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论:爱与怕

“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编者按】“读者评论精选”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条精彩读者留言刊出。部分留言可能会因应长度及语意清晰作节录或编辑。

1. TomN5A,回应《倾听民众的声音,民调够用吗?

看似客观的民调终究只是工具,操控工具的群体执意要添加主观因素进去的,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失真。

更讽刺的是,自诩科学的方法却未能推动民众更理性地思考政治,反而落入“庸众”的怪圈之中,使得专业的声音旁落、“反智”风气坐大,让本应理性思考、全面审视的决择者被一叶障目,被片面和煽动性的话语所迷惑。

知识菁英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2. 毛诛习万岁,回应《自嘲反讽还是加油鼓劲?——流行网络的热词“打工人”到底有何源起?

中国社会的政治教育制度畸形导致的社会性左右翼模糊,是当前中国社会意识日趋缝合的原因。青年接受的政治教育往往是粗略的,这也符合汪晖所谓去政治化理论。官方并不希望青年群体对政治热切关心,却又希望可以对官方的正面宣传。这一行为也变得不伦不类,比如现如今强制学生观看的“青年大学习”,这也是激发青年对政治关注的原因。但显然,政治冷感在高校是普遍的。

3. 苏东坡脑残粉,回应《他拍了杀马特的纪录片:他们没有被看见,却总是被表述

语言由于其线性的局限,表述力当然有其局限性。知识分子总是用线性input来接收信息,自然会错过一些东西。而杀马特们大概也是囿于自身局限,提供的output不够线性(有逻辑),在所谓精英和知识分子把持的社会里,这样的output自然容易被曲解和忽视。

就很神奇,有些时候,观察比倾听还要重要。

4. somerzhang,回应《比鲸吞更危险:国安法后,模糊红线下挣扎的香港学者

对德国学者穆嘉的选择有同感,接近研究对象,身处其中,做出来的东西和远远观察一定是有区别的。

目前仍在德国留学的我,发现自己对于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中国大陆充满了问号。近来常听李志的《黄昏》,“你终其一生想找到理由去热爱脚下的土地……你所能做的只是在奔跑中保护好你自己 你想要感受到他爱你 愿他别去伤害你”。

在柏林自由的氛围下,慢慢认清我的爱与怕,也认清我惯性的自我审查,我知道,无论去哪里生活,都无法彻底告别那片土地。而现在,我打算回去,在其中生活,近距离观察和记录它。我希望像顾准先生那样,身处牢中时,仍日记;我在读史。

5. 细颈瓶,回应《夕岸:拉丁裔选民真的“跳票”了吗?打破民主党铁票仓的迷思

可想见,他们是一群以古巴革命流亡者为核心,美各国经济政治菁英移民或流亡者的组合,集中在佛州,借由美国奇怪的选举人制度,发挥不成比例的影响力。而且,这还是靠著大规模的,针对非裔的 voter suppression 完成。根据 Democracy Now 的报导,今年就有大量选民因为议会特别的法令无法投票。也难怪要污名化 BLM。其实这也没什么值得困惑。拉美社会就是极化的,看看巴西吧。

拉美的所谓共产,其实主要是改革,要求基本人权,土地改革,要求劳工权益。以反共为名,美国支持的暴力军事专政,维持“投资环境”,杀了,伤害了多少人?受害者逃向美国,是为非法移民,然而被革命推翻的那些 CIA 的喽啰、恐怖分子与杀手,却可在迈阿密坐享清福,变成反共旗手。这些血迹斑斑的史迹,汗牛充栋。反共是一块遮羞布罢了。

亚裔在大学里头所谓社会化,形成与第一代移民相反的政治倾向,什么叫做社会化?这篇文章并没有解释。当一个在高中时被当成是外来者,不够美国的美国人,具有许多正面与负面的刻板印象,为何会发生左倾的倾向? 是否们借由聚集而产生的族裔 identification?借由对亚裔被歧视的历史的反思,例如华裔苦力与日裔战时被隔离的历史,借由过往争取公民权的活动历史认识,而左倾?所以,这不只是社会化,而是知识界的典范转移导致的。右翼向来抵抗所谓的 "revisionism" ,他们似乎没有提共能与其竞争的历史观。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否白人脸孔的华裔认同华裔?

6. Agora、Wessy、学姐,回应《特朗普被严重低估——美国总统大选,民调预测为何再次失常?

Agora:为什么不会是反过来:受教育水平低的白人因为害羞,而在民调中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向呢?这其实更能完美解释现实:不管学历高低,川普的支持者都会认为媒体、外界有偏见,所以会有所保留。但学历低的因为在经验中更受歧视和更多地被人驳斥,而更难以保卫自己的观点(虽然并不会为此放弃自己的立场),所以在和外界接触时,更容易伪装/隐藏自己的政治立场。

Wessy:我蛮同意Agora的说法,因为无法有效驳斥反对意见,所以选择一开始掩匿即自己投票意向。

另外是否需探讨怎样的社会氛围,才能有误差率低的民调结果? 个人想法是,处于非我即敌的撕裂型政治氛围下,因为讨论空间已趋近于零,有一群需要内心安静空间的选民,会自然对第三人探询意象采沉默或说谎反应,这时采样误差会失准,属于无效民调的社群,这时候失准的民调也是再度催化分裂的因素之一。

学姐:@Agora,第三张图其实已经体现出,特朗普被低估最多的,是在白人比例高且大学学历持有者比例低的地方。

只不过是无法通过这个现象倒推动机,也即不能因此就说他们害羞或说谎。文章在讲第一种和第四种说法时,已经讨论过害羞或说谎都不是不可能,但未能提供毫无破绽的合理解释。

另外是白人比例高且大学学历持有者比例低,与白人低学历持有者,两者也是有差异的。
当然你的假设也是有可能成立的,但如文章最后说,应该是有更细部资料,通过多次访问才能求证。

7. Minagi,回应《美国2020总统大选:政治豪赌之后,拜登四年的未来

仔细想想就觉得,特朗普获得的支持来源与“农村包围城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太祖当年煽动的那批人究竟是左翼还是右翼,我认为有必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我相信在他们眼里,自己所代表的所谓“中国工农阶级”比其它所有阶级,乃至地球上所有其他国家的人都要高上一等;他们甚至可能会直接把后者当作劣等人来看待。而仅仅只是因为工人和农民向来被认为是弱势阶层,就理所应当地被人们视为是左翼,这样的惯性思维实在有失偏颇。在我看来,说当年的这群人是有史以来最为狡猾和狠毒的右翼一点儿也不为过。

如果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始终未被解除,我想这样的历史总有一天还是会重演的——或许还是在中国,或许又会在美国。

8. snowmania、无产阶级Gemini,回应圆桌话题《美国三大电视网络中止特朗普直播,是危害公众知情权还是减少不实信息的伤害?

snowmania:人们看媒体本身就是因为相信媒体是有可信度的(credibility),如果媒体本身丧失了 credibility 那么为何要看媒体的报导呢?从这个意义上延伸开来,媒体本身便具有对事实的仲裁权。我不认为为了证明总统说谎而引述总统原话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这样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助长了不实信息的传播。

无产阶级Gemini:@snowmania:同意您的观点,媒体对于事实是有仲裁权的。不光政府有审查权,新闻机构里的编辑和记者也有审查内容的权力。但这次中断直播的做法让我非常意外,而且难以接受。

如果我没时间也没有兴趣去了解总统的发言内容,那么看到关于“三大主流媒体中断总统直播讯号”的推送时,我会觉得Trump受到很不公正的待遇,然后产生同情。同虚假信息的传播一样,这也是个很不好的事情,助长了公众对于一些主流媒体的愤怒。尤其是在现在总统换届选举的时期,媒体应该保持克制和冷静。不然丢了节操甚至喊出“唯一支持拜登”的口号时,就太难看了,反而失去了公信力。

9. 第十一个观察者,回应圆桌话题《艺文气质、投身社运还是品味高人一等,你如何看社会卷起的阵阵“文青风”?

比较轻松的话题我就随便说几点:

1.现代社会开放了,我并不认为外观上的穿着应该被等同于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就像很多年轻人喜欢AJ篮球鞋,然而他们并不打篮球,只不过是追随潮流,或者是单纯觉得好看,但这并没有什么过错。也不要觉得戴金丝眼镜喝着咖啡的就是文艺青年,这种定义只是主观的个人认知。

2.身份认同是一个很私人的东西,我曾经时候确实对伪文青之类的有些看法,觉得虚伪什么的,后来我在社会上接触了很多人,我发现只要他们的行为不伤害到别人,那又何妨呢?⋯⋯我们过去经常去用外表定义一个人,似乎那些土豪老板就一定是粗鲁无理的人,那些伪文青就一定是虚伪刻薄的人,那些看起来像知识分子的人就一定理性客观,但事实上去接触了他们才发现事实可能并不是如此,刻板印象本身就是自我的偏见,我们更多应该去克服自我的刻板印象,而不是随意指摘别人。

3.开卷有益,俗话说近朱者赤,伪文青们看小众电影看小众书籍,一开始可能就是为了在社交媒体上营造人设和显示个人品味,但是那些小众电影和书籍无意间也在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和审美品味,说不定之后他们就真的爱上那些作品了。我有一位朋友他当初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也只不过为了拍照发朋友圈,但是有一个夜晚他突然和我聊这部作品,原来是他随手翻翻觉得不错竟然慢慢读完了,这也许就是无意间的文化素养的提升,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4.我并不是很喜欢【伪】这个字,因为【伪】往往代表着完全的虚假,当然我不是说这世界上不存在那些“书店咖啡厅拍张照就走”的跟风者,但是大部分“伪文青”其实是有爱好文艺的细胞的,再不济也有“装成文化人”的兴趣,毕竟你很难让一个完全不对文学艺术这种东西感兴趣成为一个“伪文青”,所以我更愿意称之为“爱社交(或者是爱炫耀的)文艺爱好者”。

我觉得文艺青年本来就是个比较轻松的词,没必要按老一套你得出几本书,拿过几个文学奖才能算得上文艺青年,那是给文学系教授的评价标准。就像我很喜欢自然科学类的东西,经常买 Science American 和国家地理了解前沿科学和地理知识,但是让我一个文学系出生的人发两篇 SCI 论文我是万万做不到的,难道我是“伪科学爱好者嘛”,这显然没什么道理。

5.商品化的“文艺”产品好吗?这个我认为有好有坏,好的一点在于让小众产品不至于消亡,比如【陶瓷制作班、染布体验课程、皮革工作坊等】这类手工坊,在现在的大工业化流水线时代其实是赚不到什么钱的,小众文化爱好者让这些文化复苏,活下去并且传播壮大,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复兴的一种方式,我觉得挺好。

至于不好的一点是市场比较鱼龙混杂传播了错误的文化传统和部分所谓“小众产品”溢价过高的问题,不过这种基本上都是愿打愿挨,文化传统错误需要纠正之外其实也没啥原则上的大问题。

6.关心不关心社会这一点,我说实话这和是不是文艺青年没什么关系,在大陆大家其实都是键政(键盘政治家),文艺青年的水平能不能比得过北京出租车司机(代指那些消息灵通且喜欢夸夸其谈的人)都是个问题……

总结和一点个人看法:

文青还是伪文青的问题,在我看来总有点传统儒家读书人的自傲在里面,想要去批判别人显示自己的“正统”,毕竟儒家传统里士农工商的阶级里读书人的地位是很高的,但是现在都2020年了,高等教育遍地开花,金融巨头无处不在的年代了,还抱有这种自傲指责别人“纯度不够”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呢。希望无论是传统文人还是“文青”也好“伪文青”也罢,只要不互相攻讦,其实也都相安无事。

尊重每一个人才是新时代的精神。

10. Bearyung,回应圆桌话题《艺文气质、投身社运还是品味高人一等,你如何看社会卷起的阵阵“文青风”?

没有伪不伪的吧,没有人生出来就懂得欣赏艺术作品,品评小说、音乐甚至咖啡,由孩童的时候开始,就是模仿著身边的大人一步步行出来的。

所以一个人开始对某“文艺”范畴产生兴趣,很多时候也是先通过模仿,甚至是不明所以的模仿(就如小孩模仿著大人的说话、动作),然后再从中找到乐趣、找到共鸣、找到那一点感通。

那么在模仿的过程就代表那些青年是“伪”吗? 我并不认同,反而,我们这班自诩看破一切的“成熟的人”,不如用实际行动引导那班在“模仿”阶段的青年,如何加深对他们“模仿”的文艺范畴的兴趣和认知,从而能够自己不断深化,为自己创造价值,能发现该事物的一点“美”。

编辑推荐

读者评论 1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細頸瓶君的评论相当值得仔细思考分辨,国际媒体普遍缺乏对中美州人群和政治体制的客观报道