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深度

災後平地造村記:一場「永久」與「臨時」的戰爭

十年前的莫拉克風災震驚全台,慈濟基金會率先提出替災民蓋「永久屋」的重建方向,希望能在平地造村,並以放棄山上家屋作為條件,讓山區居民永久下山、遠離災害。但對許多居民來說,到目前為止,山下都還只是一處據點,還未能完全取代山上的家。這場「永久」與「臨時」的戰爭,在人、山與平地之間,來回拉扯了十年。

2009年8月14日,八八風災期間台灣高雄縣遭受嚴重破壞的小林村的一棟房屋。

2009年8月14日,八八風災期間台灣高雄縣遭受嚴重破壞的小林村的一棟房屋。攝: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端傳媒記者 何欣潔、趙安平 發自高雄

刊登於 2019-08-08

#永久屋#莫拉克風災#台灣

【編按】2009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侵襲台灣,帶來豪雨,造成中央山脈南段區域嚴重受災,共計造成670餘人死亡。一場風災,讓中央山脈南端地貌大幅改變,同時也讓台灣社會的容顏隨之變幻。高雄、屏東、嘉義等地出現前所未有的「永久屋」社會實驗,在淺山地區居民與災難之間,注入了新的時間觀念;來自大陸的高額捐款、援建項目成為輿論焦點,是一次讓南部民眾認識「陸援」概念的歷史時刻。

十年後的今日,端傳媒重新走訪當年受災的區域,看見居民努力重建的身影,回顧風災給台灣留下的影響,也追蹤重建政策在居民身上留下的痕跡。端傳媒自8月8日起刊載莫拉克風災十周年系列文章及特製頁面,此為第二篇。


「我當初想拿山下的房子,主要是想看醫生,也方便顧孫子,山上那邊,想回去還是可以回去。主要是為了去教會,我參加的教會還是在山上(那瑪夏)。」杉林大愛村裡,原籍那瑪夏區的Aping(化名)穿好傳統服飾,坐在階梯上,等著慈濟海外會的師兄師姐來參訪,她要與其他部落長者一起,表演原住民的傳統歌舞迎賓。

貴客來的時間不斷推遲,等待的空檔,Aping回憶起當初的抉擇,「那時候政府說要一屋換一屋嘛,說山上的房子要斷水斷電,要放棄山上戶口,我就想應該不會吧,現在就真的沒有斷水斷掉,戶口也不用搬下來,還是可以回去山上啊。反而是現在,很多人都後悔沒有拿一間山下的房子。」

Aping口中「山下的房子」,是杉林大愛村內的永久屋;所謂「山上的房子」,位於高雄那瑪夏瑪雅里,是十年前莫拉克颱風的受災區。為什麼會有政府主導的「一屋換一屋」、「斷水斷電」政策?源自於風災之後,台灣政府決定以「永久屋」政策作為災後重建的主軸。從此之後,數千戶「永久屋」出現在台灣南部,形成史無前例的大型災後人造新村。

台灣各地永久屋分布情形。
台灣各地永久屋分布情形。圖:端傳媒設計部
全台大規模永久屋基地一覽。
全台大規模永久屋基地一覽。圖:端傳媒設計部

永久屋所欲完成的「永久」概念,是相對於過往災後「中繼」安置方式而生。

永久屋政策的進行方式,是風災之後,由政府提供土地、慈善機構負責建屋,建成後將房屋產權贈與給災區居民「永久」居住。根據台灣行政院當年的會議記錄,政策宗旨乃是希望「讓重建區民眾遠離危險。」災後一週內,由慈濟基金會率先向政府提出這個「災後的長期災民安置方案」,獲得高層支持,最終拍板成為莫拉克風災的主要重建方法。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