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订阅支持
登录/注册
会员中心
简体
繁體
深度
日报
速递
专题
评论
播客
系列
栏目
互动页面
多元
国际
大陆
台湾
香港
社群
订阅支持
订阅新闻信
参与活动
最新
地域
国际
大陆
香港
台湾
评论
系列
栏目
播客
活动
社会运动
评论|
邓建华:在“正常化”时期阅读哈维尔
乐观与悲观,都可以与结果无关。
对话历史,回应当代,连结彼此——《5月35日》到台湾后有什么火花?
“我们拥有民主、自由、平等,可是,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当成得来不易的东西,不要滥用它,或太理所当然把它交出去?”
六四34年:中国军事威胁下,台湾为何需要关注六四、如何纪念?
“六四不是历史,而是现实。”
评论|
中港台青年大对谈:我们讨论六四,因为它是关照当下政治的过去
“我们不能回归正常,因为正常正是问题所在。”
私人记忆:34年,一个人的六四,纪念是什么形状
“至今我仍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依然在纪念。”
从英国、加拿大到日本,海外的六四集会筹办者在碰撞中相认
“割裂之后信心从哪里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行动创造的。”
专访李立峰:公开的六四纪念消失了,记忆会断裂吗?
任何社会都有保留一种记忆的能力,就算多细小也好。
英国公医体系危机:为甚么急诊等候时间愈来愈长?|一分钟数洞
政府最后只能放弃4小时等候时间的目标。
五一没有游行,喧闹的黄金周与沉静的劳工之声
城市一边沉寂、一边热闹,假日当值的工人照旧劳动。
评论|
【女性主义的具体生活】刘芷妤:不只是子宫,也不只是女性主义者
在每次被视为一个子宫,被化约成一双乳房、一束长发,甚至是某个星座或某某主义者时,对我而言,那都不是我,都不够是我。
重伤车手细数香港外卖平台压榨操控︰“我想为那些再也不能说话的人鸣冤”
“在网上找我的名字,会见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新闻。一是充满成就感,代表香港出赛的一面;另外是那宗交通意外,充满创伤的一面。”
上海之声:微抵抗,打破沉默的螺旋
我不希望这么快就遗忘,像不存在一样。我希望当我们修复了以后,带著过来人的视角和心态去反思,这样才不会辜负那段经历。
1
…
14
15
16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