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评论
评论|
陈健民:革命的诱惑
和平非暴力不单是争取民众支持、令抗争主流化的手段,更是赢取部分军方/警察领袖的同情、造成建制内哄的不二法门。
评论|
李达宁:领袖的诱惑
革命的诱惑并不是一种与深度辩论对立的情绪。确切而言,情绪不可对抗,只可以处理。而如果一种论述洋洋洒洒,头头是道,却没有处理情绪的能力,那也一定会自绝于群众。
评论|
陈弘毅:伞落之后,让一国两制走下去
持不同政见的人是不是一定要互相仇视、憎恨和咒骂?他们能否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话、理性沟通,尝试求同存异,从而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
评论|
周永康:伞落之后,革命是否唯一出路?
回顾雨伞运动,港人的公民抗命实际只是有限度实践。
评论|
梁耀忠访谈:议会谎言,无能三十年?
梁耀忠,自1985年起当选区议员后,在葵芳选区连任,从无间断。作为一个资深议员,他这样说:“大家也知道,区议会...
评论|
和平抗争是现实政治
在和平抗争看似离地,暴力抗争胜算不高时,我们似乎找不到一条抗命的出路……
评论|
阎小骏:我为什么要写《香港治与乱》?
在香港政治问题的讨论中,本地不同派别人士基本上都拥有各不相同的政治观点、论述方式和预期读者群,相沿成习;但他们共通的一点则是对于北京治港政策的隔膜。
评论|
羽戈:为什么他们会变成自己反对的人
我们已经完全变成,二十岁的时候我们与之抗争的东西。
评论|
朱建陵:大陆看台港,就是折腾
港两地社会念兹在兹,视为“普世价值”的民主,在北京眼中则不是一种“价值”,而只是一种“工具”。
评论|
陈永政:让民主运动转化为抵抗运动
第三阶段的抵抗运动是要超越单纯“制造麻烦”的抗争,而积极地透过“建设”去与不义的政权分庭抗礼。
评论|
黄洪、叶浩刚:“情.感”╳雨伞运动(下)
为什么在雨伞运动有大量学生及市民会加入,令运动有足够的广度?有什么原因促成这场社会运动的爆发?有什么因素令参加者长期及高度参与?
评论|
吴向宏:要不要效法李嘉诚 “逃离” 中国?
如不想让大家走,很简单,赶快拿几条稳定人心的政策出来,舆论自然会转向。
1
…
294
295
296
…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