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十論:帽子戲法

「讀者十論」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

【編者按】「讀者評論精選」欄目每週擇選報導及圓桌話題中十條精彩讀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會因應長度及語意清晰作節錄或編輯。

1. 緋紅杏白,回應《戴耀廷鼓吹港獨?「假大空」政治新聞事件輿論戰》

生活在荒誕的世界之下,真實是如何並不重要。總之政治正確就好了,那管我曾說「我尊重性少眾人士自行決定他們的性傾向」我也會被扣上「亂倫同志,破壞家庭價值」。視我為敵的人會用不存在的事,以陰謀論作為打倒我品格的手段。

舉個更容易輕鬆明白的例子吧,我在公開論壇上說我們應討論在公司午飯時獨立自決煮飯自己吃有何好壞處的時候。難道我的言論會是鼓吹要公司寫字樓進行改裝,要重設電線,騰出空間把一個廚房放到辦公室內嗎?我只是受不了天天都要叫美團外賣飯菜多肉少菜不健康罷了,難道我們連討論其他健康吃午飯的方法也不行?我們的討論是「僭越底線,企圖顛覆公司,危害公司營運穩定」嗎?

真正危害公司營運穩定的人,不就係這群有事冇事亂扣帽子的人嗎?

2. 緋紅杏白,回應圓桌話題《戴耀廷被指發表港獨言論,遭港府和建制人士圍攻,你怎麼看?》

戴教授被圍攻的原因從不是因為「講獨」、「自決權」。而是他的言行能動搖中共這個德治國家的認受性,中共要把他除去,其政權才能免去公眾質疑它自身管治合法性的威脅。

中共政權是由國家經濟發展,維持社會穩定作為執政合法性。但中共的執政的欠缺透明度和存在貪腐問題,加上施政上欠缺可預測性。讓人民對其管治缺乏信心,容易使人民覺得只要能讓經濟好,由其他人執政也沒差。因此中共在法治功能不全下,只能單靠德行治國,讓人覺得只有它才是偉光正,只有它能管理好國家。一旦有人批評它的不足,就會失去德治形象,必要極力反駁。如有人想像中國由中共以外的人執政的形象,就必需要抹殺。因為單單想像已經有足夠的破壞力,破壞其德治形象及其執政合法性。

說真的中國人普遍那有高尚的人權意識?只是誰讓我有飽飯吃就好,那由誰來執政根本不重要,是否一定要中共來執政根本沒差。中共政權從根本就是一個可以被替換的存在,沒有讓其永遠執政下去的必要性。不管是多宏大理想的國家決策如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中國人民全面富裕,這些目標也不能成為國家凝聚力;這是因為中國人民從沒曾體會過,這些遠景對他們太遙遠了根本沒有感覺。政權對他們的存在意義還只留在能否吃飽飯的層面上,中共維持它的執政認受性還只留在能行德政之上,十分脆弱且容易動搖。因此只能盡力掃除一切危害管治形象的人的存在,來減低風險。這就是今天戴教授受到圍攻的原因。

3. 鹹魚姬,回應圓桌話題《稱老師為爸爸,幫忙洗衣買飯,可以嗎?師生關係的邊界在哪裏?》

問題還沒有到邊界應該設定在哪裏的層面,現實仍然停留在邊界根本就不存在的狀態;有權者為所欲為,無權者任人魚肉。在這個層面上,牆內也許從未進入過現代文明。

師生只是學術上的前輩、後輩區別,作為個體,雙方本來就是獨立、平等的。現實卻是,大部分人潛意識裏將老師(有權者)看作更高一等的生命體,學生理應忍受被奴役。有邊界的師生是前輩在引領後輩入門,沒有邊界的師生則是後輩在伺候前輩。
對於英國劍橋的本科生導師制,問過在英國留學的人,對方表示英國的導師是為學生提供便利,在生活上、專業上引領學生,甚至會把學生介紹給專業人士。說是模仿英國,完全就是狡辯了。說是把死者視為古代入室弟子倒是可信,畢竟古代講究的正是沒有邊界的三綱五常,弟子在生活上事無巨細地服侍師父,滿足師父需求,可以說與王攀的情況如出一撤了。

在工作上,員工遇上變態老闆,最壞的選擇仍然可以是辭職逃離;但在讀研、讀博的學生卻無法選擇逃離導師。對於只想要學歷的學生來說,尚且能麻痺自己忍一時,出賣尊嚴換學歷;對於希望走科研路的學生來說,是出賣一輩子的尊嚴。陶崇園正好是後者,他的絕望可想而知。選擇退學,他就等於放棄了科研之路;說出真相,他將不被那個科研圈子接受。既得利益者和潛在得益者(相信自己將來會得益的人)緊密抱團,絕不會讓他說出的真相變成真相,只會將他排除出圈子之外。

無法忍受的人死去或者放棄自己的專業前途,活下來的人則只能跟圈子抱團成為加害者。於是有了死者姐姐最後的「道歉」。這個案例則將會成為日後高校維穩的標桿。在此之前,還是一人自殺,全宿舍保研,尚不至於死者家屬當眾道歉,並不得不指責網民炒作。

4. iamamen,回應《在台灣,年輕人為什麼選擇 / 不選擇當外交官?》

這篇的「外交」定義太狹隘了,還困在「國」與「國」的關係中。其實廣義的外交是超越「國」與「國」的,可以是「公司」與「公司」,「宗教」對「宗教」,甚至可以是「生物」對「生物」,或是「生物」對「非生物」的。一個生物食物鏈的平衡就是「自然外交」的結果。而「生物」與「非生物」的平衡,就是大哉問了,是一個宇宙外交的結果。

不過把生物與非生物套入外交的關係是有點超過了,因為外交的核心是「價值」。生物與非生物並沒有「價值」這個概念,「價值」只有人類在用。人類的「外交」就是如何「將團體的價值發揮到最大,以保護團體內的個體。」如果人類沒有價值的概念,也就不會有團體價值,更不會有外交這門學問。

更進一步說,現在的外交學問更適用於「公司對公司」的交際上,而不是在「國對國」的關係上,這也是人類價值體系的改變。因為現今的社會,公司的力量越來越大,甚至有公司有軍事武力來保護一個人的人生。這時候「公司價值」會大於「國家價值」,一個「外交官」更願意為公司效力,而不是為國家效力。或者前陣子的「ISIS」也是另一種價值改變,一個人的「宗教價值」大於「國家價值」,他更願意為宗教效力。

所以,不論是國家、宗教、幫派、組織、主義、部落、種族,都要回歸到一個人類本質:「你的價值是什麼?」知道你的價值,並知道你所代表的團體的價值,你才能當一個好的外交官。

而不知道自己的價值是什麼也沒關係,我們都只是宇宙中的一粒沙。

5. chatoyant,回應《在台灣,年輕人為什麼選擇 / 不選擇當外交官?》

一篇好的訪談搞,看得出來經過審慎的裁切。然而放在深度標籤的這篇文章,看到標題以及引文後,期待看到的是這個媒體更有深度地去剖繪台灣年輕人對外交官的認識,以及年輕人對「外交工作」成為職業選擇的考慮。首先,這個定位本身會不會與某些提供選擇校系的分享平台有所重疊?再者,對於「選擇」的定義有待商榷(或許說更期待看到非外交科系畢業成為外交官的例子),最後是代表性(身份)的問題,如果我的理解沒錯這是集結三位尚未有實務經驗的被採訪者,十個問題中,從第四個開始出現對外交政策、台灣外交現況等等問題,這些問題是由僅僅受過大學教育的外交系學生回答,對這三位被採訪者是為難的,我樂於看見選擇的心聲,但是我更期待看到有關這些問題更全面的觀點。總而言之,這是一篇「太貪心」且龐雜的採訪稿,希望這是未來一系列文章的開端,期待能夠針對兩個不同面向去做切割討論:為何(如何)成為外交官,以及對台灣外交現況深刻且完善的分析。期待看到更優質的華文獨立媒體~

p.s 倒數第二個問題 「端:在台灣...」請改粗體

6. Yonatan,回應《鮑克凡:弱者如何「與敵同眠」?巴以一國方案的探索》

兩國分治方案是巴爾福宣言和英國託管巴勒斯坦下阿拉巴人強烈武力反抗的國際政治評估下的解決方案。在阿拉伯列國和巴勒斯坦政治代表持續拒絕接受國際協議下,巴勒斯坦人立國自主的可能性亦持續消失。

在1948年至1967年期間,眾阿拉伯國家沒有援助巴人在其擁有控制權的加沙,約旦河西岸成立巴國,並定都東耶路撒冷,而約旦當年亦試圖把西岸和東耶路撒冷納入其版圖內。至《奧斯陸協議》簽訂後,巴人政治代表已經協助以色列政權為兩國分治設置墓誌,以國20多年來在約旦河西岸的建設,已成功確立其要地不要人的政策,另一方面,巴勒斯坦的政治代表持續鼓吹和執行武力抗爭,只為以色列政權拒絕履行國際議決的藉口。而巴人掌權者的內部腐化和貪污,根本沒有本事和意慾建立一個健康的民主國家,令巴人平民受惠,他們的阿拉伯同胞自始至終也只當巴人為其政治籌碼而已。如今談一個共治只不過是巴勒斯坦人和少數極左的猶太人的意願,以色列國作為一個猶太國家,猶太人佔大多數而擁有絶對優勢,是不能逆轉的基礎,在全球猶太人看,這是猶太民族的命脈,把佔領區內的巴人納入以色列國為公民,被視為自取滅亡。如今誰擁有政治籌碼,誰是「大衞」,誰是「哥利亞」已很清楚,可惜的是處於劣勢的巴解和哈瑪斯不爭氣,繼續以權為私,給對手彈藥,增強自己的劣勢,到頭來只有一般的巴勒斯坦平民持續活在困境中。

7. 遊蕩在動物農莊,回應《小說家雙雪濤:談論東北,是媒體和讀者做的遊戲》

從去年很多公眾號的文章看來,東北好像一個死人。因為東北曾經輝煌過,很多人看似無法承受這種沒落。

我三年前的冬天去黑龍江玩,在去漠河的火車上看到很多學生,他們都是父母帶去哈爾濱考試的,希望高中能在省城的教學質量好的學校讀,光這點,我都覺得有希望。這個部分,西北完全不能比,西北教育資源落後,很多父母還認命,不再為小孩尋找更好的受教育的機會。

更何況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東北經濟再不濟也比西北強。西北現在的數據都是用資源堆出來的,等資源採沒了, 我估計西北的未來更悽慘。

8. zazhime,回應圓桌話題《《Ready Player One》全球大熱,是什麼讓它大受歡迎?是彩蛋嗎?》

其實人類這種生物啊,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一種東西,就是認同感。「你看我做到了XX」「哇那你真的很棒」 這樣的看上去稀疏平常的對話其實真的可以給人帶來無窮無盡的力量和勇氣的。這部電影真的帶給我們太多的認同感了,那種「我們是一夥」的認同感體現的淋漓盡致。而這一切,是一位年過古稀的老者給我們展現出來的,這種長輩對年輕人的流行文化的認同是讓我最感動的。

電子遊戲這個話題在國內真的太微妙了,哪怕已經過去了十幾年,仍然沒有辦法讓家長,長輩甩掉對其「電子海洛因」頭銜的認知。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怪電子遊戲,孩子性格不好怪電子遊戲,孩子不願意生孩子也他媽怪電子遊戲。也不知道電子遊戲是倒了哪門子的血黴總之在國內它就是原罪,其帶來的好處(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反應速度,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腦洞的拓展能力)都被無視。

於是若干年過去了,電子遊戲在國內變成了一個不倫不類的產物,蛋糕巨大卻發展畸形,但是在我國這種環境下,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於是你說為什麼我看這個電影看的高潮了?用知乎上一個用戶的說法,完全就是我的心聲:「我的前半生三十五年,花了幾萬個小時,看了那麼多的電影動漫,玩了那麼多的遊戲,我付出的這麼多時間與精力,冥冥中總會有一個使命等待着我去完成。
今天,我終於明白,我這一切都是準備着看這部電影。」

所以,如果你去刷這部電影,發現旁邊的男性觀眾滔滔不絕的向自己的女伴解釋裏面出現各種梗,請不要打斷他,請不要責怪他,這不是一種炫耀或是一種裝B,而是像一個孩子在給他的青梅竹馬分享他壓箱底的玩具。

雖然現在還是個很難說出自己的興趣是ACG的世界,但必須對他們說「這並不羞恥哦」,無論怎樣的興趣,沒有不美好的!

感謝斯皮爾伯格,給與我們這些大孩子這份最棒的禮物!

9. Eagle,回應《徐子軒:中國推行「基本收入」,可能嗎?應該嗎?》

這題目很有趣,把UBI 和AI 連在一起看,事情越來越複雜。

首先,中間的推論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心理學上的思量似乎並未放入其中。存在感,貪念,自我意識形態保護,cost of ownership 等也會令事情變化不能用理性推論成事。不過,我贊成這種思考,只有這樣的角力才使世界平衡。

愚見:

終極的目標: 當世界所有事情AI也可代工,大部分人類只會是無所事事,只剩下技術控制人員和高端資產擁有者能肆意獲得獎勵。其他人卻只能坐著等待UBI的施捨。從這方向看來,UBI是必然的手段,去壓抑人類對財富的追求,安於現狀變成大多數人一生,只因現有得益者不會希望有太多的反抗。

待續。

10. 魚也會渴,回應《超執筆:醫生該保護的是自己,還是病患?》

「如果以其他行業作參考,當一個銀行家投資失利,令銀行虧損慘重,即使他沒有犯錯,只是因為倒黴而觸礁,他也難逃被辭退的厄運,為何同樣的道理未能應用在醫護人員身上?」事實上,這種看法或許有失偏頗,銀行家的投資是一種純粹以獲益為目的的行為,社會道德承認為了獲益應當承受風險,但是至少在當前社會語境下,醫護所帶有的屬性不僅僅關於醫生的個人績效,還帶有社會公益的道德屬性,對所有醫療失誤和併發症一視同仁是否會導致醫生的道德感落差,從而導致醫生不願意承擔救治風險?如果將醫護行業視作與其他行業等同,那麼醫生的價值評估方式、社會對行業的看法也必須隨之而變。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端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