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

稱老師為爸爸,幫忙洗衣買飯,可以嗎?師生關係的邊界在哪裏?

高校教師壓迫碩士生、博士生屢見不鮮,師生權力不對等是唯一原因嗎?

師生關係的理想狀態是怎樣的?

師生關係的理想狀態是怎樣的?攝:Benjamin Lowy/Reportage by Getty Images

端小二2018-04-04 發起

大陸研究生三年級學生長期為導師處理買飯、洗衣等私人事務,甚至被迫叫導師「爸爸」。導師的權責邊界在哪裏?應怎樣約束和監督?

生活小事該不該幫忙?學生生活要不要關心?良性的師生關係是怎樣的?

你曾經遇過改變你人生的導師嗎?你跟他/她的關係是怎樣的?

3月26日,武漢理工大學研三學生陶崇園在校內跳樓身亡。隨後,其姐姐在網上發布文章,稱陶崇園長期受男性導師王攀壓迫。此事在社交媒體上迅速發酵,引發廣泛關注。

文中提供兩人大量文字對話截圖,顯示陶崇園在讀研期間,長期為王攀處理買飯、洗衣服等私人事務,被要求幾乎每晚八點去其家中「面談」,甚至被逼叫王攀「爸爸」。文章還指出,王攀為讓陶崇園在其手下讀研,曾書面承諾每年補助5000元人民幣、優先推薦陶崇園出國讀博或作訪問研究,但碩士畢業前夕,王攀多番阻撓陶崇園海外求學和找工作。

據環球時報報導,事發後王攀曾在相關學生群內發表《抑鬱症患者最後可能會死於自殺》等文章,並稱日後研究中心招人需通過心理測試。網上流傳一篇王攀署名的聲明《陶崇園和我》,文中王攀稱自己關心陶崇園身心健康,發現他有嚴重的睡眠障礙,並解釋「做家務」是兩人獨特的語言系統:「我們均認為中國古代的入室弟子模式和英國劍橋的本科生導師制非常可取,於是我們長時期採取了晚上面對面交流30+分鐘的交流制......當他問及如何給家裏說這件事時,我們協商一致選用了『到老師家做家務』的這一回答。」但該文真實性未獲王攀回應。

在他人公開的QQ群聊天記錄中,王攀曾回覆:「我忽略了一個事實,他可能是隱忍著和我裝著很親密,我和他很早就認了『義父子』關係,對他期望值很高,壓了不少擔子。」同時他否認「不讓畢業」、「主動保研退回」、「推薦讀博不兌現」三事,稱會拿出證據。王攀還在QQ群說自己偷偷哭了兩天。陶崇園的一個同學覺得,王攀確實把陶崇園當入室弟子培養,但可悲的是他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

學校方面,校方表示已成立調查組追查此事。初步認為學校和導師無責,已請律師走法律程序 ,出於人道考慮會給家屬5萬元安撫金。4月1日新京報獲得一份學校內部會議錄音,會上有負責人稱:未發現王攀存在明顯不符合師風師德和刑事犯罪的地方,導師不讓畢業的情況不存在,並希望家屬從司法途徑解決問題。

然而陶崇園的姐姐則在聽完錄音後表示,校方當時並未及時報警,報警信息是她和弟弟同學最先撥打的,而該案件在警察局無法立案因而很難走司法途徑。陶崇園的姐姐認為,校方的調查和調查結果都是不負責任的。

目前,網友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陶崇園墜樓後手機、身份證消失,學校和警方稱沒有找到。而學校方面的態度令人懷疑。第二,網友根據兩人對話截圖,猜測陶崇園曾遭王攀毆打或性侵。在陶崇園電腦中,有一個文件夾存放了一篇關於高校性騷擾的論文。網友質疑正常老師怎麼可能讓學生叫爸爸。還有網友稱,王攀在某次對話中說「保證不傷害你」,也就是說他曾經傷害過陶崇園,特意強調「到我辦公室來」,可能是肉體上的傷害。陶崇園姐姐對此表示不清楚,從未聽弟弟透露過。

近年來,高校導師壓迫研究生的事屢見不鮮。2017年12月,西安交大博士楊寶德自殺溺亡,其女友認為此事與楊寶德女性導師周某有很大關係。據媒體報導,楊寶德被要求幫周某澆花、打掃辦公室、停車場接送、陪逛超市、陪吃飯、擋酒、陪打麻將等,更在出國問題上被多番刁難。2016年,南京郵電大學研三學生蔣華文跳樓身亡,隨後被指出生前受導師張某壓力。學校調查發現,張某曾違規收取學生實習酬勞、剋扣補貼,存在人格侮辱、性騷擾學生等行經。知乎、豆瓣上有不少研究生控訴導師欺壓等事件。國外高校,也有網友總結出「美國變態導師清單」,提醒同學謹慎選導師。

每次自殺事件中,輿論中都有聲音認為,死者或死於不抗壓、心理脆弱,或死於不夠勇氣、不敢反抗。有網友表示,現在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或者沒有處事經驗。出現問題後,不會尋求幫助、不敢更換導師,只知道一忍再忍。

網友還指出,老師和學校間的矛盾衝突很明顯。老師要評職稱、要經費科研、要廉價勞動力,就必然壓榨學生。同時,學生對導師也有依附關係,就算日後工作而不做學術,老師的人脈關係也會或多或少影響學生。因此,這種雇傭型或畸形的師生關係並不少見。

有觀點認為,學生加強自身方面的問題固然必要,但健全相關制度、明確對導師的約束和監管更重要。由於中國高校碩博教育大都採用導師制,在課題研究、論文發表、能否按時畢業等大事上,導師都有決定權。可以說決定學生畢業、就業的關鍵人物就是導師,但導師的權責界線並不明確。2014年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誘姦學生事件後,教育部劃出被稱為「紅七條」的教師行為。但有人認為,針對高校教師尤其是導師權力越界問題,需要更多明確的規範。

有媒體採訪國內外碩博學生,有人認為幫導師做私事可以接受,但不能成為慣例,更要把握好尺度。如果被要求超出師生界線,寧願不要學位也會拒絕。有人認為師生關係應該是雙贏,學生既能學到專業知識、人生經驗,老師也能做好相關工作、教導學生。有人認為師生是獨立的個體,可以互相幫助,但不應在生活上有過多的影響和束縛。導師在生活上對學生保持適度關心,但不宜讓學生參與自己私生活。

針對此次陶崇園事件,教育家熊丙奇認為,教師權力不受制的情況的確存在,應建立健全的導師制度,給導師指導權的同時,明確其職權範圍。同時,他指出目前學生權利受損後,維權只能通過媒體。他建議實施學生自治,參與學校管理、監督和評價。

導師和學生關係的理想狀態是怎樣的?你曾經的導師經歷又是怎樣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