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罢免前一周:百工百业挺罢免,反对声浪亦起|Whatsnew

选前最后一周,全台各界人士陆续公开表态,支持与反对罢免的声音持续扩散。
2025年7月24日,台北凯达格兰大道,罢团反共护台联盟召集“迎向成功”晚会,群众冒雨参加。摄:邓家烜/端传媒

端传媒十岁了,邀请你填写 2025 年度用户调研问卷,让我们更了解你的需求,一起走向下一个十年。

  • 完成问卷即可获得十周年电子书、年度调研视觉化报告。
  • 前 100 位完成的读者,将获得“一年份尊享会籍”或等值礼物卡。
  • 随机再抽 100 位用户赠送相同福利。

台湾罢免多名立法委员的投票日将于7月26日举行。在选前最后一周,全台各界人士陆续公开表态,从前总统、企业界人士、多个NGO组织,到社群网红及市井大众,皆针对此次罢免行动公开发言、表达立场,呼吁选民出门投票。支持与反对罢免的声音正在台湾各大网路平台与媒体扩散,引发舆论关注。

2024年总统大选过后,民进党破除历史魔咒,史无前例的由赖清德连任总统,立法院则呈现三党不过半且朝小野大的情形。自2024年2月本届国会开议以来,因著这样的局势,许多争议法案在蓝白联盟的人数优势下,迅速三读通过,导致国会冲突不断。

2024年底,因著国会职权修法、宪法诉讼法、选罢法以及中央政府年度预算等争议事件,台湾各地公民团体陆续启动罢免行动,希望透过罢免改变国会僵局的困境,并于今年5月前陆续完成前两阶段的连署。7月26日,台湾将举办第一波的罢免投票,投票结果将决定24名国民党立委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的去留。第二波投票则在8月23日,总计7名国民党立委上榜。2025年的台湾大罢免,将涉及11县市、多达31名蓝营立委的去留抉择。

2025年7月24日,台北凯达格兰大道,罢团召集的“迎向成功”晚会。摄:邓家烜/端传媒

百工百业挺罢免

7月21日被誉为“流通教父”的前统一超商总经理徐重仁,深夜发表千字长文分析台湾目前面临的政治结构变化,率先引发各界关注。

鲜少对政治表态的他指出,2024年总统大选由赖清德胜选,但立法院席次则由蓝白在野阵营联手取得过半,形成权力分立的朝小野大局面。理论上这应有助于制衡,但实际上却出现在野党挟人数优势推动与民意背离的法案,破坏程序正义并动摇社会稳定。

他更指,部分政治势力与中国立场暧昧,透过立法权操作舆论、改写制度,已对台湾民主根基构成挑战。

徐重仁表示,这次罢免投票是人民合法监督不适任立委的机会,呼吁以制度内方式回应体制风险。他也强调,不应落入政党对立泥淖,而应从更高的视野思考,民主与自由非自动存在,台湾作为亚洲少数民主社会,更需积极守护。他呼吁所有公民行使选举权利,用行动表达对体制的信任与期待。

此外,家乡在花莲的和硕董事长童子贤于7月21日则表态支持罢免花莲立委傅崐萁,并亲自参与罢免活动。期间,他提到自己对花莲大地震捐款的争议,被花莲县长徐榛蔚与其丈夫傅崐萁驳斥并提告。童子贤23日出示捐款收据回应。双方你来我往持续成为大罢免的焦点。

罢免行动前最后一周,社群平台Threads上掀起关键字“百工百业挺罢免”风潮,来自教育、媒体、学术与科技业的从业人员纷纷以自身经验发表贴文,诉说对此次罢免案的支持理由,形成了“各行各业的政治出柜”奇景。

2025年7月23日,台北荣星花园,罢团“山除薇害”、“铲除黑芯”召集反共护台大宣讲,场外放著投票罢免立委王鸿薇的宣传物。摄:邓家烜/端传媒

一名国中教师在贴文中表示,虽然在校内身分需维持行政中立,无法公开表达个人政治立场,但其作为教育者,仍致力于培养学生具备媒体识读能力与法治观念,鼓励他们关心公共议题。

另一名电视媒体从业人员也分享,原本认为支持罢免者已众多,不差他一人出声,但受到罢免志工长期奔走扫街、发传单的行动打动,决定公开声援,贴文获超过2万人按赞。

另一位阳明交大兼任助理教授则提到,面对当前政治情势,他作为一位教育者与父亲,无法对国会的运作失序与政治权力滥用视而不见。他指出,“罢免是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并批评毁宪乱政、预算删减、亲中倾向等现象违背台湾的根本利益。他强调,“我站出来表态──我,挺罢免。挺真正属于人民的台湾。”

文化与演艺界亦有多位人士公开支持罢免,金马影帝庄凯勋以“土地”、“自由”为主题呼吁选民行动。他表示,民主得来不易,不能视为理所当然,“用你的选票让台湾持续飘扬自由的气息”,并以“为了下一代”作为诉求,呼吁民众进行政治上的“断舍离”。

国际学者方面,日本政治评论家小笠原欣幸也对罢免行动给予高度关注。他指出,罢免投票即将举行,双方阵营皆展开最后诉求。国民党在多地举办大型反罢免集会,而支持罢免者则透过Threads等社群平台发起“百工百业挺罢免”行动,引发热烈参与。

小笠原观察,这波社群风潮与过去针对美中政策争议的舆论形成模式相似,反映出台湾民主社会中网路世代的政治参与力。他分析,目前罢免与反罢营皆无绝对优势,结果将于最后三天见分晓。

前总统蔡英文23日也透过社群媒体发声表示,近日在各地发起的罢免行动是一场公民运动,感谢所有为国家与民主努力的公民团体。她指出,这些行动唤醒了许多人一同参与“珍贵的公民课”,证明台湾的民主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蔡英文并宣布,将于7月26日以公民身分投票,表达对这场公民运动的肯定与感谢。

2025年7月4日,花莲,市场外挂上宣传不同意罢免的海报。摄:陈焯煇/端传媒

反对声浪亦公开表态

在罢免投票前夕,亦有多位文化界人士与中国官方对此议题表达关切。部分反对者聚焦于制度稳定、程序正当性与罢免门槛过低的问题,认为过度频繁的罢免将伤害民主机制,也可能造成社会撕裂与政治对立。

有“民歌之父”之称的台湾音乐人杨弦,近日发表原创歌曲〈4分之1的荒谬〉,借由音乐反映其对罢免制度的质疑。他指出,目前台湾罢免门槛过低,只要该选区有四分之一的选民投下同意票,且超过反对票,即能罢免一位立法委员。

歌词中写道:“你说这是人民的选择,可为什么声音只来自四分之一?那群坐在背光里操盘的人拿著政权,划著我们的名字。他们不是选票里的承诺,却能决定谁该走,谁该留。”杨弦指出,现行《选罢法》自2016年修法后,第一阶段连署门槛为选区人口的1%,第二阶段为10%,进入投票阶段后仅需四分之一有效票数即达成罢免,可能造成少数人决定多数人命运。

资深艺人李明依则在社群平台发文,明确表示反对此次罢免投票。她写道:“选输了你们就搞罢免,这是什么民主大退步?等你们真的一党独裁,杀人就完全不用判死!”她主张,政党竞争应透过选举制度表达,不应以罢免作为延长政治战场的工具。

2025年7月20日,中坜,台湾大罢免投票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国民党举办造势集会,动员民众反对罢免,投下不同意票。摄:陈焯煇/端传媒

李明依长期公开其政治立场,曾于2020年高雄市长韩国瑜罢免案中表达反对,当时即引发社群争议与批评。她认为,民主社会应能容纳不同声音,若只接受单一观点,将失去言论自由与政治多元。

此外,BBC与路透社等国际媒体也关注本次大罢免以及中国的态度。路透社于7月22日刊登的报导认为中国支持国民党。国民党则否认与中共有任何合作,罢免与中国无关。中国国台办于7月16日例行记者会中,对此次台湾罢免行动表态。发言人陈斌华指出,此次罢免动员与所谓“团结十讲”活动中,充斥“谎言与欺骗、敌意与挑衅”,并形容罢免发起者为“和平破坏者”、“战争贩卖者”与“麻烦制造者”。陈斌华表示,尽管罢免案尚未达到公投层级,但在两岸关系上已构成政治挑衅,恐封杀未来交流空间。

陈斌华亦提及近期两家日本大型企业自台湾市场撤资,分别为三越伊势丹释出其持有的新光三越股份,以及伊藤忠商事出售台北101相关持股,借此佐证台湾政局不稳可能影响外资信心。不过,亦有分析指出,日本企业此举是因日本经济疲软,要将现金流回到日本,与罢免投票无直接关联。

评论区 6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1. 又不是沒有罷免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什麼人會被罷免什麼人不會大家心中都有數。不用斷章取義什麼25%出來混淆視聽。

  2. 1/4的荒謬
    作為不熟悉台灣的香港人,聽起來還以為真的很不合理,為何1/4票就足夠。
    但原來還要贊成票多於反對票,那就很ok呀!
    藍白又在亂說!媽的

  3. 我还以为能出现馆长呢,哈哈

  4. > 史無前例的由賴清德連任總統,立法院則呈現三黨不過半且朝大野小的情形。

    這邊應該是「朝小野大」。

    1. 謝謝讀者指出,現已修正,再次感謝。

  5. 感謝端,終於做出了平衡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