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

聯合國及12國批評中國人權惡化,中方代表嚴詞反駁

刊登於 2016-03-11

2016年1月16日,香港民眾在政府總部示威,表達對銅鑼灣書店股東失蹤事件的不滿。攝:Anthony Kwan/端傳媒
2016年1月16日,香港民眾在政府總部示威,表達對銅鑼灣書店股東失蹤事件的不滿。

3月10日,聯合國及其他12個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1次會議上,對中國進一步惡化的人權狀況提出批評,並呼籲中國釋放所有被關押的律師和其他維權人士。但與會的中方代表傅聰對這些批評提出強烈反駁,並指責美國是「偽君子」。

在當天的會議上,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扎伊德•侯賽因(Zeid Ra'ad Al Hussein)首先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了年度主題講話。他 在講話中表達了對中國當局自去年7月以來針對律師的大規模打擊行動的擔憂,並呼籲中國釋放所有合法從事其職業的律師及其他和平行使其權利的維權人士。

我們對最近的中國公民與外籍公民在中國大陸以外失蹤或被迫返回事件表示擔憂。此類跨境執法行動是不能接受的,這是一種公然挑戰國際秩序的做法。其中針對香港人的相關事件也違反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在基本法下保持高度自治的承諾。

3月10日,美國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代表哈珀

美國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代表哈珀(Keith Harper)隨後也在會議上代表澳大利亞、英國、丹麥、芬蘭、德國、冰島、愛爾蘭、日本、挪威、荷蘭、瑞典和美國共12個國家宣讀了一份聯合聲明,表示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進一步惡化感到擔憂,「尤其是逮捕和關押人權活動人士、公民社會領袖和律師的做法」。哈珀稱,許多被捕人士沒有獲得法律援助,也不允許家人探望,這種做法「違背中國本國的法律和國際準則」。

在這份聯合聲明中,哈珀特別強調,對近期頻繁發生的中國公民和外籍公民在境外「失蹤」事件感到擔憂,同時對涉案人員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官方媒體公開「認罪」表示不安。

自去年10月以來,以出售中國時政「禁書」聞名的香港銅鑼灣書店先後有5人在泰國、中國內地及香港「失蹤」,5名當事人後來陸續出現在中央電視台及鳳凰衛視上「表態」,稱「自願」回到中國大陸接受調查或協助調查。

哈珀在聲明中指出,中國政府此類跨境執法的行動是在挑戰國際秩序,亦違反了對香港在基本法框架下保持高度自治的承諾;而「電視認罪」則違背了中國法律和國際人權公約中的相關約定。

除銅鑼灣書店事件外,中國當局近期在境外執法事件還包括:去年10月將此前被捕的維權律師王宇16歲的兒子從緬甸押返;今年1月將不願充當中國國家安全部門線人而逃離的記者李新從泰國帶回「協助調查」。

而涉案當事人在電視上「認罪」、「悔過」或「澄清」事件已逐漸成為常態,並且以記者、律師居多,甚至還有外國人。今年1月,被指「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瑞典維權人士達林(Peter Jesper Dahlin)在央視「認罪」,隨後被驅逐出境。

桂敏海與達林在央視「認罪」的畫面。端傳媒攝影部/設計圖片
桂敏海與達林在央視「認罪」的畫面。

與達林同案被捕的律師王秋實也在同一電視片段中「認罪」,他是去年7月的律師大抓捕行動中受重創的北京鋒鋭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全璋的代理律師;今年2月,因協助浙江基督教會在教堂拆改中維權的律師張凱在被抓半年後,也出現在溫州電視台「認罪」。

在電視上「認罪」或「悔過」的新聞從業者則更多,比如資深獨立記者高瑜、21世紀傳媒原總裁沈顥、《財經》雜誌記者王曉璐、南方都市報深度報導部副主任劉偉等,這使得外界對中國的新聞環境更加擔憂。

在加強聯合國人權機制方面,中方認為,重中之重是堅定維護國際人權機制的信譽和權威,扭轉將人權問題政治化的現狀,不搞雙重標準,避免重蹈人權委員會(人權理事會前身)長期存在的『信譽危機』的覆轍。

3月10日,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副代表傅聰

與會的中方代表、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副代表傅聰回應稱,侯賽因不應該發表「沒有事實依據的主觀評論」,並建議理事會重點改革高級專員辦公室職員的構成比例,「以更好地體現公平地域分配原則」,「杜絕給成員國強加額外義務」。

傅聰稱美國是「偽君子」,認為美國「在關塔那摩監獄虐囚、實施酷刑臭名昭著」,「槍支暴力事件司空見慣」,「種族主義問題痼疾難消」;他還指責美國「實施大規模域外監聽項目,使用無人機襲擊造成他國大量平民傷亡,海外駐軍強姦和殺害當地人,在海外實施綁架、設置黑監獄等。」傅聰特別譴責了參與聯合聲明的日本,指該國拒絕為二戰期間強徵慰安婦的行為承擔責任。

總部位於美國的中國人權組織(HRIC)總幹事譚競嫦對此表示,中國對美國和日本的指責才是把人權問題政治化,並認為這是中國對任何批評的一貫反應,「完全不能容忍批評,中國對待國內民眾的批評也一直是這樣。」

美國國務院於去年6月25日發布的《2014年各國人權報告》,在中國部分提到中國政府持續打壓異議人士,限制信息流動及公民社會發展,在西藏和新疆限制宗教、言論和集會自由。6月26日,中國國務院便按「慣例」發表《2014年美國的人權紀錄》作為回應,批評美國槍支氾濫、警察過度使用暴力、種族歧視嚴重等。

中國維權人士胡佳對此表示,「中國政府對美國的人權報告採取的是正在美國社會進行廣泛探討的內容,美國從來也不去掩飾這些」,而「美國批評你的東西都是你掩飾的,天天發生在國民身邊的」。

27
據2011年中國人權研究會發表的《人權藍皮書》,中國已參加27項國際人權條約。其中《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雖然已簽署,但全國人大至今尚未批准。

聲音

今天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12個政府發表前所未有的聯合聲明,勇敢地譴責中國無情鎮壓人權的行動。這份聲明顯示,習近平主席以為可以消滅國內的異議人士,可是世界和困境中的全中國人權衞士站在一起。

「人權觀察」中國事務負責人 Sophie Richardson

我們對中國無情鎮壓公民社會以及手段之嚴厲深表關切,現在已經從壓制批評輿論發展到鎮壓維權人士以及大膽直言的書商和律師,而且還越來越擴展到海外……應該採取聯合行動,明確表示,不能袖手旁觀,讓踐踏異議人士的行為繼續下去。

美國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代表哈珀

要堅持各國政府是推動人權主流化的主導力量,應尊重各國根據本國國情,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模式和道路。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副代表傅聰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是聯合國系統中的政府間機構,負責在全球範圍內加強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工作,解決侵犯人權的狀況以及對此提出建議。理事會負責討論全年所有需要關注的人權問題和狀況,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舉行會議。人權理事會取代了之前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由47個通過聯合國大會選舉的成員國組成。人權理事會由聯合國大會於2006年3月15日通過其第60/251號決議創立。其首次會議於2006年6月19日至30日召開。一年之後,理事會通過了指導工作和設立其程序與機制的「體制建設一攬子計劃」。普遍定期審議機制為理事會程序中評估聯合國各成員國的人權狀況服務;諮詢委員會作為理事會的「智囊」,為人權專題問題提供專業知識和建議;投訴程序使得個人和組織有機會提請理事會對侵犯人權行為的注意。人權理事會也與原人權委員會(如今被理事會替代)建立的聯合國特別程序一同開展工作。特別程序由特別報告員、特別代表、獨立專家和工作組組成,對具體國家專題問題或人權狀況予以監督、審查、建議和公開報導。(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來源:衛報BBC美國之音新華社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