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解禁售華H20芯片後即遭中方約談,《人民日報》評論問「讓我怎麼相信你」|Whatsnew

H20晶片售華或添變數,亦有專家指「約談」並非正式的「調查」,只是了解情況與排除風險。
2025年7月1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被媒體團團圍住。攝:Florence Lo/Reuters/達志影像

你是否曾經好奇,一篇報導背後,記者與編輯經歷了哪些思考與取捨?全新上線的會員限定新聞信《走進編輯室》,邀請你走入幕後,一覽記者手記、新聞觀察與未曝光的故事。現在加入暢讀會員,首年限時 9 折,解鎖更多會員專屬內容。

英偉達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特供版H20晶片,近日成為中美政治與人工智慧領域的焦點。

7月29日,英偉達(Nvidia)AI芯片H20重新放行售華,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隨即在7月31日約談英偉達,要求說明「後門」安全風險問題。翌日,「人民日報評論」在新浪微博發片,稱「英偉達讓我怎麼相信你」,提倡英偉達拿出H20晶片安全證明。

根據新華社報導,英偉達算力芯片被曝出存在「嚴重安全問題」,為維護中國用戶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依據有關法律規定,國家網信辦在7月31日約談了英偉達公司,要求英偉達公司就對華銷售的H20算力芯片漏洞後門安全風險問題進行說明,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此前,美議員呼籲要求美出口的先進晶片必須配備「追蹤定位」功能;美人工智能領域專家透露,英偉達算力晶片「追蹤定位」、「遠程關閉」技術已成熟。

英偉達發言人當晚發聲明表示,「網絡安全對我們至關重要,英偉達晶片沒有能讓任何人遠程訪問或控制的『後門』。」

8月1日,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旗下「人民日報評論」在新浪微博發片,稱英偉達「回應歸回應」,質疑H20晶片存在的「追蹤定位」和「遠程關閉」風險,指企業唯有按照約談要求,拿出令人信服的安全證明,才能消除中國用戶的後顧之憂,重新贏得市場信任。

從推出、禁運、解禁到如今的約談風波和官媒質疑,H20晶片折射地緣政治和商業利益的博弈。

從破局到禁運

2022年,拜登政府阻止英偉達H100等旗艦AI芯片進入中國市場。為符合出口管制規則,英偉達特意設計H20芯片破局,供應中國市場。

這款特供版晶片基於英偉達上一代Hopper架構,雖然和最新版本芯片有較大差距,但其性能領先於絕大多數國產AI芯片,且支持英偉達軟件生態,AI開發成本低。據美國研究公司SemiAnalysis數據顯示,英偉達在2024年售出了約100萬片H20芯片。

隨著中國生成式AI公司DeepSeek的崛起,美方擔憂即便是性能較低的芯片,也可能促成重大技術突破,於是改變出口政策。在今年4月底,H20晶片被美國禁止銷售至中國。根據彭博報導,有白宮官員指,美國對於中國如何使用這些晶片存在「跨黨派的廣泛擔憂」。

英偉達被迫取消客戶的訂單,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等中國科技巨頭。因無法交付訂單,英偉達稱蒙受55億美元的損失。

在禁運後,英偉達行政總裁黃仁勳展開「魅力攻勢」,頻繁往返太平洋兩岸,與中美雙方的官員會晤,一方面對外批評美國出口管制政策,另一方面積極遊說特朗普政府改變政策。

在今年5月初,黃仁勳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發表講話,批評了拜登政府限制芯片銷售的規定,警告稱禁止向中國銷售芯片對美國有害無益。

在月底,黃仁勳在台北接受媒體提問,批評美國對中國AI晶片的出口管制措施是「失敗的」,他說針對H20晶片的禁令其實沒有效果,中國企業會從華為或其他公司購買更多晶片,希望美國政府可以體認到這一點。

2025年7月20日,北京,參觀者參觀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的 NVIDIA展位。 圖:Costfoto/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上癮」策略與稀土交易

在7月,H20芯片的出口政策出現急轉彎。在7月15日,黃仁勳在今年第三度訪問中國時,接受央視採訪時公開表示,美國商務部已批准恢復向中國銷售英偉達的H20芯片。

在7月16日的記者會上,黃被問到是否改變了特朗普對H20禁令的看法,黃表示「我沒有改變他的立場,我的職責是向總統通報我非常熟悉的事情」。他強調,技術領先需要巨大的市場,大市場能帶來收入和利潤,支撐後續投入。

根據《紐時時報》的報導,特朗普政府的決策是黃仁勳直接遊說的結果。在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舉行會晤時,黃仁勳力陳重啟特製芯片銷售的理由,他認為美國芯片應成為全球標準,而美國將龐大的中國市場拱手讓給本土競爭對手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在解釋為何美國放寬出口管制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特朗普政府的策略是向中國企業出售足夠的AI晶片,讓其對美國科技形成依賴,就如「上癮」(get addicted)一樣。盧特尼克強調,中國企業目前獲得的只是英偉達「第四好」的芯片,而美國政府恢復向中國芯片H20晶片與一項(放寬)稀土交易有關。

了解情況,排除風險

特朗普政府放寬H20芯片售華,在美國引起爭議。《金融時報》的報導指出,約有20名安全部門專家和前官員在7月28日致函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警告允許英偉達H20晶片出口至中國的風險,稱「此舉是一大策略失誤,將危及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經濟和軍事優勢。」

對中國的影響而言,《人民日報》海外版訪問中國數字和法律專家張欣,她認為美國的「松綁」並非戰略目標的轉向,而是策略工具的階段性調整。她認為短期內H20芯片恢復銷售成為中國算力「救急包」,人工智能產業鏈布局重新提速,但長期不會顛覆中國國產替代的決心和空間。

就網信辦的約談,外界關注H20晶片售華或添變數。專注科技與消費領域的分析師Charlie Chai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他不認為北京會提出過於嚴苛的要求或設置監管障礙,導致英偉達實際上退出中國市場,「畢竟中國缺乏替代選擇。中國的境內研究與應用仍需要英偉達的芯片。」

而《財經》訪問兩位不願具名的網絡安全資深專家,他們認為「約談」並非正式的「調查,從公告的表述來看可能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其中一位專家指出,因為美國議員公開的言論,中方的監管部門需要了解情況,排除風險,表明積極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的立場。

另一位專家也認為,按照目前的表述,監管的目的可能在於英偉達的H20產品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消弭潛在風險。

評論區 0

評論為會員專屬功能。立即登入加入會員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