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灾害频发,中国民间自组织互助还能继续运转吗?|Whatsnew

曾经引以为豪的民间自组织与“社会互助”,如今面对极大挑战,而救灾的“中场休息”还未到来。
2024年7月2日,武汉,一座被洪水淹没的凉亭。图:Getty Images

媒体是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我们的即时报导一直免费,帮助你和身边人获得最新的准确资讯。然而报导不是凭空而降,也依赖会员付费支持。今天加入端传媒会员,可享8折,畅读全站内容。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一高速公路桥梁7月19日晚垮塌,至少15人遇难,27人失联。官方通报指桥梁因突发暴雨山洪而被毁。四川省雅安市20日的暴雨山洪则导致14死15伤,仍有25人失联。2024年上半年中国全国发生的大大小小洪涝灾害及极端天气相关的灾害,至此再添两笔。

在可预期的未来里,由于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无法逆转,因此类似的突发灾害可以想见将会更加频发。7月4日,中国气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全球持续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确定性,中国的极端高温和极端强降水事件正在趋多趋强。而这也对在前线的救助队伍带来了更复杂的挑战。(延伸阅读:《中国南方多地洪水,梅州近50死,极端降雨续向北方移动》)

首当其冲的是有限的救援队伍因多发的灾害而承受很大的压力。全国曙光救援同盟指挥长、厦门市曙光救援队长王刚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透露,自6月17日起,曙光救援队一连参与了7场水灾救援。

其次是救助资金缺口。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简称卓明信援)负责人郝南称,“各个基金会的捐赠都挺惨淡的”,而且“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的灾害事件,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带来大量的捐赠”。

这与2021年7月河南多地强暴雨引发洪涝灾害时的“多方力量支援”、“网友24小时社群救灾”等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的最大小时雨量达到了201.9毫米,郑州地铁5号线被淹造成14人遇难。而在当时,众多文档协同工具因应灾情迅速发布了自己的救灾协同模板或专用通道,国内掀起了一场“全民互联网救援”。(延伸阅读:《一小时201.9毫米,暴雨落在河南》)

灾害频发不断地消磨、分散公众的注意力,自然是河南暴雨救灾的景象再难重现的一个原因。除此之外,只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救助工作的处境也今非昔比。《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与《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都鼓励“社会参与”,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也为政府如何让社会组织来提供一部分公共服务提供了具体的指引。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政府部门或者带官方背景的协会才能直接参与救援工作。至于“购买服务”,青岛红十字同尘救援中心的负责人李延照告诉《凤凰网》,北京、深圳的政策落地最好,但“有的地方是抵触的”。(延伸阅读:《传递救命信息:中国民间志愿力量穿透的暴雨与穿不透的壁垒》)

2024年4月22日,广东清远市强降雨后,救援人员疏散被淹地区的受困居民。摄:Chen Jimin/VCG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22日,广东清远市强降雨后,救援人员疏散被淹地区的受困居民。摄:Chen Jimin/VCG via Getty Images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公众对救助的信任尚未能得到充分的修复与重建。2020年初 COVID-19 疫情从湖北省武汉市开始爆发,其后湖北省红十字会因管理口罩分发的失职被公众广泛质疑。尤其是2月1日下午,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借用的武汉市国际博览中心临时仓库,一男子提出一箱 3M 口罩放入汽车后备箱。在被周围的众人质疑时,该司机称,领取的物资是给领导的。这一幕被即时转播到网络上,和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一起成为了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的标志性事件。

2024年5月30日,一则“有红十字会标志的直升机给人送烤全羊”的短片在中国网络上热传,再次触发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尽管后续当事人澄清这是私人飞机,曾参与红十字会的救援所以未及时揭下标志,但网络上对红十字会的攻击以及不信任已成既定事实,短时间内难以扭转。而这种信任的缺失,尤其是目前的救援工作主要由官方组织进行,对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也会造成阻碍。

今年的数起因极端天气而引发的事故,其背后也都有公众质疑的声音。2024年5月1日广东省梅州市辖下大埔县的一段高速公路因滑坡而坍塌,造成近50人死亡。据上海《界面新闻》援引一名结构工程师的分析,事故路段的工程有明显的安全问题。同样地,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高速公路桥梁的垮塌,尽管官方声称事故原因是强降雨引发的山洪,但网民质疑该桥梁是“豆腐渣工程”。(延伸阅读:《广东高速坍塌死伤惨重,极端天气考验基建韧性》)

除了信任危机以外,社会组织筹款减少的一个更深层次原因可能是:中国正在面临经济下行。

中国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 GDP 增长为4.7%,是五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低于预期水平。企业效益下降、个人预期收入难增长,使得各类捐款也不可避免地要大打折扣。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应急救援项目部负责人王涵说,2024年基金会收到的公众捐款占比80%-90%,其余的企业捐款称得上“寥寥无几”。而在过去两年,企业捐款平均占比总筹集善款的20%左右。(延伸阅读:《释放流动性还是完成其新目标,中国央行正面临两难抉择》)

而尽管救助工作困难重重且前线救援队伍已疲惫不堪,属于中国救灾的“中场休息”还未到来。7月14日,水利部召开新闻通气会,称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多流域连续发生20次编号洪水,且预计“七下八上”(即7月16日至8月15日)期间,七大江河流域均有可能发生洪水。

7月25日,习近平召开政治局常委会,部署“防汛抗洪救灾工作”,提到要“全力开展抢险救援救灾,加强统筹部署和超前预置”,可见2024年的极端天气影响之大。但报导中没有见到有关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灾和加强防灾能力的论述。

极端天气的“新常态”,考验着中国社会的承压能力。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