼中是不是一種精神失常的狀態:在正向的時候可以寫出像奔跑吧梅樂斯這種獨裁者都可以被單純的友誼所打動的故事,在極差是就是否定一切救贖的人間失格。我們那時甚至還討論太宰那時是不是有雙極性障害,沒想到竟然有醫生和我們的想法接近。
可悲的是,丈夫貪戀杯中物,妻子卻無計可施,且因社會風氣使然,那個作家不喝酒!?
句中的「那」是不是打錯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