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欧迪斯:习核心的东盟布局,撞上特朗普扭转的国际秩序

特朗普的野心有多大,才是中美局势的核心。围绕著习近平赌上政治生命的“一带一路”,我们将亲眼见证中美的大博弈时代来临。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著的砲弹攻击......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 毛泽东,中共第七届二中全会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今年11月1日展开他任内第三次访中之旅,为习近平带来大礼,马来西亚首次向中国采购巡逻舰,不但写下历史,更惊动了华盛顿,西方媒体议论纷纷“马来西亚是否倒向中国?”

然而,在政治板块浮动的表象之下,与其说是纳吉布“决定”要向北京倾斜,倒不如去思考,纳吉布在这场精心设计的朝贡大戏中,被安排在什么位置。

天上掉下来的不只杜特尔特

今年五月起,我们看到一连串东南亚政治领袖陆续造访北京:

05月,老挝国家主席本扬
06月,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
08月,缅甸实质领导人昂山素季
09月,越南总理阮春福
10月,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
11月,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

在这一连串“进京”名单上,中南半岛上的东盟国家,除了正为君王辞世举国服丧的泰国之外,老、柬、缅、越、马全到齐;甚至连海上的菲律宾都参一脚,适时给了中方台阶,缓解南海的矛盾。对于后者,中媒纷纷形容“天上掉下来一个杜特尔特”。

这些政治领袖的接连来访,除了象征在中美南海角力的战场上,北京扳回一城之外,其最大的共通点,其实是为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黄袍加身”的闭幕高潮提供外部推动力——也就是“习核心”的确立。中国,再次具备了争霸的集权实力。

换个角度来看,在亚太经贸板块正式浮出水面前,东盟(东协)领导人都希望先争取利多、增加自己在国内的政治筹码。中国总理李克强今年3月在博鳌论坛上表示,中方希望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在今年底前完成谈判,为各国领导人提供了访中的政治正确性;鱼帮水,水帮鱼,各取所需。

随著中国改革开放迈向四十年,北京对于国际经贸战略的游戏规则,也越来越熟练;与此同时,东盟国家也越来越懂得,怎么在华盛顿怀中向北京抛媚眼。

吊诡的地方在于,就在这个时候,美国选出了不按牌理出牌的特朗普。

外界大多认为特朗普对盟国颐指气使的态度,无疑是中国一大利多;但实际上,他给习近平添乱的可能性也让人无法忽视。

对中国来说,从现在到2017年十九大之前,将会是整个西太平洋地区,“中国版门罗主义”的成型关键期;确立“习核心”之后,中国的对外政策,必定更能加速朝向习近平所倡导的“亚洲新安全观”、“新型大国关系”拟订,这是习用来改变邓小平的“韬光养晦”策略、中国崛起路线最清楚的指导方针,一步步逼使美国承认中国的后院范围。

现在好死不死来了个特朗普,万一美俄融冰“过快”,反而打乱中国崛起的脚步。对于曾经出过尼克松的共和党来说,特朗普的野心有多大,才是逆转中美局势的核心。而这一切都将围绕著习近平赌上政治生命所推动的“一带一路”。我们将亲眼见证中美的大博弈时代来临。

“一带一路”撞上“亚太再平衡”

杜特尔特、纳吉布会见习近平,西方媒体之所以高度关注,无非是质疑南海是否再度吹起东风。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与2008美国金融海啸,在殃及全球经济之余,也给了中国“承担”的机会——其透过推动1200亿美元的“清迈倡议”基金计划(CMIM)来稳定亚太金融、主导东盟加三机制与 RCEP 谈判、创建亚投行等,积极展现负责任的大国态度,稳健推进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一系列布局,也相对弱化了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建制,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或是亚洲开发银行(ADB),对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随著习近平时代“一带一路”的成型,中国大战略的轮廓,逐渐清晰。

在欧亚大陆,北京利用“亚信会议”(CICA)、“上海合作组织”两个平台修好中俄关系、解决陆上边境争议,构建有利中国崛起的安全环境。这个前共产集团区域提出“亚洲新安全观”,主张“亚洲事务由亚洲人来管”,以陆制海,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

在亚太地区,中方则对美提出“新型大国关系”,强调“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赢”,以拖待变,在亚太完全整合、东协放弃引入区域外势力的临界点(tipping point)来临之前,为中国争取更多时间。北京企图将911之后,中美两国在亚太安全领域的合作,过渡到“中美共治”的局面,并且透过主导东盟一体化的过程,拉拢东盟各国、边缘化日本。

图:端传媒设计部
图:端传媒设计部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战略研究教授 Andrew Erickson 及普林斯顿大学研究员 Adam Liff 曾在期刊《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撰文指出,奥巴马政府与北京之间,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并无共识。

事实上,希拉里国务卿时期的“亚太再平衡”烽火策略,就是美国的回应——自2010年南海局势快速升温,一直到今年7月海牙仲裁庭(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的判决,美国将南海议题视为权力平衡的温度计。其透过踩住中国能源运补的脆弱处,来提醒北京谁才是老大。美国可以承认中国崛起,但还没到平起平坐的时候。

中国对东盟的态度,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反馈。站在北京的立场,即便无法将东盟十国全变成朋友,起码也要分而治之。

中国冒著冲突风险,将南海几座小岛列为国家的“核心利益”,除了有国内民族主义因素之外,也恰好能以之辨识东盟的利益分歧。其长期目的就是将中南半岛纳入势力范围;这跟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结束前,一步步将亚太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新的时代不再以据有领地为手段,而有新的面貌。

东盟各国也的确随著南海争议的白热化,在立场上出现了明显对比,分成“陆上东盟”与“海上东盟”两群。两者的分野不完全取决于地理位置,而是经济、安全议题在美中之间“灵肉分离”程度的不同。2016年出炉的“澜沧江─湄公河会议”,让中国与“陆上东盟”的关系进一步制度化,而“一带一路”与泛亚高铁的完成,将是中国版的“雁型体系”(the flying-geese model)大功告成之时。

奥巴马曾经用“800磅大猩猩”来形容中国,认为放任中国主导亚太经济秩序,未来美国将无立足之地,并不只是为了 TPP 在说项。奥巴马“毕业旅行”,选择越南与老挝作为拔桩目标,代表美国某种程度上也意识到,“天朝降临”已经开始倒数。中美两国角力,成为了人尽皆知却不能说的秘密。别问太平洋够不够大,连为了一点点立足之地,都能吵得面红耳赤。

中南半岛诸国,北京皆有杠杆

老挝、柬埔寨由于历史因素,在很早以前就已经靠拢中国;中国经济起飞后,两国态度更加坚定。刚刚掌握老挝人民革命党大权的本扬沃拉吉(Boungnang Vorachith),极度需要中方填补高铁资金。通过首都永珍(中国称万象)的泛亚高铁中线,将是这个东盟最穷的内陆国家,一举翻身的百年大运。柬埔寨的总理洪森则是靠著北京,才能持续掌握柬埔寨政权。

位于中南半岛中心位置的泰国,自暹罗时期以来的立国方针,也是与北方的中华政权交好。一向充满外交智慧的泰国,懂得适时引进日本经济力量,来抗衡中国的影响力——连高铁都是中日各半。不过近期因为拉玛九世皇普密蓬的仙逝,泰国恐将有一段期间被内政所困,无法维持过去的灵活度。

半岛西侧的缅甸,实质掌权者是担任国务资政、外交部长的昂山素季。虽然她的上台与缅甸民主化,一度带给北京极大压力,但是昂山素季很快意识到,在奈比多政府还未能实质掌控全境之前,无论美、日能提供多少帮助,与缅甸交界两千公里的中国,才是缅甸能否实质统一的关键。

昂山八月访北京,国际媒体都聚焦在中缅边界密松水电站工程的重启,怀疑她想要“水坝换石油”,但笔者认为, 昂山更重视新世纪“彬龙会议”能否成功,完成其父昂山将军的未竟之业。缅甸国父昂山将军周旋各方,才得以联合缅甸本部、掸联邦、克钦邦、钦邦等少数民族地区,在1947年的“彬龙会议”达成共识,建立统一的缅甸联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然而,实际状况是,少数民族与缅甸政府冲突不断;其中,拥枪自重的缅北果敢地区,最为棘手。

果敢地区位在缅甸北境与云南交界处,面积相当于香港2.5倍大,本为清帝国属地,20万的人口组成,九成都是华人,由于英国殖民才被并入缅甸。果敢的地位暧昧、“回归中国”的呼声从未止息。盘据该地的武装力量“民族民主同盟军”(MNDAA)领导者彭家声,则自视是缅北华裔的保护者,动向因而受到中方多所关注。这些都让缅甸政府有所顾忌,也给了彭底气。北京的态度将决定,这支缅北武装力量愿不愿意坐下来跟政府谈判。昂山素季明白,一日无法解决缅北问题,北京将永远掐住缅甸的软肋。

至于半岛最东边的越南,近年内斗严重;以南北地域为划分的派系斗争,影响了越南外交的走向。越共的权力核心分散,共党总书记、国家主席、国会主席、总理四者间的斗争平衡,便成为北京能够著力的软肋。改革派的阮春福成为总理,是越共第12次全国党代表大会权力斗争的结果,也预示了越南的中国政策将转回以经济发展,而不是安全威胁所主导的基调。对越南来说,最大变数将是安倍可能接手主导的 TPP,因为同时签署RCEP跟TPP的越南,是美中贸易角力的最大获益者,2030年GDP成长幅度预估将高达10%。但一旦TPP消失,将打坏越南经济发展的如意算盘。这些是否会变成越南国会的内政筹码,仍须关注。

陆上东盟,各有北京能够插手的议题,那么海上东盟呢?

海上东盟,中美间的“对冲战略”

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三国对马六甲控制权的争夺,以及过去历史所种下的安全矛盾,是北京最能运筹帷幄的地方。

印尼从马来西亚建国初期的1963年,就曾在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印尼称加里曼丹岛)与马国发生过边境战争。两边操著相近的马来语言,却因殖民秩序的遗留,打从一开始就是彼此天敌。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之间的龃龉,就更为华人所知──新加坡建国初期的国防政策,就是以马来西亚为假想敌。

星马双方对中美关系,各别出现过一进一退的发展。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今年8月访美时,形容奥巴马为“美国首个太平洋总统”,而奥巴马表示新加坡是“美国在亚洲区域存在的一个锚”;新加坡目前是美国“亚太再平衡”的前沿,美军在此除了军事演习,还有两艘滨海战斗鉴(LCS)。不久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与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才针对新加坡在南海的角色爆发笔战,弥漫著一股十分不寻常的火药味。

形成对比的是,在今年7月,美国司法部宣布,同意冻结与马国企业有关的10亿美元资金,这笔巨额和马来总理纳吉布所卷入的国内贪腐丑闻有关。10月25日马国国防部长希山慕丁,就在脸书上泄漏,马来西亚将向中国采购18艘巡逻艇(LMS)的消息,最后纳吉布在北京敲定地一波 4艘订单。

澳大利亚学者Euan Graham认为,马国此举发出了一个讯号:中国因素首次被以“军事能力”的形式,引进了马六甲,以平衡美国、甚至印度在此地区的影响力。中美星马相互制衡的情势,正进入重新调整的变动期。

按照中国南海研究院的观察,马六甲三国,长期以来精心构建两面下注的“对冲战略”(Hedging Strategy),主要透过三种途径:加强自身能力建构,巩固与区域大国之间的关系,增强与美国等区域外大国的关系这些变化能否被解读成,中国成功在亚太地区拔桩?恐怕还有待观察。

澳大利亚国立国家大学战略研究所学者Evelyn Goh就认为,从2000到2010年之间,越南、菲律宾甚至其他东盟国家的“对冲战略”倾向越来越明显。它们游走在华盛顿、北京之间,目的都是为了取得对本国较有利的筹码,杜特尔特反反复复的态度,正是最好的例证。

然而,印尼,这个人口三亿、位居印度洋与太平洋要津的东盟国家,被称为东盟的天然领头羊;它的选择才是影响全局的关键。

严格来说,印尼不属于南海争端的主权声索国,但其在纳土纳群岛与中、越存在海疆争议。 自 1990 年代以来,它一直积极扮演“调停者”角色,希望借由推动南海争端解决机制,来彰显影响力,确立它在东盟的领导地位。

印尼与中国在渔业捕捞议题上摩擦频传,让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在国内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印尼民意越来越倾向改变过去“不结盟”的立场,改挺越南、菲律宾,甚至考虑倒向美国,来平衡逐渐从南海外溢的对峙情势。

在奥巴马任内,陆上东盟已经进入了中国的重力场,海上东盟则明显在中美角力间想多捞点好处。而这盘棋,在白宫易主后,可能将出现格局之外的重大变化。

中美俄大三角的可能逆转

特朗普喊出要废 TPP,大多人解读北京大喜、亚太将由 RCEP 主导,却没意识到特朗普当选隔天,普京随即对美抛出橄榄枝背后的意义。美俄融冰,将会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带来巨大挑战。中国北面无事,才能推动南进。美国若是能透过与俄国合作,破坏中国在欧陆地区的支点,中国就无法在亚太地区使尽全力挑战美国。

中国用美国建立的国际经贸秩序,逐渐挑战美国在亚太的领导地位;美国却能逆转中国崛起的根本因素。在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出线,要说北京高兴,恐怕得言之过早。

1970年代以来的中美苏(俄)大三角,极有可能在特朗普任内,同样以美国为支点逆向调整,从过去的“联中制苏”,变成“联俄制中”。特朗普上任后,很可用东欧换取东南亚──其对欧洲各国“承担更多责任”的要求,将造成北约内部的大幅震荡,也纾缓俄罗斯西线压力;届时,俄罗斯对中亚或远东的著力会增加,中俄暂时性的同盟关系将回到竞争状态,成为中国的灾难。

更可能的状况是,安倍随著美俄关系改善,趁机解决北方四岛的领土问题,日俄关系一下子热络起来,亚太地区将正式引入“俄罗斯因素”。今年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潘科夫(Nikolai Pankov)就曾表示,有意重返越南金兰湾,重启在2002年关闭的俄国海军基地;不过越南却倾向让金兰湾“国际化”,各方势力在此汇聚、彼此制衡。

对中国来说,这将是一场恶梦。本来赢得东盟是加分,这下子变成非赢不可,否则就全盘尽墨。特朗普效应引发的反弹,更让担心“抛弃论”的美国诸盟国,迅速提升自主防卫态势。

日本、印度结盟动作频频,澳大利亚、印尼也传出要在南海议题上合作。印尼面对马来西亚在马六甲引入的中国因素,也很可能会明确表态,让北京知道,不是所有东盟国家都已经俯首称臣,借以捍卫东盟领导者的地位。

较少人注意到的是,连法国都以欧盟代表的身分,开始在南海布局。法国拥有印度洋上的留尼旺、马约特, 凯尔盖朗群岛,以及南太平洋小岛法属波里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等领地,作为前进亚太的前哨站。印太地区的常驻军队有8000人,其中2800在亚太。

法国赢得澳大利亚12艘潜艇的军购案之后,这个世界第五大武器出口国,不但可能以军购、军援来增强美国亚太盟友的军武能力,来交换美国保持北约参与的力道,还可能将南海当作新商机大赚一笔。从欧盟欲在北约之外,构建欧洲防卫组织的情况看来,欧洲人对特朗普的担忧相当真切。未来可能会见到欧盟对美国安全战略有更多“以退为进”的动作。

按照中国原来的计划,2013年与东盟签署的《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应该在2016年至2020年之间,升级到战略伙伴关系的程度,并且把宣言推进到实际行动,现在看起来,能否落实也可能充满了变数。

特朗普人马,葛瑞(Alexander Gray)与加州大学教授纳瓦洛(Peter Navarro)在选前撰写的亚太政策,也被解读为:特朗普的亚太政策可能比奥巴马更强硬,甚至已经传出要增加美国派驻亚太军舰的总量──不过不是改变美军全球部署的比例,而是制造新的军舰与中国抗衡。

眼前,北京需要争取更多时间,针对东盟国家各个击破,无论是在内政上见缝插针,或是运用“分而治之”的地缘战略。过去,美国在反恐、经济等议题上对中国多有索求,给了北京弹性运作的空间。然而,这一切将随著特朗普上台,出现更大压力,让东盟国家更有谈判底气。光是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北京要摸清虚实,恐怕就要花上好大力气。

习近平苦心经营多年的强国大计,将可能被这位喊著“让美国再度伟大”的白宫辛普森大叔给毁于一旦。面对特朗普,北京没有任何理由乐观看待。

(欧迪斯:澳大利亚国立国家大学战略学及外交硕士,现为国际新闻专业工作者)

读者评论 5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從2000到20010年之間,
    这里多写一个零

    1. 謝謝讀者指出,已經更正!

  2. 如果中美俄三大国关系变好,那世界和平也差不多了,但是现实主义国际政治可不是那么理想的玩意,总之无论如何请中国政府做好最坏的预期吧

  3. 砖家,佩服!

  4. 这是( ͡° ͜ʖ ͡°)动画《海贼王》开头旁白吗?大航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