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简体
訂閱支持
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繁體
简体
深度
日報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系列
欄目
互動頁面
多元
國際
大陸
台灣
香港
社群
訂閱支持
訂閱新聞信
參與活動
最新
地域
國際
大陸
香港
台灣
速遞
專題
評論
播客
活動
日本
鰻流島鏈:台灣如何捲入亞洲鰻苗走私網絡?
龜山島前,大大小小的鰻寮散落在綿延數公里的沙洲,是宜蘭冬季沿海荒涼壯麗又魔幻的風景。流動的人與魚,年復一年在此相遇。
評論|
2025大阪世博:飛行汽車不飛了,政治角力四處暗湧
在無人機「One World, One Planet」的壯麗標語下,不少場館卻可嗅到明爭暗鬥的角力味道,仍是今日人類戰爭與爭端的反射
東京酷兒書店platform3:在開放與保守的狹縫中
位於東京中野的platform3,為了更好地讓人相聚而誕生,選書包括酷兒文化和女性議題及社會運動,但也不止於此,保持著相當的開放性。
男人們的貴價玩具——「日銀」師傅打銀記
銀器千錘百鍊,男子氣概也是?
華人赴日熱潮:中港台三地,我們愛的「日本」不一樣|圓桌四人談
同一個日本,幾重分身?於台灣,是精神上的文化故鄉;對港人,卻是每年要回的物質家鄉;對大陸人,卻要「在東京建設新中國」?
生活在台灣的外國人:當烽火隱現,他們如何看待台海戰爭陰影?
「台灣是我的家,就像我的父親,他不願離開自己一磚一瓦蓋起來的房子,我可以理解他的心情。」
【奧斯卡2025】4封信4種問號:黑箱日記、沙丘2、某種物質及教宗選戰
一部原本呈現暴力傷害的電影,卻因為對暴力的呈現,讓觀衆體會到暴力帶來的愉悅,這會不會有點荒唐?
導演空音央:去你的國民教育,去你的民族、政治與電影
「很多製片人都試圖將政治訊息融入作品,然後不做任何其他事。對我來說,他們都是放屁。因為所做的只是以某種方式製造商品。」
【小熊英二譯作推薦序】《1968》:如何述說一無所有的語言?
作者小熊英二的研究目的之一,便是破除此「神魔二元論」。
山中瑤子導演專訪:吾世代生存戰略,即使充滿破綻,也要故作輕巧地反撲
「他們努力讓自己溫柔,成為三觀正確、尊重女性的男性,但與他們對話,仍會隱約發現男性的優越感潛藏其內心。」
評論|
中山美穗過世:你好嗎?我很好,「我已經無所畏懼了」
「我討厭演戲,為什麼要去演別人呢?連精神都被掏空,活著,作為自己活著,或許比什麼都重要。」
Kani影碟故事:為何我們要在北美推廣亞洲冷門電影
Kani在北美發行亞洲冷門影片,從香港新浪潮作品到近年亞洲新銳導演,他們為何推廣這些電影?
1
2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